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08314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包括:用于与地基固定的三角支架;太阳能电池板及其支承装置;安装在所述三角支架上的主轴组件以及与所述支承装置固定连接的主轴;安装在所述三角支架上并使所述主轴转动的致动机构;跟踪控制器。通过采用上述的三角支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抗风性,并且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在追日转动过程中可以使太阳能电池板受力均匀,而不会产生任何扭曲,从而延长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换言之,提高了太阳能发电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使得整个转动过程更加省力,降低了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自身能耗,从而提高了发电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稳定和抗风性强的自动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发电的效率与太阳能的能量密度密切相关,只有在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板上时,才可以最大效率地利用太阳能。然而,传统的利用太阳能的发电装置通常采用固定安装方式,根据所在地的地理纬度设定系统的太阳能电池板接收面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向正南方向固定安装。而太阳相对于地球以一天为周期自东向西做相对运动,在我国大部全天的有效日照时间约为5小时,在其余时间内,由于太阳光入射角小,太阳能的能量密度较低,使得太阳能发电站发电效率极低甚至处于停发电状态。为此,人们开始寻求一种能够使太阳能电池板跟随太阳运动的轨迹而转动,以使太能电池板可以在一天的日照时间内与太阳光保持相对垂直,从而提高太阳能的能量密度,进而提高发电效率。例如,在现有技术中的向日追踪装置通常采用C型支架支承太阳能电池板,具体而言,在C型支架上固定设置主轴,在主轴的两端部分别套上可以绕该主轴转动的轴承部件,而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轴承部件上,通过传动机构首先带动其中一个轴承部件转动,进而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带动另一个轴承转动,从而使整个太阳能电池板一同绕主轴转动以达到追踪太阳的效果。此类装置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发电效率,但是仍然存在下述缺陷:1、采用C型支架支承太阳能电池板虽然可以使太阳能电池板可转动,却导致其自身结构稳定性差,一旦遭遇灾害性天气,例如大风沙尘暴天气或地震,会导致整个向日追踪装置松动、变形,即使没有被风刮倒,也会使太阳光入射角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发电效率降低;2、在上述结构中,当传动机构带动太阳能电池板转动时,与该传动机构连接的轴承部件所在位置的太阳能电池板最先受力,然后才进一步传递到整个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太能阳电池板带动另一个轴承部件转动,从而使整个太阳能电池板转动,因此,太阳能电池板上受力不均,容易导致太阳能电池板发生扭曲甚至破裂,严重降低了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牢固稳定、抗风性强并且使用寿命长的自动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为此,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包括:用于与地基固定的三角支架;太阳能电池板及其支承装置;-->安装在所述三角支架上的主轴组件以及与所述支承装置固定连接的主轴;安装在所述三角支架上并使所述主轴转动的致动机构;跟踪控制器。在本技术所述的三角支架可以包括:至少三个地脚座,分别为第一地脚座、第二地脚座和第三地脚座;前立柱,其第一端与第一地脚座固定,并设置于该第一地脚座上;至少两根后支腿,分别为第一后支腿、第二后支腿,其中,第一后支腿的第一端与第二地脚座连接、第二后支腿的第一端与第三地脚座连接,而第一后支腿的第二端与第二后支腿的第二端通过固定板连接,形成安装主轴组件的上平台;至少两根长斜撑,分别为第一长斜撑、第二长斜撑,其中,第一长斜撑的第一端与第二地脚座连接,第二长斜撑的第一端与第三地脚座连接,而第一长斜撑的第二端和第二长斜撑的第二端通过固定板与所述前立柱的第二端连接,形成安装主轴组件的下平台。优选地,所述三角支架进一步包括:至少两根短斜撑,分别为第一短斜撑、第二短斜撑,其中,第一短斜撑的第一端与第一长斜撑的中部连接,第二短斜撑的第二端与第二长斜撑的中部连接,而第一短斜撑的第二端和第二短斜撑的第二端与所述前立柱的第一端连接;至少两根中支腿,分别跨设在第一后支腿与第一长斜撑、第二后支腿与第二长斜撑之间。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的主轴组件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上平台和下平台的上轴承座、下轴承座,用于承载所述主轴并使该主轴在致动机构的驱动下带着所述支承装置转动。本技术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承装置可以包括:多个翼板,所述多个翼板横向设置并与所述主轴相交,并且在所述相交的位置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翼板与所述主轴通过法兰盘固定;多根竖梁,所述多根竖梁竖向设置并与所述多个翼板相交,并且在相交位置与所述翼板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所述竖梁上。本技术所述的致动机构可通过托架安装在所述第一长斜撑和第二长斜撑上,该致动机构可以包括:安装在该托架上的直流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在直流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主轴转动。