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泰和专利>正文

流路依温差交错均布的吸热或释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08313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路依温差交错均布的吸热或释热装置,其为借管路依所通过流体温差由两侧向中间作交错均匀布设,使相邻流路所流过具温差流体的流体吸热或释热体装置的合成温度呈较平均,以使被动接受释热或吸热的物体或空间形成较平均的温度分布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借管路依所通过流体温差由两侧向中间作交错均匀布设,使相邻流路所流过具温差流体的流体吸热或释热体装置的合成温度呈较平均,以对被动接受释热或吸热的物体或空间,产生吸热或释热功能,以使被动接受释热或吸热的物体或空间形成较平均的温度分布状态。
技术介绍
传统借导温流体通过吸热或释热体的气态流体、或液态流体、或由气态转液态的流体、或由液态转气态的流体所构成的导温流体,以产生吸热或释热的应用装置,如引擎冷却水箱、或借导温流体吸热的冷能排放装置,或借导温流体释热的热能排放装置,如暖具、或加热装置、或热能传输装置,因其导温流体的流向固定,因此导温流体在吸热或释热体上各位置形成较大的温度差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将传统利用输送导温流体通过吸热或释热体以产生吸热或释热的应用装置,改良为依所通过流体温差由两侧向中间作交错均匀布设,使相邻流路所流过具温差流体的流体吸热或释热体装置的合成温度呈较平均,以对被动接受释热或吸热的物体或空间,产生吸热或释热功能,以使被动接受释热或吸热的物体或空间形成较平均的温度分布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借吸热或释热的气态流体、或液态流体、或由气态转液态的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路依温差交错均布的吸热或释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为一种将流体管路依所通过流体温差由两侧向中间作交错均匀布设,以使相邻流路所流过具温差流体的流体吸热或释热体装置的合成温度呈较平均,以对被动接受释热或吸热的物体或空间,产生吸热或释热功能,以使被动接受释热或吸热的物体或空间形成较平均的温度分布状态,其主要构成含:吸热或释热温能传输体(100):为由固态、或胶态、或液态、或气态导热材料所构成的吸热或释热结构体,吸热或释热温能传输体(100)为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构成;流体管路(101):为良导热材料所构成,依所通过流体温差由两侧向中间作交错均匀布设,使相邻流路所流过具温差流体的流体吸热或释热体装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路依温差交错均布的吸热或释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为一种将流体管路依所通过流体温差由两侧向中间作交错均匀布设,以使相邻流路所流过具温差流体的流体吸热或释热体装置的合成温度呈较平均,以对被动接受释热或吸热的物体或空间,产生吸热或释热功能,以使被动接受释热或吸热的物体或空间形成较平均的温度分布状态,其主要构成含:吸热或释热温能传输体(100):为由固态、或胶态、或液态、或气态导热材料所构成的吸热或释热结构体,吸热或释热温能传输体(100)为一个或一个以上所构成;流体管路(101):为良导热材料所构成,依所通过流体温差由两侧向中间作交错均匀布设,使相邻流路所流过具温差流体的流体吸热或释热体装置的合成温度呈较平均;流体管路(101)内部供流通呈气态流体、或液态流体、或由气态转液态的流体、或由液态转气态的流体所构成的导温流体(110),导温流体(110)的温能供直接或经吸热或释热温能传输体(100),对被动接受释热或吸热的固态、或胶态、或液态、或气态物体或空间(200),作吸热或作释热的功能运作;上述流体管路(101)的流体入口(102)为接受导温流体(110)的流入,流体管路(101)的流体出口(103)供导温流体(110)的流出;上述流体管路(101)为呈平行或近似平行的平面形状或立体形状布设于吸热或释热温能传输体(100),使吸热或释热温能传输体(100)整体温度差较平均分布,以对被动接受释热或吸热的固态、或胶态、或液态、或气态物体或空间(200)吸热或释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路依温差交错均布的吸热或释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吸热或释热温能传输体(100)与流体管路(101)可由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结构关系所构成,含:1)由吸热或释热温能传输体(100)与流体管路(101)呈组合的结构所构成;2)由吸热或释热温能传输体(100)与流体管路(101)呈一体的结构所构成;3)由流体管路(101)直接构成吸热或释热温能传输体(100)的功能;4)在流体管路(101)加设独立导温片(300)构成吸热或释热温能传输体(100)的功能;5)在邻近流体管路(101)之间以共同导温片(400)相连结构成吸热或释热温能传输体(100)的功能;6)在邻近流体管路(101)之间以具隔温槽孔的导温片(350)相连结,构成吸热或释热温能传输体(100)的功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路依温差交错均布的吸热或释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为由此项流路依温差交错均布的吸热或释热装置中的流体管路(101)呈分叉为两路或两路以上的分歧管路由两侧向中间依序排列,而于中间再汇集于流体管路(10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路依温差交错均布的吸热或释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为由两侧往中间排列的两分歧管路输送呈温差的导温流体(110),包括第一分歧流体管路(1011)及第二分歧流体管路(1012)由两侧向中间依序排列,而于中间再汇集于流体管路(101),以供直接或经吸热或释热温能传输体(100),对被动接受释热或吸热的固态、或胶态、或液态、或气态物体或空间(200)传输温能,其进一步的构成含:流体管路(101):为良导热材料所构成,流体管路(101)的流体入口(102)与流体出口(103)之间呈分叉为两路的第一分歧流体管路(1011)及第二分歧流体管路(1012),由两侧向中间依序排列,而于中间再汇集于流体管路(101),以供输送呈气态流体、或液态流体、或由气态转液态的流体、或由液态转气态的流体所构成的导温流体(110),借以直接或经吸热或释热温能传输体(100)传输温能至被动接受释热或吸热的固态、或胶态、或液态、或气态物体或空间(200);第一分歧流体管路(1011)与第二分歧流体管路(1012)为呈平行或近似平行的平面形状或立体形状布设而构成共同结构体,其中:流体管路(101)的流体入口(102)与流体出口(103)之间为呈分歧为第一分歧流体管路(1011)及第二分歧流体管路(1012)或由两路以上所构成,流体管路(101)的流体入口(102)及流体出口(103),为分别设置于吸热或释热温能传输体(100)的两侧;上述第一分歧流体管路(1011)的第一流体分歧入口(111)与第二分歧流体管路(1012)的第二流体分歧入口(121)并联,第一分歧流体管路(1011)的第一分歧流体出口(112)为与第二分歧流体管路(1012)的第二分歧流体出口(122)并联,以供传输导温流体(110);上述较接近流体入口(102)的第一分歧流体管路(1011),与较接近流体入口(102)的第二分歧流体管路(1012),分别设置于共同结构体的上下两侧,而将第一分歧流体管路(1011)的第一分歧流体出口(112),与第二分歧流体管路(1012)的第二分歧流体出口(122)并联设置于共同结构体的中间,以在运作中对设置于其共同结构体第一分歧流体管路(1011)与第二分歧流体管路(1012),分别输送导温流体(110),使其共同结构体的整体温度差较平均分布,以直接或经吸热或释热温能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泰和
申请(专利权)人:杨泰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