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卡勾模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56277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装置的卡勾模块,包括:基座,其包括二定位柱及侧板;卡勾本体,位于基座上,其一端穿过侧板,卡勾本体具有二弹性臂分别位于卡勾本体的二侧,且该二弹性臂分别具有一抵持部;以及,当卡勾本体受力移动时,二抵持部分别受到二定位柱抵持,二定位柱与二抵持部产生相对位移而使二弹性臂产生变形,并通过二弹性臂的弹性回复力而带动卡勾本体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卡勾模块,特别是一种电子装置的卡勾模块
技术介绍
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电子技术的变化成长更是日新月异,因此各种电子装置亦 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中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的重要媒介。然电子装置的运作,部分是通过电池的电力供给,而使电子装置能顺利运作,因此 将电池组装于电子装置中。通常为了保护内部结构装置,会以盖板遮蔽组装开口,进而达到 保护内部电子组件,防止外部碰撞而造成损坏。盖板固定于电子装置上是通过卡勾的接合方式,已知技艺盖板的卡勾模块在其尾 端会延伸出一长条导位柱,并将弹簧套至该长条导位柱,并在盖体基座上设置挡墙,使弹簧 能提供反作用力令卡勾回弹。然而,其缺陷在于此种结构设置必需额外加装弹簧,增加组装 步骤。此外,此种卡勾尾端向后延伸的结构不仅较为占置空间,并且其作动行程范围较大, 而当电子装置操纵时,如机台震动过度摇晃,亦会造成弹簧的脱落,而使得卡勾模块的回弹 设置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的卡勾模块,其包括一基座以及一卡勾本体; 基座包括二定位柱及侧板;卡勾本体位于基座上,其一端穿过侧板,卡勾本体具有二弹性臂 分别位于卡勾本体的二侧,且该二弹性臂分别具有一抵持部;当卡勾本体受力移动时,二抵 持部分别受到二定位柱抵持,二定位柱与二抵持部产生相对位移而使二弹性臂产生变形, 并通过二弹性臂的弹性回复力而带动卡勾本体复位。再者,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推钮,该推钮穿过基座并与卡勾本体结合。另外卡勾本体包 括卡固孔,且推钮包括卡固部,利用卡固部嵌入卡固孔,而使卡勾本体卡合于基座上。本专利技术通过连接于卡勾本体的弹性臂,使卡勾本体通过弹性臂的回弹力,而使卡 勾本体位移至原来位置。利用位于弹性臂一端的导轨,与定位柱之间的相同嵌合,当推动卡 勾本体时,因为定位柱与导轨的相对位移,而使得弹性臂产生弹性变形,并利用回弹力的作 用令卡勾本体位移,借此使卡勾本体回复至原状态。以解决已知技艺卡勾模块须额外加装 弹簧,增加组装步骤且须避免弹簧脱落的问题,并且能够在有限的空间里,装置卡勾模块并 能减小其作动范围。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悉 相关技艺者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 书及附图,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目的及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整体外观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作动的俯视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作动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整体外观的示意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作动的俯视图。图7B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作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电子装置的卡勾模块, 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的卡勾模块包括有基座10、卡勾本体20。基座10整体外观大体呈L型的结构,具有二定位柱11及侧板12。定位柱11可为 立体圆柱状,使其能具有较圆滑的接触面。侧板12大体呈矩形的片体,且设置有通孔13。 但前述说明定位柱11及侧板12的结构仅为举例,本专利技术并非以此为限。卡勾本体20大体呈矩形的结构,位于基座10上。另外侧板12上的通孔13可供 卡勾本体20嵌入,而使卡勾本体20 —端穿过并外露于侧板12 (如图2所示)。其中,卡勾 本体20优选地可为POM塑料材质,使卡勾本体20表面能更具光滑。卡勾本体20具有二弹性臂30,二弹性臂30大体呈圆弧状的长条结构,且二弹性臂 30分别位于卡勾本体20的二侧,使其整体外观的外围部分大体呈C字型。此外,弹性臂30 优选地可为POM塑料材质所制成,且弹性臂30与卡勾本体20可为一体成型。再者,二弹性臂30分别具有一抵持部40,二抵持部40大体呈U状结构,并受到二 定位柱11抵持。二抵持部40分别具有抵持面41,用以与二定位柱11接触。当卡勾本体 20受力移动时,二定位柱11与二抵持部40产生相对位移而使二弹性臂30产生变形,并通 过二弹性臂30的弹性回复力而带动卡勾本体20复位(如图4A、4B所示)。此外,二抵持部 40与二弹性臂30优选地可为一体成型。再者,二抵持部40优选地可为POM塑料材质所制 成,抵持面41能更具光滑,而使二定位柱11与二抵持部40更容易产生相对位移。