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庚清专利>正文

膜内印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56186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膜内印刷结构,尤指一种可应用于计算机外壳的彩色印刷结构,该结构由外至内由护膜层、硬化层、胶膜层、引物层、彩印层、护油层及接着层组合而成,其中,护膜层是膜内印刷结构的最外层,为剥离层;硬化层是于胶膜层的外表面涂布硬化剂而形成;胶膜层是膜内印刷结构的主体物,具透明状;引物层是于胶膜层的内表面涂布引发物而形成;彩印层是于引物层内侧印刷多重色彩油墨而形成;护油层是于彩印层的内侧涂布耐高温油脂而形成;接着层是膜内印刷结构的最内层,为涂布接着剂而形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上,先剥离护膜层,然后经热压成型,再置入模具座体内为塑料射出成型,最后裁切,即可完成具多重彩色图案外表的新颖商品。(*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膜内印刷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可应用于计算机外壳的彩色印刷结构。
技术介绍
以往的有关膜内印刷结构,如计算机机壳的表面处理,都是依传统的喷漆、烤漆、 电镀及热转印等方式进行处理,以增进其实用性及商品的美感性,但这种传统的表面处理 方式因易于污染周遭的环境,以及为符合商品美观性的更高要求,而已被逐步的被淘汰。 现今的有关膜内印刷结构,如使用于笔记型计算机的机壳,是以单一绚丽色彩为 呈现其时尚感与摩登美感,虽已臻于完美如镜片般闪亮的无瑕境界,但仍无法以多重色彩 的活泼生动图案呈现,因此为其美中不足而有待更进一步改良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内印刷结构,改良过去仅能以单一色彩呈现的 结构,以完全呈现目前可能的印刷科技水平,并将原活泼生动的彩色图片等以原版照片般 的完美色泽、层次与亮度直接呈现于计算机的机壳上。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膜内印刷结构,该膜内印刷结构由外至内由护膜层、硬化层、胶膜层、引物层、彩印层、护油层及接着层组合而成,其中 所述护膜层是膜内印刷结构的最外层,为剥离层; 所述硬化层是于胶膜层的外表面涂布硬化剂而形成的硬化剂层; 所述胶膜层是膜内印刷结构的主体物,具透明状; 所述引物层是于胶膜层的内表面涂布引发物而形成的引发物层; 所述彩印层是于胶膜层内表面的引物层内侧印刷多重色彩油墨而形成的油墨层; 所述护油层是于彩印层的内侧涂布耐高温油脂而形成的油脂层; 所述接着层是膜内印刷结构的最内层,为涂布接着剂而形成的接着剂层。 本技术中所述的内、外是相对于膜内印刷结构整体的内外方向而言。 根据本技术的膜内印刷结构,所述护膜层是膜内印刷结构的最外层,为剥离层,例如是聚乙烯(PE)层,做为膜内印刷结构的保护膜,用以维持该结构的外层表面于热压冲模前的洁净与无刮痕。 根据本技术的膜内印刷结构,所述硬化层是膜内印刷结构的第二层,是以硬 化剂涂布于胶膜层的外表面,以硬化被涂布的胶膜层。 根据本技术的膜内印刷结构,所述胶膜层(Film)是膜内印刷结构的结构主 体物,具透明状,例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层。 根据本技术的膜内印刷结构,所述引物层(Primer)的材质为架桥用的介质 反应物或称引发物(引发剂),是被涂布于胶膜层的内表面,以备多层次彩色印刷油墨能被3稳定的套印于胶膜层的内表面上。 根据本技术的膜内印刷结构,所述彩印层,是以多重色彩油墨以平面的方式 印刷于胶膜层的内表面上(所述彩印层与胶膜层间具有引物层,也可以认为,所述彩印层 通过引物层结合于胶膜层的内表面上)。 根据本技术的膜内印刷结构,所述护油层,是以耐高温油脂涂布于彩印层上(涂布于彩印层的内表面上),以备热压成型时能维持彩印层的不失真与完整性。 根据本技术的膜内印刷结构,所述接着层,为膜内印刷结构的最底层,是以接着剂涂布于护油层内侧,以备置入模具座体内为塑料射出成型时,能与塑料基材相互密合为一体物,以完成商品的制造。 