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可以包括: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的销轮,其中,所述销轮可通过法兰盘与所述主轴固定;与所述直流电机连接的减速机,该减速机的输出齿轮与所述销轮啮合。所述传动机构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托架上并且位于所述销轮的两侧分别设置用于限制所述主轴转动范围的行程开关。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上用于感知太阳方位并产生感知信号的敏感器;所述跟踪控制器根据所述敏感器产生的感知信号控制所述主轴的转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采用上述三角支架作为支承,具有更高的结构稳定性,抗风性更强,可抵御12级飓风(风速32.6米/秒),适用于风、雨、雪、沙尘等恶劣环境,从而可以使太阳光入射角的控制不受影响,确保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2、本技术通过将太阳能电池板与其承载装置固定,并且该承载装置的多个翼板与主轴固定,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主轴转动,进而带动太阳能电池板转动,由于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由多个翼板和多根竖梁构成的承载装置,而该承载装置通过多个翼板在多个位置与主轴固定,因此,在转动太阳能电池板的过程中可以始终保持其受力均匀,不会产生任何扭曲,从而保证了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太阳能发电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的使用寿命大于20年;3、由于采用本技术提供的传动方式,太阳能电池板受力均匀,使其整个转动过程更加省力,进而降低直流电机耗能,由于直流电机所耗用的电能由太阳能发电装置自身提供,因此,本技术能够降低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自身能耗,提高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输出电功率,从而有效提高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全年平均发电量可提高40%。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的后视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图1中部分Ⅰ的放大图;图5是图1中部分Ⅱ的放大图;图6是图1中部分Ⅲ的放大图;图7是图2中部分Ⅳ的放大图;图8是图6中部分Ⅴ的放大图以及销轮外圈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的描述。参见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该装置的后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该装置的俯视示意图。该实施方式中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包括:用于与地基固定的三角支架;太阳能电池板11及其支承装置;安装在三角支架上的主轴组件以及与支承装置固定连接的主轴16;以及,安装在三角支架上并使主轴16转动的致动机构和跟踪控制器19。上述各个组成部件的具体结构将在下文进行具体阐述,其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所述“前”、“后”分别是以面向低纬度的方向为前,面向高纬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与地基固定的三角支架;  太阳能电池板及其支承装置;  安装在所述三角支架上的主轴组件以及与所述支承装置固定连接的主轴;  安装在所述三角支架上并使所述主轴转动的致动机构;  跟踪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地基固定的三角支架;太阳能电池板及其支承装置;安装在所述三角支架上的主轴组件以及与所述支承装置固定连接的主轴;安装在所述三角支架上并使所述主轴转动的致动机构;跟踪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支架包括:三个地脚座,分别为第一地脚座、第二地脚座和第三地脚座;前立柱,其第一端与第一地脚座固定,并设置于该第一地脚座上;两根后支腿,分别为第一后支腿、第二后支腿,其中,第一后支腿的第一端与第二地脚座连接、第二后支腿的第一端与第三地脚座连接,而第一后支腿的第二端与第二后支腿的第二端通过固定板连接,形成安装主轴组件的上平台;两根长斜撑,分别为第一长斜撑、第二长斜撑,其中,第一长斜撑的第一端与第二地脚座连接,第二长斜撑的第一端与第三地脚座连接,而第一长斜撑的第二端和第二长斜撑的第二端通过固定板与所述前立柱的第二端连接,形成安装主轴组件的下平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支架还包括两根短斜撑,分别为第一短斜撑、第二短斜撑,其中,第一短斜撑的第一端与第一长斜撑的中部连接,第二短斜撑的第二端与第二长斜撑的中部连接,而第一短斜撑的第二端和第二短斜撑的第二端与所述前立柱的第一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支架还包括至少两根中支腿,分别跨设在第一后支腿与第一长斜撑、第二后支腿与第二长斜撑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柱为竖直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跟踪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远王鹏余四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