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用阶梯式内壁浸入式水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37067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铸用阶梯式内壁浸入式水口,包括浸入式水口本体、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浸入式水口的入水口的内壁呈阶梯状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连铸用阶梯式内壁浸入式水口能更好的控制钢水在水口中的流动,降低边界不稳定层流的厚度,使得连铸中氩气气泡在钢水中分布更均匀,减少固体杂质生成物的沉积,提高钢水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铸用阶梯式内壁浸入式水口
技术介绍
连铸是现代钢铁冶金的重要生产工序,浸入式水口的作用是将金属溶液从中间包 引入到结晶器中。浸入式水口是钢厂连铸用设备必不可少的部件,它除了具有引导钢流外, 更主要的是控制和改善钢流在结晶器内的流动状态,并保持结晶器内液面的稳定。如图1 所示,为常规的通用浸入式水口,其浸入式水口本体1的内壁都是直通型的,钢水从入水口 11进入,通过直通型的通道从出水口 12流出,入水口 11和出水口 12为垂直设置。由于普 通的浸入式水口直通型的内壁,使得钢水在进入时有偏流的生成,容易沉积固体杂质生成 物。钢流的不稳定状态必然影响钢水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连铸用阶梯式内壁浸入式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连铸用阶梯式内壁浸入式水口,包括浸入式水口本体、相互垂直设置的入水 口和出水口,其中所述浸入式水口的入水口内壁呈阶梯状设置。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连铸用阶梯式内壁浸入式水口,其中所述阶梯状是由至少 两个倒置梯形连接而成,所述倒置梯形的下口与第二个倒置梯形的上口相连。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连铸用阶梯式内壁浸入式水口,其中所述上口直径大于下口直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连铸用阶梯式内壁浸入式水口能更好的控制钢水 在水口中的流动,降低边界不稳定层流的厚度,使得连铸中氩气气泡在钢水中分布更均勻, 减少固体杂质生成物的沉积,提高钢水的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1 现有技术中的普通浸入式水口剖面示意图。图2 本专利技术连铸用阶梯式内壁浸入式水口剖面示意图。其中1 浸入式水口本体 11 入水口12 出水口2 内壁21 上口22 下口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连铸用阶梯式内壁浸入式水口,如图2所示,包括浸入式水口3本体1、入水口 11和出水口 12,其中所述浸入式水口的入水口 11的内壁2呈阶梯状设置。 阶梯状是由至少二个倒梯形状连接形成,所述内壁2的上口 21直径大于下口 22直径,每个 梯形的下口 22与下个梯形的上口 21相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连铸用阶梯式内壁浸入式水口能更好的控 制钢水在水口中的流动,降低边界不稳定层流的厚度,使得连铸中氩气气泡在钢水中分布 更均勻,减少固体杂质生成物的沉积,提高钢水的质量。本专利技术尚有多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 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用阶梯式内壁浸入式水口,包括浸入式水口本体(1)、相互垂直设置的入水口(11)和出水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入式水口的入水口(11)的内壁(2)呈阶梯状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连铸用阶梯式内壁浸入式水口,包括浸入式水口本体(1)、相互垂直设置的入水口(11)和出水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入式水口的入水口(11)的内壁(2)呈阶梯状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用阶梯式内壁浸入式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姆斯欧文斯通吴宽张习熠姜丹锋
申请(专利权)人:维苏威高级陶瓷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