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垫、儿童用座椅装置以及两轮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36707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缓冲垫、儿童用座椅装置以及两轮车。该缓冲垫能够以低成本提高在与儿童的身体接触时的冲击吸收性和质感。缓冲垫(40)包括:底板(44),其安装在头部防护装置(22)的翼部(22B)的前表面部(23A)上;缓冲垫表皮构件(46),其由橡胶制成,且覆盖底板。缓冲垫表皮构件具有在凸曲面状的表面部(46A)的周缘向内侧折返的折返部(46B),折返部与底板的背面部(44B)的周缘抵接。在将折返部夹持在底板的背面部与头部防护装置的翼部之间的状态下,利用螺栓(70)和螺母(48)将底板固定在头部防护装置的翼部上。由此,在缓冲垫表皮构件的表面部与底板的前表面部(44A)之间形成在内部封入有空气的密闭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垫(cushion)、具有该缓冲垫的儿童用座椅装置以及两轮车。
技术介绍
以往,在安装于自行车等上的儿童用座椅装置中,公知一种座椅装置主体具有缓 冲垫的儿童用座椅装置。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头枕(headrest),该头枕包括形成为凹凸状的硬 质板构件、和以填补该硬质板构件的内表面侧的凹部的方式设置在硬质板构件的内表面上 的软质构件。通过连续形成多个朝向硬质板构件的内表面侧呈凸状的拱形部,将该硬质板 构件形成为凹凸状,从而能够利用多层拱形部的弹性变形缓和以及吸收因自行车翻倒等产 生的冲击。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125991号公报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构成缓冲垫的硬质板构件和软质构件一体地成形在 头枕上,因此增加制造成本,并且该头枕在与儿童的头部接触时的冲击吸收性方面有改善 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提高与儿童的 身体接触时的冲击吸收性的缓冲垫、儿童用座椅装置以及两轮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缓冲垫包括底板,其安装在可供 儿童落座的座椅装置主体上;缓冲垫表皮构件,其具有挠性,该缓冲垫表皮构件覆盖上述 底板的前表面部、且在缘部具有与上述底板的背面部抵接的折返部,在该缓冲垫表皮构件 与上述底板的前表面部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固定部件,在将上述折返部夹持在上述座椅 装置主体与上述底板之间的状态下,利用该固定部件将上述底板固定在上述座椅装置主体 上。采用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缓冲垫表皮构件覆盖底板的前表面部,并且缓冲 垫表皮构件的缘部的折返部与底板的背面部抵接,从而在缓冲垫表皮构件与底板的前表面 部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在将缓冲垫表皮构件的折返部夹持在座椅装置主体与底板之间的 状态下,利用固定部件将底板固定在座椅装置主体上。利用被封入在缓冲垫表皮构件与底 板的前表面部之间的密闭空间内的空气付与缓冲垫表皮构件以适度的弹性,从而在儿童的 身体与该缓冲垫接触时,缓冲垫表皮构件能够沿靠近或离开底板的前表面部的方向进行弹 性变形。因此,能够以低成本提高与儿童的身体接触时的缓冲垫的冲击吸收性。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在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缓冲垫的基础上,该缓冲垫在上 述底板的背面部具有与上述折返部咬合的爪部。采用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在底板的背面部设置爪部,从而当在将缓冲垫表 皮构件的折返部夹持在座椅装置主体与底板之间的状态下将底板固定在座椅装置主体上时,底板的爪部与缓冲垫表皮构件的折返部咬合。由此,能够将缓冲垫表皮构件与底板的前 表面部之间的封入有空气的空间密闭起来,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缓冲垫的冲击吸收性。第3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在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缓冲垫的基础上,该缓冲垫在上 述折返部具有与上述底板的背面部紧密接触的突起。采用第3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在缓冲垫表皮构件的折返部设置突起,从而当在 将缓冲垫表皮构件的折返部夹持在座椅装置主体与底板之间的状态下将底板固定在座椅 装置主体上时,折返部的突起与底板的背面部紧密接触。由此,能够将缓冲垫表皮构件与底 板的前表面部之间的封入有空气的空间密闭起来,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缓冲垫的冲击吸收 性。第4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在第1 3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垫的基础上, 上述折返部形成在上述缓冲垫表皮构件的周缘且与上述底板的背面部的周缘抵接,从而在 上述缓冲垫表皮构件与上述底板的前表面部之间形成密闭空间。采用第4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形成在缓冲垫表皮构件的周缘的折返部与底板的 周缘抵接,从而在缓冲垫表皮构件与底板的前表面部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因此,能够利用被 封入在密闭空间内的空气进一步提高缓冲垫的冲击吸收性。