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锁死刹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192754 阅读:6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锁死刹车系统,其油压控制机构具有进油口、出油口、第一、二、三油道。第一、二、三油道分别连接于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刹车总泵连接于进油口。一制动器系连接于出油口;常开电磁阀设置于第一油道之上。电子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常开型电磁阀;第一、第二单向阀及第一油泵设置于第二油道之上。第三、第四单向阀及第二油泵设置于第三油道之上;马达具有一输出转轴;凸轮以偏心的方式连接于输出转轴,并且抵接于第一油泵与第二油泵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锁死刹车系统可以采用较低价的常开电磁阀,并能同时达成兼具低制造成本及高稳定性的目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锁死刹车系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兼具低制造成本及高稳定性的防锁死刹车系统。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一种习知的防锁死刹车系统1主要包括有一油压控制机 构10、一刹车总泵20、一制动器30、一常开型电磁阀40、一常闭型电磁阀45、一电子控制单 元(ECU) 50、一蓄油器55、一第一单向阀61、一第二单向阀62、一第三单向阀63、一油泵70、 一马达80及一凸轮90。 油压控制机构IO具有一进油口 11、一出油口 12、一第一油道13a、一第二油道 13b、一第三油道13c及一第四油道13d。第一油道13a及第三油道13c分别连接于进油口 ll与出油口 12之间,亦即,第一油道13a及第三油道13c彼此为并联的关系。第二油道13b 连通于第一油道13a,并且第二油道13b亦是连接进油口 11与出油口 12之间。第四油道 13d是连通于第三油道13c。此外,进油口 11、出油口 12、第一油道13a、第二油道13b、第三 油道13c及第四油道13d内容纳有刹车油(未显示)。 刹车总泵20连接于进油口 11。 制动器30连接于出油口 12,并且制动器30可以是一鼓式刹车机构或一碟式刹车 机构的一部份。在此,制动器30乃是一刹车卡钳,并且其是套设于一车轮(未显示)的一 刹车碟盘D之上。 常开型电磁阀40设置于第一油道13a之上。 常闭型电磁阀45设置于第三油道13c之上。 电子控制单元50电性连接于常开型电磁阀40及常闭型电磁阀45,其可用来控制 常开型电磁阀40及常闭型电磁阀45的运作。 蓄油器55连接于第四油道13d。 第一单向阀61设置于第二油道13b之上。在此,藉由第一单向阀61的设置方向, 刹车油仅能从出油口 12经由第一单向阀61流向进油口 11。 第二单向阀62及第三单向阀63设置于第三油道13c之上。在此,藉由第二单向 阀62及第三单向阀63的设置方向,刹车油仅能从出油口 12经由第二单向阀62及第三单 向阀63流向进油口 11。 油泵70设置于第三油道13c之上,并且油泵70是位于第二单向阀62与第三单向 阀63之间。更详细的来说,油泵70具有一壁体71、一柱塞72、一弹性元件73及一油室74。 柱塞72是以移动方式设置于壁体71之中。弹性元件73设置于油室74之中,并且弹性元 件73连接于壁体71与柱塞72之间,其可用来提供回复弹力于柱塞72。油室74连接于第 二单向阀62与第三单向阀63之间。如上所述,藉由第二单向阀62及第三单向阀63的设 置方向,刹车油仅能从出油口 12经由第二单向阀62、油室74及第三单向阀63流向进油口 11。 马达80具有一输出转轴81。 凸轮90是以偏心方式连接于马达80的输出转轴81,并且凸轮90抵接于油泵70 的柱塞72。值得注意的是,弹性元件73乃是以朝向凸轮90的方向对柱塞72提供回复弹 力。如上所述,凸轮90可以随着输出转轴81而同步旋转,因而可使柱塞72进行往复移动, 进而可使油室74的容积大小呈现交替变化。 如图1所示,当刹车总泵20运作而产生刹车油压时,刹车油(刹车油压)会依序经 由进油口 11、第一油道13a、常开型电磁阀40及出油口 12而流至(传递至)制动器30,以 迫使制动器30夹住转动中的刹车碟盘D,因而可达成对车轮刹车的效果。在此,由于第一单 向阀61、第二单向阀62及第三单向阀63的限制,故刹车油(刹车油压)会直接从第一油道 13a通过常开型电磁阀40而流向(传递至)出油口 12,然后再流至(传递至)制动器30, 以迫使制动器30夹持刹车碟盘D。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刹车总泵20运作且车轮达到一 设定减速度值时,马达80皆会不停运转,以不断驱使凸轮90旋转。 在另一方面,当电子控制单元50在刹车过程中侦测出车轮(未显示)即将与地面 发生打滑时(亦即,当电子控制单元50判读到刹车碟盘D即将被制动器30死锁时),电子 控制单元50会立即输出讯号来驱使常开型电磁阀40及常闭型电磁阀45分别进行断开及 导通的运作。此时,如图2所示,第一油道13a会呈现断路状态,而位于制动器30中的部份 刹车油会从出油口 12经由常闭型电磁阀45流往蓄油器55暂存。接着,制动器30内的刹 车油压会降低,因而使得制动器30释放刹车碟盘D,进而避免车轮与地面发生打滑现象。 如上所述,柱塞72会藉由马达80的持续运转而进行往复移动,以使油室74的容 积大小呈现交替变化。如图3所示,当油室74的容积逐渐变大时,蓄油器55内所暂存的刹 车油会经由第二单向阀62被吸到油室74内。然后,当油室74的容积逐渐变小时,其内的 刹车油会经由第三单向阀63被送出至进油口 11。直到车轮可维持转动(或刹车碟盘D可 能被死锁的现象消失)时,电子控制单元50会再次输出讯号来驱使常开型电磁阀40及常 闭型电磁阀45分别进行导通及断开的运作。