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10054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对冷媒气体进行压缩的压缩部、用于驱动压缩部工作的电机以及设置在上盖上的接线端子和排气管,所述的壳体的上盖设置在靠近电机线包的位置处,上盖的下端焊接在壳体上端的外周面上,所述的排气管和接线端子设置在上盖的侧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将电机的接线端子及压缩机的排气管设置在压缩机上盖的侧面,降低了压缩机的局部/整体高度,减小了压缩机所占用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旋转式压缩机通常在与电机驱动部结合的旋转轴上偏心结合压缩部的滚环,滚 环在圆形气缸的压缩空间内进行旋转运动,从而吸入、压缩和排出制冷剂。现有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结构一般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并 具有偏心部的压缩机的旋转轴4、以及机械结构部、电机驱动部和压缩机结构部。其中, 所述的电机驱动部包括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的电机定子2和电机转子3,所述的电机转 子3的中心压入安装在旋转轴4上;所述的压缩部包括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周面上的圆 形气缸5、设置在旋转轴4的偏心部上并在旋转轴4的作用下在气缸5内偏心旋转的滚环 7以及一端压接在滚环7的外周面上,另一端与挡板弹簧(图中未示)相接触,且在滚环 7进行旋转运动时做直线运动而把气缸5划分为吸气空间和压缩空间的挡板8 ;所述的机 械结构部包括分别紧贴在气缸5的上、下两侧的上轴承6A和下轴承6B,以及安装在 上轴承6A的排气口(图中未示)上的消音器9,所述的旋转轴4贯通上轴承6A和下轴承 6B并由它们进行支撑。另外,在壳体1的一侧还设置有气液分离器10,气液分离器10 连接在气缸5的吸入口上。上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如下给定子2供电,使转子3在定子2的内部转动,与此同时旋转轴4转动而使活塞7 在气缸5内偏心旋转,随着活塞7的偏心旋转,制冷剂被吸入到气缸5的吸气空间,并持 续压缩到一定压力,当气缸5的压缩空间内的压力超过临界压力时,安装在上轴承6A的 排气口上的排气阀门开启,压缩气体从压缩空间经过排气阀门和消音器9排至壳体1内。 排出的气体通过壳体1和定子2之间的缝隙或定子2与转子3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旋转式压 缩机的上部,然后经过气体排出管DP排出到循环冷冻系统。但是现有的旋转式压缩机存在以下缺点压缩机上盖与电机线包之间距离较大,而且压缩机的排出管从上盖的顶部伸 出,导致压缩机的整体高度较高、占用的空间大,不仅增大了噪音,还限制了其应用范 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旋转式压缩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对冷媒气体进行压缩的压缩 部、用于驱动压缩部工作的电机以及设置在上盖上的接线端子和排气管,所述的壳体的 上盖设置在靠近电机线包的位置处,上盖的下端焊接在壳体上端的外周面上,所述的排 气管和接线端子设置在上盖的侧面。所述的上盖一侧与电机线包相对的位置处形成向外凸出的凸台,所述的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的凸台处;所述的排气管设置在与接线端子相对的一侧。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将所述的接线端子设置在电机线包上部的压缩机上盖的一侧,所 述上盖的另一侧及上盖顶部的局部向下凹陷形成凹面;所述的排气管设置在上盖侧面邻 近接线端子处。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将电机的接线端子及压缩机的排气管设置在压缩机上 盖的侧面,降低了压缩机的局部高度/整体高度,减小了压缩机所占用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如图3和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与现有的旋转式压缩机结构基本 相同,包括设置在壳体21内并具有偏心部的压缩机的旋转轴24、用于对冷媒气体进行 压缩的压缩部、分别设置在压缩部上下两侧的上轴承26A和下轴承26B以及用于驱动压 缩部的电机驱动部。其中,所述的压缩部包括固定设置在壳体21内周面上的圆形气缸 25、设置在旋转轴24的偏心部上并在旋转轴24的作用下在气缸25内偏心旋转的滚环27 以及一端压接在滚环27的外周面上,另一端与挡板弹簧(图中未示)相接触,且在滚环 27进行旋转运动时做直线运动而把气缸25划分为吸气空间和压缩空间的挡板28。所述 的电机驱动部包括设置在壳体21的内部的电机定子22和电机转子23,所述的电机转 子23的中心压入安装在旋转轴24上。旋转式压缩机壳体21的上盖30设置在靠近电机 线包29的位置处,上盖30的下端焊接在壳体21上端的外周面上。另外,参见图2、图3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上盖30 邻近电机线包29而设置,上盖30与电机线包29相对的一侧沿径向向外凸出,形成凸台 31,凸台31内形成一定空间,接线端子32设置在凸台31处,排气管33设置在与接线端 子32相对的一侧。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将接线端子32设置在上盖30侧面的其它适宜 位置处。图4、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所示,接线端子32设置在电机 线包29上部、压缩机上盖30的一侧,上盖30的另一侧及上盖顶部的局部向下凹陷形成 一凹面34,凹面34可以是弧形凹面,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其它形状的凹面。排气管 (图中未示)设置在上盖30的侧面,可以在邻近接线端子32处,也可以在上盖侧面其它 合适的位置处。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如下给定子22供电,使转子23在定子22的内部转动,与此同时旋转轴24转动而使活塞27在气缸25内偏心旋转,随着活塞27的偏心旋转,冷媒气体被吸入到气缸25的 吸气空间,并持续压缩到一定压力,当气缸25的压缩空间内的压力超过临界压力时,安 装在上轴承26A的排气口上的排气阀门开启,被压缩的冷媒气体从压缩空间经过排气阀 门和消音器29排至壳体21内。排出的气体通过壳体21和定子22之间的缝隙或定子22 与转子23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旋转式压缩机的上部,然后经过排气管33排出到循环冷冻系 统。由于电机的接线端子及压缩机的排气管设置在压缩机上盖的侧面,所以降低了压缩 机的局部高度/整体高度,减小了压缩机所占用的空间。另外 ,由于排气管33的冷媒气 体入口处不是直接对着旋转轴24的出油口,所以排出的冷媒气体不会携带走大量的润滑 油,这样可以避免由于空调整个系统中的油过多而造成的效率下降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对冷媒气体进行压缩的压缩部、用于驱动压缩部工作的电机以及设置在上盖上的接线端子和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上盖设置在靠近电机线包的位置处,上盖的下端焊接在壳体上端的外周面上,所述的排气管和接线端子设置在上盖的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对冷媒气体进行压缩的压缩部、 用于驱动压缩部工作的电机以及设置在上盖上的接线端子和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壳体的上盖设置在靠近电机线包的位置处,上盖的下端焊接在壳体上端的外周面上, 所述的排气管和接线端子设置在上盖的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一侧与电机线包 相对的位置处形成向外凸出的凸台,所述的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的凸台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青丁春山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