一种放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24551 阅读:4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料斗,它包括底板(1)、侧板(2)和溢流板(4),在底板(1)的两侧连接有侧板(2),在底板(1)的上端面连接有一块或一块以上的溢流板(4),一块或一块以上溢流板(4)的两端与侧板(2)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彻底解决了赤泥料浆对堆场边部冲刷的问题,强度更高,重复利用率高,使用安全;由于材质采用塑料,放料斗重量较轻,移动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放料斗,属于氧化铝厂赤泥堆场放料的一种消能装置。技术背景 国内氧化铝厂中,赤泥大多采用湿法和半干法堆存方式,由于赤泥管设置在一定 高程的环场道路上,放料时下落赤泥具有较高的速度和势能,常常会冲毁边部的保护层和 防渗层;防渗层的损坏会给堆场的环保和安全带来隐患。现有解决下落赤泥速度和势能的 方法为在赤泥管的放料端部加接塑料软管,塑料软管的另一端位于赤泥堆场的底部,这种 方式虽能解决赤泥的下冲问题,但由于塑料管长且重,布料较难,同时塑料管极易堵塞,影 响布料速度,且易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赤泥放料简便、经济、不易堵塞、可防 止破坏赤泥堆场防渗层的放料斗,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底板、侧板和溢流板,在底板的两侧连接有侧板,在底板的上端面连接有一块或一块以上的溢流板,一块或一块以上溢流板的两端与侧板相接。在溢流板的上端开设有锯齿形出料口 。 在溢流板的下端开设有半圆形泄料口 。 在溢流板上设有加强板。 在侧板上连接有把手。 底板的形状与漏斗正面视图的形状相同。 底板、侧板、把手、溢流板和加强板均为塑料制品。 底板、侧板、把手、溢流板和加强板之间采用塑料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塑料底板两侧焊接塑料侧板,在底板的上端面焊接塑料溢流板,溢流板与侧板相连接,这样底板、侧板和溢流板三者之间就构成了一级一级的消能区间,当快速下冲的赤泥沿着消能区间下滑时,就可起到减速的效果,有效预防了下落赤泥对赤泥堆场防渗层的冲击,同时溢流板的设置还可在消能区间预留部分赤泥,预留的赤泥不仅可减缓下落赤泥的冲击,而且可减少下滑赤泥与底板的接触,提高本技术的使用时间。溢流板的上端开设有锯齿形出料口,这样方便落料;在溢流板的下端开设有半圆形泄料口,这样可以防止赤泥的堵塞;在溢流板上设有加强板,这样可以提高溢流板的强度,在侧板上连接有把手,这样可以方便本技术的移动或用绳索固定,底板的形状为漏斗状,这样可以方便布料。材质采用塑料,这样重量较轻,移动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本技术还具有强度更高,重复利用率高,使用安全,拼接快速等优点。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溢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用一定厚度的塑料板切割出如漏斗正面视图状的塑料底板 1 、在塑料底板1的两侧采用塑料焊接的方式连接塑料侧板2,在塑料底板1的上端面焊接一 块或一块以上的塑料溢流板4, 一块或一块以上塑料溢流板4的两端与塑料侧板2相焊接。 塑料溢流板4的形状如图2所示,在塑料溢流板4的上端开设有锯齿形出料口 。在溢流板 4的下端开设有半圆形泄料口,且在溢流板4上焊接有塑料加强板5。为方便移动和固定在 塑料侧板2上连接有塑料把手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料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侧板(2)和溢流板(4),在底板(1)的两侧连接有侧板(2),在底板(1)的上端面连接有一块或一块以上的溢流板(4),一块或一块以上溢流板(4)的两端与侧板(2)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放料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侧板(2)和溢流板(4),在底板(1)的两侧连接有侧板(2),在底板(1)的上端面连接有一块或一块以上的溢流板(4),一块或一块以上溢流板(4)的两端与侧板(2)相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料斗,其特征在于在溢流板(4)的上端开设有锯齿形出 料口。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放料斗,其特征在于在溢流板(4)的下端开设有半圆形泄 料口。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料斗,其特征在于在溢流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禹志袁大钧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