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料配料器及配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183224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料配料器及一种配料系统,该散料配料器包括:进料装置,设置于散料配料器的顶部,包含进料仓与进料阀;称量装置,设置于散料配料器的中部,包含:称量料斗,称量料斗的顶端软连接于进料仓;一对称重传感器,连接于称量料斗的两侧,以对称量料斗进行实时称量;出料装置,设置于散料配料器的底部,包含出料仓与出料阀;控制仪表,连接于进料阀、出料阀及称重传感器,控制仪表接收并根据称重传感器传来的实时称重数据,控制进料阀的间断进料动作与出料阀的连续出料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散料配料器称量准确性高且物料破损率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流量秤及配料器
,尤其涉及失重式散料配料器及由该失 重式散料配料器组成的配料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按照国家计量器具检测大纲分类,斗式静态精确称量(累计称量的 准确度)和动态、连续不间断均勻放料(瞬时流量称量的准确度)属于两个称量工艺科目, 尚没有将其统一的称重设备或者配料设备。同时,现有技术的散料配料器,物料在配料器中需要相应的动力装置,以保证物料 的流动,由于需要相应的动力装置,因此带来了称量工作准确度不高和物料破损率大的问 题。即因物料流动需外部施予的驱动力,所以给料、称量和特别是放料工作,均要受到 外力振动干扰,无法实现静止状态下进行称量,因此整体称量精确度不高。且物料流动中, 会有驱动设备造成的挤压、摩擦的工艺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料配料器,以实现斗式静态精确称量和动态、 连续不间断均勻放料的统一,并解决称量工作准确度不高和物料破损率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本技术散料配料器的配料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散料配料器,包括进料装置,设置于所述散料配料器的顶部,包含进料仓, 连接于外部给料装置的底部;进料阀,设置于所述进料仓内,连接于所述外部给料装置的底 端;称量装置,设置于所述散料配料器的中部,包含称量料斗,所述称量料斗的顶端软连 接于所述进料仓;一对称重传感器,连接于所述称量料斗的两侧,以对所述称量料斗内的散 料进行实时称量;出料装置,设置于所述散料配料器的底部,包含出料仓,软连接于所述 称量料斗的底部;出料阀,设置于所述出料仓内,在所述称量料斗的底端;控制仪表,连接 于所述进料阀、所述出料阀及所述称重传感器,所述控制仪表接收并根据所述称重传感器 传来的实时称重数据,控制所述进料阀的间断进料动作与所述出料阀的连续出料动作。本技术的散料配料器,优选的,所述进料阀为气动式杠杆驱动的弧形阀。本技术的散料配料器,优选的,所述出料阀为电动式回转轴驱动的弧形阀。本技术的散料配料器,优选的,所述一对称重传感器中,其中之一与所述称量 料斗固定连接,其中另一与所述称量料斗浮动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为L6G型称重传感器。本技术的散料配料器,优选的,所述称量料斗的上部为立方体状,中部为圆柱 状,底部为圆锥状,所述上部、中部和底部的中心线共线。本技术的散料配料器,优选的,所述圆锥状的底部的容积等于所述出料下限。 0014]本技术的散料配料器,优选的,所述称量料斗的上部内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为面积为所述称量料斗截面积九分之一的正方形,由两平行杆支撑于所述称量料斗内 的中央位置。本技术的散料配料器,优选的,所述上部与所述中部之间设置有倾斜的过渡 部,所述过渡部延伸入所述中部一段距离。本技术的散料配料器,优选的,所述出料仓包括软连接部和出料斗,所述称量 料斗的中部向下延伸形成一套筒,所述出料斗通过所述软连接部软连接于所述套筒。本技术的配料系统,具有本技术的散料配料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集中和跨跃了斗式静态精确称量和动态、连续不间 断均勻放料两个矛盾而统一的称量工艺科目。本技术的散料配料器,设备整体工作循 环过程,都充分利用被称量物料向下流动的自身重力完成。其辅助动力装置(例如进料阀 与出料阀的动力装置)只是在工作中起到物料节流作用;优点是1、称量工作准确度高本技术的散料配料器工作中,因物料流动无需外部施 予的驱动力。不论给料、称量和特别是放料工作,均无外力振动干扰,几乎在是静止状态下 进行,故整体称量精确度高。2、物料破损率小设备工作中,物料的流动全凭自身动力,无需外部的驱动力。因 此物料工作流动中,不存在因驱动设备造成的挤压、摩擦的工艺破损。3、低碳节能由于被称量物料向下流动的自身重力完成,因此不需相应的动力装 置,所以低碳节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散料配料器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 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 其中的说明及所附附图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的配料系统,具有本技术实施例的散料配料器。