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维国专利>正文

动力调差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52945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调差差速器,其特征在于由两组普通差速器串联或并联,通过传动齿轮组及其轴的组合,实现两组普通差速器左右半轴的转动自由度互锁,使得一组普通差速器只对半轴输出同向等速转动,而转动速度差分量由另一组普通差速器锁定并控制,另一组普通差速器只对半轴输出反向等速转动,而等速转动分量由一组普通差速器锁定并控制,该动力调差差速器的具体结构是:包括有同速差速器、反速差速器、同速驱动蜗杆、反速驱动蜗杆、等速反向传动齿轮及传动轴布置在机壳内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精确实现了可控的等速转动分配和差速转动分配,适用于等速驱动同时随时调整转速差或相位差的机构,避免了单独两个驱动动力不能等值工作和差值难以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车辆用差速器
,尤其涉及一种动力调差差速器,可以有效控制 两个转轮的速度差,能实现完全等速和精确可控的转速差,继而实现平稳的直线运动和精 准的转向,特别应用于轮椅类转轮的驱动。
技术介绍
目前类似轮椅一类的双轮驱动兼转向的运动设备,一般采用双动力分别驱动两个 转轮,通过控制两个转轮的转速实现前后运动和转向,但是基于双动力系统的开环控制特 性,两个转轮不能很好的实现等速转动或精确转向,往往出现蛇形前进和转弯半径不稳定 的转向,轮椅类设备的运动控制性较差,本专利技术通过巧妙设计的调差差速器,可以有效控制 两个转轮的速度差,能实现完全等速和精确可控的转速差,继而实现平稳的直线运动和精 准的转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差速器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动力调差差速器,可以有 效控制两个转轮的速度差,能实现完全等速和精确可控的转速差,继而实现平稳的直线运 动和精准的转向。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动力调差差速器由两组普通差速 器串联或并联,通过传动齿轮组及其轴的组合,实现两组普通差速器左右半轴的转动自由 度互锁,使得一组普通差速器只对半轴输出同向等速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动力调差差速器,其特征在于由两组普通差速器串联或并联,通过传动齿轮组及其轴的组合,实现两组普通差速器左右半轴的转动自由度互锁,使得一组普通差速器只对半轴输出同向等速转动,而转动速度差分量由另一组普通差速器锁定并控制,另一组普通差速器只对半轴输出反向等速转动,而等速转动分量由一组普通差速器锁定并控制,该动力调差差速器的具体结构是包括有同速差速器、反速差速器、同速驱动蜗杆、反速驱动蜗杆、等速反向传动齿轮及传动轴布置在机壳内组成,且同速差速器与反速差速器对称设置,同速差速器(1)和反速差速器(2)同轴线对称布置在左右两侧,同速差速器行星架及蜗轮(5)由同速驱动蜗杆(3)驱动;反速差速器行星架及蜗轮(6)由反速驱动蜗杆(4)驱动;其中同速差速器左侧伞齿轮(9)和反速差速器右侧伞齿轮(10)由差速器通轴(11)联结在一起共轴,同速差速器右侧伞齿轮及其联动齿轮(21)和反速差速器左侧伞齿轮及其联动齿轮(22)通过轴承共轴线安装在差速器通轴(11)上;同速差速器联动齿轮(15)安装在同速差速器联动轴(17)上,同速差速器联动轴(17)直接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18)上;反速差速器联动齿轮(14)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国
申请(专利权)人:张维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