此时,制动器30会继续夹持刹车碟盘D,以产 生刹车运作。 另外,就第二油道13b的设置目的而言,其乃是为了要预防第一油道13a上的常开 型电磁阀40在运作后发生卡死而无法断开,因而避免制动器30在刹车总泵20未运作状态 下发生残压的现象。 如上所述,制动器30对刹车碟盘D的夹持或释放是由常开型电磁阀40及常闭型 电磁阀45的运作所控制。特别的是,常闭型电磁阀45在常态下不得发生泄漏现象,并且其 在接获讯号时必须能迅速进行导通切换。万一常闭型电磁阀45发生轻微泄漏现象,则刹车 油将泄漏至蓄油器55之中,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制动器30无法夹持刹车碟盘D等危险现象。 因此,常闭型电磁阀45的品质稳定性就变得格外重要。然而,品质稳定性高的常闭型电磁 阀45代表着成本的升高,因而使得整个防锁死刹车系统1的制造成本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锁死刹车系统,其可兼具低制造成本及高稳定 性的功能。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锁死刹车系统,包括一油压控制机构,具有一进油口、一出油口、一第一油道、一第二油道及一第三油道,其特征是,该第一油道、 该第二油道及该第三油道分别连接于该进油口与该出油口之间,并且容纳有刹车油;一刹 车总泵,连接于该进油口 ;一制动器,连接于该出油口 ;一常开型电磁阀,设置于该第一油 道之上;一电子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该常开型电磁阀,用以控制该常开型电磁阀的运作; 一第一单向阀,设置于该第二油道之上;一第二单向阀,设置于该第二油道之上;一第一油 泵,设置于该第二油道之上,并且位于该第一单向阀与该第二单向阀之间,其中,该第一油 泵具有一第一壁体、一第一柱塞、一第一弹性元件及一第一油室,该第一柱塞是以移动方式 设置于该第一壁体之中,该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一油室之中,并且是连接于该第一壁 体与该第一柱塞之间,用以提供回复弹力于该第一柱塞,该第一油室连接于该第一单向阀 与该第二单向阀之间,以及该刹车油系从该出油口经由该第一单向阀、该第一油室及该第 二单向阀流向该进油口 ;一第三单向阀,设置于该第三油道之上;一第四单向阀,设置于该 第三油道之上;一第二油泵,设置于该第三油道之上,并且位于该第三单向阀与该第四单向 阀之间,其中,该第二油泵具有一第二壁体、一第二柱塞、一第二弹性元件及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锁死刹车系统,包括:  一油压控制机构,具有一进油口、一出油口、一第一油道、一第二油道及一第三油道,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油道、该第二油道及该第三油道分别连接于该进油口与该出油口之间,并且容纳有刹车油;  一刹车总泵,连接于该进油口;一制动器,连接于该出油口;  一常开型电磁阀,设置于该第一油道之上;  一电子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该常开型电磁阀,用以控制该常开型电磁阀的运作;  一第一单向阀,设置于该第二油道之上;  一第二单向阀,设置于该第二油道之上;  一第一油泵,设置于该第二油道之上,并且位于该第一单向阀与该第二单向阀之间,其中,该第一油泵具有一第一壁体、一第一柱塞、一第一弹性元件及一第一油室,该第一柱塞以移动方式设置于该第一壁体之中,该第一弹性元件连接于该第一壁体与该第一柱塞之间,用以提供回复弹力于该第一柱塞,该第一油室连接于该第一单向阀与该第二单向阀之间,以及该刹车油是从该出油口经由该第一单向阀、该第一油室及该第二单向阀流向该进油口;  一第三单向阀,设置于该第三油道之上;  一第四单向阀,设置于该第三油道之上;  一第二油泵,设置于该第三油道之上,并且位于该第三单向阀与该第四单向阀之间,其中,该第二油泵具有一第二壁体、一第二柱塞、一第二弹性元件及一第二油室,该第二柱塞以移动方式设置于该第二壁体之中,该第二弹性元件连接于该第二壁体与该第二柱塞之间,用以提供回复弹力于该第二柱塞,该第二油室连接于该第三单向阀与该第四单向阀之间,以及该刹车油是从该出油口经由该第三单向阀、该第二油室及该第四单向阀流向该进油口;  一马达,具有一输出转轴;以及  一凸轮,以偏心的方式连接于该马达之该输出转轴,并且抵接于该第一油泵的该第一柱塞与该第二油泵的该第二柱塞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防锁死刹车系统,包括一油压控制机构,具有一进油口、一出油口、一第一油道、一第二油道及一第三油道,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油道、该第二油道及该第三油道分别连接于该进油口与该出油口之间,并且容纳有刹车油;一刹车总泵,连接于该进油口;一制动器,连接于该出油口;一常开型电磁阀,设置于该第一油道之上;一电子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该常开型电磁阀,用以控制该常开型电磁阀的运作;一第一单向阀,设置于该第二油道之上;一第二单向阀,设置于该第二油道之上;一第一油泵,设置于该第二油道之上,并且位于该第一单向阀与该第二单向阀之间,其中,该第一油泵具有一第一壁体、一第一柱塞、一第一弹性元件及一第一油室,该第一柱塞以移动方式设置于该第一壁体之中,该第一弹性元件连接于该第一壁体与该第一柱塞之间,用以提供回复弹力于该第一柱塞,该第一油室连接于该第一单向阀与该第二单向阀之间,以及该刹车油是从该出油口经由该第一单向阀、该第一油室及该第二单向阀流向该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荣彬
申请(专利权)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