本实用新 型的散料配料器,可以应用于本技术的配料系统,但不限于此,也可用于其他需要进行 散料配料的场合。以下介绍本技术散料配料器的应用场合、结构及工作原理。本技术的散料配料器及配料系统,适用于包括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粮食、 食品等行业中,需要对相对干燥、粒度均勻的散状固体生产原料,在连续均勻输送过程中, 进行动态同步并具有较高称量、配比准确度的工艺现场。所述的相对干燥、粒度均勻的散状 固体生产原料,可例如为大米、谷物等。本技术的散料配料器,其型号为HMP-S型,其称重原理属于失重秤的称量原 理,因此也可称为失重式散料配料器。本技术的散料配料器,如单机使用,可对被输送 原料的瞬时流量和累计总量进行同步动态精准跟踪控制;多机使用,则使多条不同品种、不4同流量设置的原料输送线,形成原料混合前的准确工艺配比。本技术的散料配料器,由机械结构及具有工作程序的控制仪表组成,因此,控 制仪表相当于是散料配料器的控制装置,所述工作程序即所述控制仪表的仪表软件,是通 过预先编制并存储于控制仪表中的用于完成所述散料配料器的工作循环及发出或接收工 作指令的程序,所述控制仪表具有记录、控制、调节、显示和执行等功能,因此相应的具有多 个程序单元,例如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实时称量值)、运算单元(例如对单次所装入的 散料重量进行运算),所述控制仪表还具有调节单元(例如调节所述出料阀的开启角度)、 显示单元(例如通过仪表盘显示所述实时称量值)、和执行单元(例如执行所述进料阀的开 闭)等。其中的机械结构主要包括进料阀1、称量料斗2 (连接有称重传感器4)、出料阀3 及框架5等部件,还包括进料仓6和出料仓7等部件。称重传感器4用以对称量料斗2内的 物料进行实时称量,控制仪表接收所述实时称量值以用于控制进料阀1、出料阀3的动作, 完成进料、称量及出料的动作。以下先详细介绍本技术散料配料器的机械组成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A、进料装置,包括进料阀1与进料仓6,进料阀1也可称为给料阀,设置于散料配料 器顶部的进料仓6内,优选的为气动进料阀,包括弧形阀门11和用于驱动弧形阀门11开闭 的气缸推杆12,进料阀1安装于散料配料器的最顶端,进料仓6的顶部通过连接法兰14连 接使用现场的料仓(储存散料的料仓),进料仓的底部通过软连接部60 (例如橡胶套)与称 量料斗2的顶部实现软连接。设置软连接部60,可起到防尘作用,还可以通过软连接使称量 料斗2相对独立于其他装置而提高称量准确性。进料阀1以压缩空气推动的气缸13为动力源;气缸13内的气路与电磁阀紧固连 接。进料装置1工作时,在控制仪表的指令程序的控制下,利用电磁阀中电磁铁的吸合,推 动进料阀1的阀体内的活塞移动,活塞的瞬时移动,使阀体内气流按气路走向,开启、关断 或换向。实现通过电磁阀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料配料器,其特征在于,该散料配料器包括:进料装置,设置于所述散料配料器的顶部,包含:进料仓,连接于外部给料装置的底部;进料阀,设置于所述进料仓内,连接于所述外部给料装置的底端;称量装置,设置于所述散料配料器的中部,包含:称量料斗,所述称量料斗的顶端软连接于所述进料仓;一对称重传感器,连接于所述称量料斗的两侧,以对所述称量料斗内的散料进行实时称量;出料装置,设置于所述散料配料器的底部,包含:出料仓,软连接于所述称量料斗的底部;出料阀,设置于所述出料仓内,在所述称量料斗的底端;控制仪表,连接于所述进料阀、所述出料阀及所述称重传感器,所述控制仪表接收并根据所述称重传感器传来的实时称重数据,控制所述进料阀的间断进料动作与所述出料阀的连续出料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散料配料器,其特征在于,该散料配料器包括进料装置,设置于所述散料配料器的顶部,包含进料仓,连接于外部给料装置的底部;进料阀,设置于所述进料仓内,连接于所述外部给料装置的底端;称量装置,设置于所述散料配料器的中部,包含称量料斗,所述称量料斗的顶端软连接于所述进料仓;一对称重传感器,连接于所述称量料斗的两侧,以对所述称量料斗内的散料进行实时称量;出料装置,设置于所述散料配料器的底部,包含出料仓,软连接于所述称量料斗的底部;出料阀,设置于所述出料仓内,在所述称量料斗的底端;控制仪表,连接于所述进料阀、所述出料阀及所述称重传感器,所述控制仪表接收并根据所述称重传感器传来的实时称重数据,控制所述进料阀的间断进料动作与所述出料阀的连续出料动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料配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阀为气动式杠杆驱动的弧形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料配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阀为电动式回转轴驱动的 弧形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料配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称重传感器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燕良郝培文蒋蓉李惠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凯华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