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迹检测装置,其包括一个具有内壁的绝缘球壳、多个埋设于该绝缘球壳内的静电感应单元、一个吸附于该内壁并能相对该内壁滚动的带电小球以及一个处理器。该多个静电感应单元分散于绝缘球壳内。该带电小球用以在该内壁上滚动以使滚动经过的静电感应单元产生电信号。该处理器与该多个静电感应单元电性连接,并依据该多个静电感应单元产生的电信号计算该带电小球相对该绝缘球壳的运动轨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轨迹检测方法。该轨迹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避免了复杂的传动机构从而实现小型化的特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迹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迹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便携式电子装置多采用光遮断感应式轨迹检测装置来实现轨迹检测。传统地,光遮断感应式轨迹检测装置包括一个轨迹球、两个位于轨迹球相互垂直的两侧的转轴、两个分别套设在转轴一端上的套筒、两个分别套设在转轴另一端上的编码组件及两个部分收容该编码组件的“凹”字形光遮断器。轨迹球相互垂直的两侧分别抵靠在套筒上。编码组件是类似于具有许多遮断设计的叶片。当轨迹球转动带动套筒转动以使转轴转动,编码组件也随着转轴的转动而转动以阻挡或者通过光遮断器两侧间的光信号传递,此时,光遮断器通过发射与接收光信号判断轨迹球滚动的位移量与方向。然而,上述的光遮断感应式轨迹检测装置需要复杂的传动机构,无法实现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小型化的轨迹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一种轨迹检测装置,其包括一个具有内壁的绝缘球壳、多个埋设于该绝缘球壳内的静电感应单元、一个吸附于该内壁并能相对该内壁滚动的带电小球以及一个处理器。该多个静电感应单元分散于绝缘球壳内。该带电小球用以在该内壁上滚动以使滚动经过的静电感应单元产生电信号。该处理器与该多个静电感应单元电性连接,并依据该多个静电感应单元产生的电信号计算该带电小球相对该绝缘球壳的运动轨迹。一种如上所述的轨迹检测装置的轨迹检测方法,其包括步骤:该带电小球相对该绝缘球壳运动时扫描各静电感应单元并获取产生微电流的静电感应单元。从与各静电感应单元所在位置对应的位置数据中索引出产生微电流的静电感应单元的位置数据。根据索引出的多个位置数据计算该带电小球相对该绝缘球壳的运动轨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迹检测装置及轨迹检测方法,利用处理器不断扫描各静电感应单元并获取产生微电流的静电感应单元,索引产生微电流的静电感应单元的位置数据,根据索引出的多个位置数据计算带电小球相对绝缘球壳的运动轨迹,避免了复杂的传动机构从而实现小型化的特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的轨迹检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III处的放大图。图4是图1中的轨迹检测装置的处理器的功能模块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的轨迹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的轨迹检测装置200包括一个绝缘球壳210、多个静电感应单元220、一个带电小球230以及一个处理器240。多个静电感应单元220埋设于绝缘球壳210内。带电小球230收容于绝缘球壳210内并吸附于绝缘球壳210。处理器240与多个静电感应单元220电性连接。绝缘球壳210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如塑料,其包括一个内壁212及一个外壁214,并按间隔等分有多条经线216及多条纬线218。本实施方式中,绝缘壳210包括一个上半壳体210a及一个下半壳体210b,上本壳体210a与下半壳体210b分别成形后,通过结构配合或粘合等方式组装成绝缘球壳210。每个静电感应单元220设置于一条经线216与一条纬线218的交叉处。请结合图3,静电感应单元220包括一个第一电极板222、一个第二电极板224及一根将第一电极板222与第二电极板224电性连接的导线226。第一电极板222与第二电极板224沿绝缘球壳径向间隔埋设于绝缘球壳210内,第一电极板222靠近内壁212,第二电极板224靠近外壁214,且第一电极板222及第二电极板224采用与内壁212及外壁214平行的曲面板。