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管壳的车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49265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管壳的车制装置,主要包括轴(1)、左紧螺母(2)、左滑动锥(3)、张紧机构(17)、右紧螺母(5)和右滑动锥(6),所述的左紧螺母(2)、左滑动锥(3)、张紧机构(17)、右紧螺母(5)和右滑动锥(6)安装在轴(1)上;左紧螺母(2)顶压在左滑动锥(3)的一侧,左滑动锥(3)的另一侧顶压在张紧机构(17)的左侧上;右紧螺母(5)顶压在右滑动锥(6)的一侧,右滑动锥(6)的另一侧顶压在张紧机构(17)的右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定位好,不容易打滑,车制的陶瓷管壳的同轴度非常好,偏心的现象非常少,大大的提高了陶瓷管壳的车制合格率,减少了废品,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 及一种陶瓷管壳的车制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真空灭弧室用陶瓷壳管是将压制生坯管壳根据生坯管图纸车制成形,陶瓷管壳 在车制加工时要求产品必须同心。现有的陶瓷管壳车制夹具在装夹后定位不好,容易 产生打滑现象,导致车制出的产品不同心,出现偏心现象,造成产品报废,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陶瓷管壳的车制装置,使用该装 置能有效的减少陶瓷管壳在车制过程中出现的偏心现象,提高产品合格率,从而克服现 有技术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陶瓷管壳的车制装 置。主要包括轴、左紧螺母、左滑动锥、张紧机构、右紧螺母和右滑动锥,所述的左紧 螺母、左滑动锥、张紧机构、右紧螺母和右滑动锥安装在轴上;左紧螺母顶压在左滑动 锥的一侧,左滑动锥的另一侧顶压在张紧机构的左侧上;右紧螺母顶压在右滑动锥的一 侧,右滑动锥的另一侧顶压在张紧机构的右侧上。上述的陶瓷管壳的车制装置中,所述的张紧机构主要由张紧块和滑套构成,张 紧块由2块以上构成;滑套安装在轴上;张紧块用螺钉和橡皮筋固定在滑套上。前述的陶瓷管壳的车制装置中,准确的说,所述的张紧块是由2 10块构成, 每一块张紧块用螺钉和橡皮筋固定在滑套上;在张紧块上具有锥形面,其角度03为0° < α3<90° ;在左滑动锥上具有锥面,其角度^为0° < ^<90° ;在右滑动锥上 具有锥面,其角度02为0° < β2<90° ;左滑动锥和右滑动锥的锥面与张紧块的锥形 面相互配合。前述的陶瓷管壳的车制装置中,所述的张紧机构还可以是由左张紧机构和右张 紧机构构成,左紧螺母、左滑动锥、左张紧机构、右紧螺母、右滑动锥和右张紧机构安 装在轴上;左紧螺母顶压在左滑动锥的一侧,左滑动锥的另一侧顶压在左张紧机构的左 张紧块上;右紧螺母顶压在右滑动锥的一侧,右滑动锥的另一侧顶压在右张紧机构的右 张紧块上。前述的陶瓷管壳的车制装置中,所述的左张紧机构主要由左张紧块和左滑套构 成,左张紧块由2块以上构成;左滑套安装在轴上;左张紧块用螺钉和橡皮筋固定在左 滑套上。前述的陶瓷管壳的车制装置中,准确的说,所述的左张紧块是由2 10块构 成,每一块左张紧块用螺钉和橡皮筋固定在左滑套上;在左张紧块上具有锥形面,其角 度α i为0° < α i < 90° ;在左滑动锥上具有锥面,其角度β i为0° < β i < 90° ;左滑动锥的锥面与左张紧块的锥形面相互配合。前述的 陶瓷管壳的车制装置中,所述的右张紧机构主要由右张紧块和右滑套构 成,右张紧块由2块以上构成;右滑套安装在轴上;右张紧块用螺钉和橡皮筋固定在右 滑套上。前述的陶瓷管壳的车制装置中,准确的说,所述的右张紧块是由2 10块构 成,每一块右张紧块用螺钉和橡皮筋固定在右滑套上;在右张紧块上具有锥形面,其角 度%为0° < α2<90° ;在右滑动锥上具有锥面,其角度02为0° < β2<90° ; 右滑动锥的锥面与右张紧块的锥形面相互配合。前述的陶瓷管壳的车制装置中,还包括有中间定位锥;在中间定位锥上具有锥 面,其角度Y为0° < γ <9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车制装置采用的是芯 轴膨胀式结构,主要由轴、左紧螺母、左滑动锥、左张紧机构、右紧螺母、右滑动锥和 右张紧机构等部件组成,其将张紧机构的张紧块用螺钉和橡皮筋固定在滑套上。当给滑 动锥施加推力时,滑动锥通过锥面将力传递给张紧块,从而使张紧块涨开,支撑陶瓷管 壳内壁,张紧陶瓷管壳。本技术的张紧块是由多块构成并用螺钉和橡皮筋固定在滑 套上,整个张紧块能在圆周方向上均勻的涨开,装夹后定位好,不容易打滑,车制的陶 瓷管壳的同轴度非常好,偏心的现象非常少,大大的提高了陶瓷管壳的车制合格率,减 少了废品,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张紧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左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右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左张紧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右张紧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左滑动锥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右滑动锥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2是中间定位锥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当车制没有中间台阶的陶瓷管壳时,张紧块两端都采用滑动锥。