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有关一种手机壳体,尤其是可隔离电磁波的手机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具防电磁波效果之手机套结构」,如TW专利申请案第095203890号,一种具 防电磁波效果的手机套结构,包含 —手机套,为皮料或布料材质; —纺织品,包含有交织的金属线,以车缝或贴附方式与该手机套结合; 通过前述构件的组合,构成一具防电磁波效果的手机套结构,通过纺织品所交织的金属线,使随身携带的手机套达到隔离电磁波的效果。 其上述所述的「具防电磁波效果之手机套结构」,该手机套主要通过与交织有金 属线的纺织品相互车缝或贴附方式结合来达到隔离电磁波的效果,虽其纺织品可有效隔离 电磁波,但由于其纺织品系车缝或贴附方式结合于手机套,其纺织品无法完整地车缝或贴 附于手机套整体,故当手机置入该手机套内并发出电磁波时,电磁波无法完全被隔离,且于 通话中时,该手机必须取出手机套外,对此,隔离电磁波的效果仅限于手机置于该手机套内 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隔离电磁波的手机壳体结构,以克服上述传统 结构的缺陷,使其无论于通话或待机中皆可达到隔离电磁波的功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隔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隔离电磁波的手机壳体结构,至少由手机本体与竹碳层所构成;手机本体上设有一用以保护手机本体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手机本体的外壳上设有一竹碳层; 该竹碳层由纳米化竹碳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可隔离电磁波的手机壳体结构,至少由手机本体与竹碳层所构成;手机本体上设有一用以保护手机本体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手机本体的外壳上设有一竹碳层;该竹碳层由纳米化竹碳构成。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隔离电磁波的手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竹碳层固设在 手机本体外壳内壁上。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隔离电磁波的手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手机本体的外壳 外部套置一依手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