在此实 施例中,二定位柱U分别延伸具有挡片17,可增加强度并用以阻挡二弹性臂30位移范围。本专利技术还具有一推钮50,推钮50具有卡固部51,另外卡勾本体20具有卡固孔21, 利用卡固部51嵌入卡固孔21,而与卡勾本体20结合,并将卡勾本体20卡合于基座10上 (如图3所示)。此外,推钮50优选地大体呈矩形的片体,但本专利技术并非以此为限,推钮50 还可为其它形状如椭圆形、圆形等等。此外,基座10还具有滑移部14,用以置放卡勾本体20。滑移部14的一面大体呈 矩形的凸出结构,使另一面形成容置空间15。当推钮50与卡勾本体20结合时,容置空间 15恰能用以收容推钮50,并且利用该容置空间的设计,而加以限制推钮50的位移方向。滑移部14与定位柱11均设置在靠近侧板12的一侧,定位柱11则分别位于滑移 部14的二侧,用以分别与抵持部相抵持。另外滑移部14包括穿孔16,当推钮50与卡勾本 体20结合时,利用卡固部51穿过穿孔16,再嵌入卡固孔21,而完成与卡勾本体20的结合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卡勾模块,是当使用者推动推钮50时,因为卡固部51嵌入卡固 孔21,因此当推动推钮50时会进而连动卡勾本体20,而在滑移部14上产生位移。当卡勾 本体20受力移动时,又接连带动二抵持部40,使二抵持部40亦产生位移,且通过二定位柱 11分别与抵持面41相互抵触,亦产生相对位移,并使得二弹性臂30因抵触受力而向外扩展。当使用者放开推钮50时,此时推钮50即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利用二弹性臂30本 身所具有的弹性回复力,将使二弹性臂30往内渐缩。当二弹性臂30往内渐缩时,同时带动 二抵持部40亦产生一股压缩力量,又因为二定位柱11分别与抵持面41相互抵触,因此,当 压缩力量产生时,在二定位柱11分别与抵持面41相互抵触的情形之下又产生相对位移,与 此同时进而带动卡勾本体20亦产生位移,并延着滑移部14复位。请参阅图5与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所公开的电子装置的卡勾模块,本实 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为二抵持部40的结构。其中二抵持部40分别设有中空状的导 轨42,且导轨42的内缘表面形成为抵持面41。二导轨42大体呈线圈状的封闭结构,利用 二定位柱11嵌入二导轨42,而使二定位柱11分别与抵持面41接触。请参阅图7A与图7B 所示,当卡勾本体20受力移动时,二定位柱11与二抵持部40相互抵持,而在二导轨42中 产生相对位移,而使二弹性臂30产生变形,并通过二弹性臂30的弹性回复力而带动卡勾本 体20复位。本专利技术利用弹性臂的弹性装置,而使卡勾模块无需再另外加装弹簧,不仅可降低 弹簧等元件的材料成本,同时能简化组装工艺,有效减少组装工时、提升生产效率。此外,本 专利技术的卡勾模块外观近似于C字状,而能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使电子装置能有更大的容 置空间加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的卡勾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其包括二定位柱及侧板;卡勾本体,位于上述基座上,其一端穿过上述侧板,上述卡勾本体具有二弹性臂分别位于上述卡勾本体的二侧,且上述二弹性臂分别具有抵持部;以及;其中,当上述卡勾本体受力移动时,上述二抵持部受到上述二定位柱抵持,上述二定位柱与上述二抵持部产生相对位移而使上述二弹性臂产生变形,并通过上述二弹性臂的弹性回复力而带动上述卡勾本体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装置的卡勾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其包括二定位柱及侧板;卡勾本体,位于上述基座上,其一端穿过上述侧板,上述卡勾本体具有二弹性臂分别位 于上述卡勾本体的二侧,且上述二弹性臂分别具有抵持部;以及;其中,当上述卡勾本体受力移动时,上述二抵持部受到上述二定位柱抵持,上述二定位 柱与上述二抵持部产生相对位移而使上述二弹性臂产生变形,并通过上述二弹性臂的弹性 回复力而带动上述卡勾本体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装置的卡勾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钮,上述推钮穿过上 述基座并与上述卡勾本体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装置的卡勾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二抵持部包括抵持 面,用以与上述二定位柱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子装置的卡勾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二抵持部分别还包 括导轨,用以与上述二定位柱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的电子装置的卡勾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抵持面位于上述导 轨内。6.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装置的卡勾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侧板包括通孔,用以 供上述卡勾本体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