如 图1所示,主要包括轴1、左紧螺母2、左滑动锥3、张紧机构17、右紧螺母5和右滑动锥 6;左紧螺母2、左滑动锥3、张紧机构17、右紧螺母5和右滑动锥6均安装在轴1上; 轴1由圆形钢材车制而成,是装配车制装置的基础部件。左紧螺母2顶压在左滑动锥3的一侧,左滑动锥3的另一侧顶压在张紧机构17左侧的张紧块18上;右紧螺母5顶压在 右滑动锥6的一侧,右滑动锥6的另一侧顶压在张紧机构17右侧的张紧块18上。张紧 机构17主要由张紧块18和滑套19构成(如图2所示),滑套19安装在轴1上;滑套19 主要用来固定张紧块18。张紧块18由塑料材料加工而成,本例中张紧块18是由6块构 成(也可以是由2块、3块、4块、5块、7块或8块等多块构成),每一块张紧块18用螺 钉11和橡皮筋12固定在滑套19上。张紧块18的圆周能均勻的向外涨大,支撑陶瓷管 壳内壁。在张紧块18上具有锥形面20 (如图3所示),其角度03为0° < Ci3 <90° ; 在左滑动锥3上具有锥面14(如图9所示),其角度^为0° <^<90° ;在右滑动 锥6上具有锥面14(如图10所示),其角度02为0° <β2<90° ;左滑动锥3和右滑 动锥6的锥面14与张紧块18的锥形面20 相互配合。左滑动锥3和右滑动锥6用来推动 张紧块18,使张紧块18涨大。工作原理当旋紧左紧螺母 2和右紧螺母5时,分别给左滑动锥3和右滑动锥6 施加推力,左滑动锥3和右滑动锥6分别通过锥面14将力传递给张紧机构17左侧和右侧 的张紧块18,从而使张紧块18的圆周均勻涨开,支撑陶瓷管壳内壁、张紧陶瓷管壳;当 松开左紧螺母2和右紧螺母5时,施加在左滑动锥3和右滑动锥6上的推力被卸掉,左滑 动锥3和右滑动锥6松开,张紧机构17的张紧块18在橡皮筋12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实施例2。当车制没有中间台阶的陶瓷管壳时,张紧块两端都采用滑动锥。如 图4所示,主要包括轴1、左紧螺母2、左滑动锥3、左张紧机构4和右紧螺母5、右滑动 锥6、右张紧机构7。左紧螺母2、左滑动锥3、左张紧机构4和右紧螺母5、右滑动锥 6、右张紧机构7均安装在轴1上。轴1由圆形钢材车制而成,是装配车制装置的基础部 件。左紧螺母2顶压在左滑动锥3的一侧,左滑动锥3的另一侧顶压在左张紧机构4的左 张紧块8上;右紧螺母5顶压在右滑动锥6的一侧,右滑动锥6的另一侧顶压在右张紧机 构7的右张紧块9上。左张紧机构4主要由左张紧块8和左滑套10构成,左滑套10装 在轴1上;左张紧块8用螺钉11和橡皮筋12固定在左滑套10上;左滑套10主要用来固 定左张紧块8。在左张紧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陶瓷管壳的车制装置,主要包括轴(1)、左紧螺母(2)、左滑动锥(3)、张紧机构(17)、右紧螺母(5)和右滑动锥(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紧螺母(2)、左滑动锥(3)、张紧机构(17)、右紧螺母(5)和右滑动锥(6)安装在轴(1)上;左紧螺母(2)顶压在左滑动锥(3)的一侧,左滑动锥(3)的另一侧顶压在张紧机构(17)的左侧上;右紧螺母(5)顶压在右滑动锥(6)的一侧,右滑动锥(6)的另一侧顶压在张紧机构(17)的右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管壳的车制装置,主要包括轴(1)、左紧螺母(2)、左滑动锥(3)、张紧 机构(17)、右紧螺母(5)和右滑动锥(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紧螺母(2)、左滑动锥(3)、张紧机构(17)、右紧螺母(5)和右滑动锥(6)安装在轴(1)上;左紧螺母(2)顶压 在左滑动锥(3)的一侧,左滑动锥(3)的另一侧顶压在张紧机构(17)的左侧上;右紧螺 母(5)顶压在右滑动锥(6)的一侧,右滑动锥(6)的另一侧顶压在张紧机构(17)的右侧 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管壳的车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紧机构(17) 主要由张紧块(18)和滑套(19)构成,张紧块(18)由2块以上构成;滑套(19)安装在轴 (1)上;张紧块(18)用螺钉(11)和橡皮筋(12)固定在滑套(19)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管壳的车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紧块(18)由 2 10块构成,每一块张紧块(18)用螺钉(11)和橡皮筋(12)固定在滑套(19)上;在 张紧块(18)上具有锥形面(20),其角度α 3为0° < α 3 < 90° ;在左滑动锥(3)上具 有锥面(14),其角度β工为0° < β工< 90° ;在右滑动锥(6)上具有锥面(14),其角度 β2为0° < β2 < 90° ;左滑动锥(3)和右滑动锥(6)的锥面(14)与张紧块(18)的锥 形面(20)相互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管壳的车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紧机构(17) 由左张紧机构(4)和右张紧机构(7)构成,左紧螺母(2)、左滑动锥(3)、左张紧机构(4)、右紧螺母(5)、右滑动锥(6)和右张紧机构(7)安装在轴(1)上;左紧螺母(2)顶 压在左滑动锥(3)的一侧,左滑动锥(3)的另一侧顶压在左张紧机构(4)的左张紧块(8) 上;右紧螺母(5)顶压在右滑动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润江杨永洪勾定江傅凤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宇光电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