如此,绝缘球壳210在静电感应单元220设置处形成有内壁绝缘层211、中间绝缘层213及外壁绝缘层215。具体地,上半壳体210a及下半壳体210b可采用模内射出成形制作,如此,可在成形时将静电感应单元220埋设于绝缘球壳210内。带电小球230可采用金属制成,其吸附于内壁212。具体地,绝缘球壳210可涂覆有电绝缘的磁性材料以产生一个弱磁场。弱磁场力可吸附金属制成的带电小球230于内壁214上,又允许带电小球230在绝缘球壳210移动时贴附于内壁214滚动。请参阅图3,为带电小球230运动到内壁214上设有静电感应单元220的位置的状态图。由于静电感应,带电小球230使第一电极板222及第二电极板224形成电势差从而产生流经导线226的微电流。为提高侦测精度,优选地,带电小球230的尺寸(直径)应与第一电极板222及第二电极板224的尺寸相匹配,如相同或略小于。更加优选地,第一电极板222及第二电极板224应配合带电小球230的形状,采用弧形。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处理器240包括一个扫描模块242、一个存储模块243、一个索引模块244、一个轨迹形成模块246以及一个控制模块248。扫描模块242与各静电感应单元的导线226电性连接以扫描各静电感应单元220并获取产生微电流的静电感应单元220。存储模块243用于存储各静电感应单元220所在位置的位置数据。索引模块244用于索引产生微电流的静电感应单元的位置数据。轨迹形成模块246用于在带电小球230相对绝缘球壳210的运动过程中根据索引出的多个位置数据计算带电小球230相对绝缘球壳210的运动轨迹。控制模块248用于根据运动轨迹输出控制信号。请参阅图5,轨迹检测装置200的轨迹检测方法包括:S100:该扫描模块242扫描各静电感应单元220并获取产生微电流的静电感应单元220。S200:该索引模块244从与各静电感应单元220所在位置对应的位置数据中索引出产生微电流的静电感应单元220的位置数据。S300:该轨迹形成模块246根据索引出的多个位置数据计算带电小球230相对绝-->缘球壳210的运动轨迹。S400:该控制模块248根据运动轨迹输出控制信号。轨迹检测装置200及轨迹检测方法,利用处理器240不断扫描各静电感应单元220并获取产生微电流的静电感应单元220,索引产生微电流的静电感应单元220的位置数据,根据获取的多个位置数据计算带电小球230相对绝缘球壳210的运动轨迹,避免了复杂的传动机构从而实现小型化的特征。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轨迹检测装置包括:一个绝缘球壳,该绝缘球壳包括一个内壁;多个埋设于该绝缘球壳内的静电感应单元,该多个静电感应单元分散于绝缘球壳内;一个吸附于该内壁并能相对该内壁滚动的带电小球,该带电小球用以在该内壁上滚动以使滚动经过的静电感应单元产生电信号;一个处理器,其与该多个静电感应单元电性连接,并依据该多个静电感应单元产生的电信号计算该带电小球相对该绝缘球壳的运动轨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轨迹检测装置包括:一个绝缘球壳,该绝缘球壳包括一个内壁;多个埋设于该绝缘球壳内的静电感应单元,该多个静电感应单元分散于绝缘球壳内;一个吸附于该内壁并能相对该内壁滚动的带电小球,该带电小球用以在该内壁上滚动以使滚动经过的静电感应单元产生电信号;一个处理器,其与该多个静电感应单元电性连接,并依据该多个静电感应单元产生的电信号计算该带电小球相对该绝缘球壳的运动轨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绝缘球壳上设置有多条经线和纬线,所述多个静电感应单元设置于该绝缘球壳的经线与纬线交叉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感应单元包括一个第一电极板、一个第二电极板及一根将该第一电极板与该第二电极板电性相连的导线,该第一电极板与该第二电极板沿该绝缘球壳径向间隔埋设于该绝缘球壳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绝缘球壳还包括一个外壁,该第一电极板靠近该内壁,该第二电极板靠近该外壁,且该第一电极板及该第二电极板采用与内壁及外壁平行的曲面板。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板及第二电极板的尺寸与该带电小球的直径相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龄,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