本技术的膜内印刷结构,是可应用于计算机外壳的彩色印刷结构。在使用上, 通过本技术提供的膜内印刷结构,先行剥离护膜层,经热压成型,再置入模具座体内为 塑料射出成型,最后裁切,即可完成一具多重彩色图案外表的新颖商品。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膜内印刷结构,改良了过去仅能以单一色 彩呈现的结构,除得以完全呈现目前可能的印刷科技水平外,更能将原活泼生动的彩色图 片等以原版照片般的完美色泽、层次与亮度直接呈现于计算机的机壳上,增进其外观的实 用性,并增益其商品的特殊性,属于极具新颖性的创新商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膜内印刷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膜内印刷结构 11-护膜层 12-硬化层 13-胶膜层 14-引物层 15-彩印层 16-护油层 17-接着层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的本技术的膜内印刷结构的组合示意图,本技术的膜内 印刷结构IO,是由外至内而分别由护膜层11、硬化层12、胶膜层13、引物层14、彩印层15、 护油层16及接着层17组合所成。其中, 所述护膜层ll,是膜内印刷结构10的最外层,为剥离层,例如是聚乙烯(PE)材质 的膜层,做为本技术的膜内印刷结构10的保护膜,以用以维持该结构的外层表面于热 压冲模前的洁净与无刮痕; 所述硬化层12,是膜内印刷结构10的第二层,是以硬化剂涂布于胶膜层13的上表 面(本实施例中的上、下表面是对应图中所示上下方向而言,其中的上表面是对应于膜 内印刷结构整体而言的外表面)而形成的膜层,以硬化被涂布的胶膜层13 ; 所述胶膜层(Film)13,为膜内印刷结构10的主体物,具透明状,例如是聚对苯二 甲酸乙二醇酯(PET)材质的膜层; 所述引物层(Primer) 14,为以架桥用的介质反应物或称引发物涂布于胶膜层13 的下表面而形成的层,以备多层次彩色印刷油墨能通过该引物层被稳定的套印于胶膜层13 的下表面上; 所述彩印层15,是以多重色彩油墨以平面的方式印刷于胶膜层13的下表面上(确 切地说,是印刷于胶膜层13下表面的引物层上)而形成的油墨层; 所述护油层16,是以耐高温油脂涂布于彩印层15的下表面上而形成的油脂层,以 备热压成型时能维持彩印层15的不失真与完整性; 所述接着层17,是以接着剂涂布于护油层16的下侧,以作为膜内印刷结构10的最 底层,以备经由第一次热压成型后,再置入模具座体内为塑料射出成型,以让胶膜层与塑料 基材能相互密合为一体物,最后经裁切,而完成商品的制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内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膜内印刷结构由外至内由护膜层、硬化层、胶膜层、引物层、彩印层、护油层及接着层组合而成,其中:  所述护膜层是膜内印刷结构的最外层,为剥离层;  所述硬化层是于胶膜层的外表面涂布硬化剂而形成的硬化剂层;  所述胶膜层是膜内印刷结构的主体物,具透明状;  所述引物层是于胶膜层的内表面涂布引发物而形成的引发物层;  所述彩印层是于胶膜层内表面的引物层内侧印刷多重色彩油墨而形成的油墨层;  所述护油层是于彩印层的内侧涂布耐高温油脂而形成的油脂层;  所述接着层是膜内印刷结构的最内层,为涂布接着剂而形成的接着剂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膜内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膜内印刷结构由外至内由护膜层、硬化层、胶膜层、引物层、彩印层、护油层及接着层组合而成,其中所述护膜层是膜内印刷结构的最外层,为剥离层;所述硬化层是于胶膜层的外表面涂布硬化剂而形成的硬化剂层;所述胶膜层是膜内印刷结构的主体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庚清
申请(专利权)人:林庚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