第5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在第1 4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垫的基础上, 在上述缓冲垫表皮构件与上述底板的前表面部之间的空间内封入有海绵构件。采用第5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在缓冲垫表皮构件与底板的前表面部之间的空间 内封入有海绵构件,从而即使被封入在缓冲垫表皮构件与底板的前表面部之间的空间内的 空气泄露到外部,也能利用海绵构件保持缓冲垫表皮构件的弹性。第6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在第1 5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垫的基础上, 上述固定部件包括螺母,其固定在上述底板上;螺栓,其插入在形成于上述座椅装置主体 的通孔中且与上述螺母螺纹接合。采用第6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将螺栓插入在形成于座椅装置主体的通孔中,使 该螺栓与固定在底板中的螺母螺纹接合,从而能够将被缓冲垫表皮构件覆盖的底板牢固地 固定在座椅装置主体上。第7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在第1 6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垫的基础上, 该缓冲垫在上述底板的背面部设有止转构件,该止转构件与形成在上述座椅装置主体上的 被卡合部卡合而限制上述底板的旋转。采用第7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设置在底板的背面部的止转构件与形成在座椅装 置主体上的被卡合部卡合,从而能够限制被安装在座椅装置主体上的底板的旋转。第8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的儿童用座椅装置在座椅装置主体上安装有第1 7技 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垫。采用第8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在座椅装置主体上安装有第1 7技术方案中任 一项所述的缓冲垫,从而能够利用被封入在缓冲垫表皮构件与底板的前表面部之间的密闭 空间内的空气付与缓冲垫表皮构件以适度的弹性。因此,能够以低成本提高与儿童的身体 接触时的缓冲垫的冲击吸收性。第9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的儿童用座椅装置在头部防护装置(head guard)的至 少两侧部安装有第1 7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垫,该头部防护装置用于对落座在座部上的儿童的头部进行保护。采用第9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在用于对落座在座部上的儿童的头部进行保护的 头部防护装置的至少两侧部安装有第1 7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垫,从而能够利 用被封入在缓冲垫表皮构件与底板的前表面部之间的密闭空间内的空气付与缓冲垫表皮 构件以适度的弹性。因此,能够以低成本提高与儿童的头部接触时的缓冲垫的冲击吸收性。第10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的两轮车在两轮车主体上安装有第8或第9技术方案 所述的儿童用座椅装置。采用第10技术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在两轮车主体上安装有第8或第9技术方案所述 的儿童用座椅装置,从而能够以低成本提高与儿童的身体接触时的缓冲垫的冲击吸收性。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以低成本提高与儿童的身体接触时的缓冲垫的冲击吸收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具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垫的儿童用座椅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具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垫的儿童用座椅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缓冲垫所周的缓冲垫表皮构件的立体图。图4是自底板的背面部观察将缓冲垫表皮构件嵌入底板后的状态时的立体图。图5是缓冲垫表皮构件、底板和海绵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表示将缓冲垫表皮构件嵌入底板的过程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儿童用座椅装置所用的头部防护装置的前表面侧的安装部的局部结 构图。图8是表示儿童用座椅装置所用的头部防护装置的背面部的局部结构图。图9是表示将嵌入有缓冲垫表皮构件的底板安装在头部防护装置的前表面侧的 安装部上的过程的结构图。图10是表示将嵌入有缓冲垫表皮构件的底板安装在头部防护装置上的状态的剖 视图。图11是放大表示缓冲垫表皮构件的折返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冲垫,其包括:底板,其安装在可供儿童落座的座椅装置主体上;缓冲垫表皮构件,其具有挠性,该缓冲垫表皮构件覆盖上述底板的前表面部,且在缘部具有与上述底板的背面部抵接的折返部,在该缓冲垫表皮构件与上述底板的前表面部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固定部件,在将上述折返部夹持在上述座椅装置主体与上述底板之间的状态下,利用该固定部件将上述底板固定在上述座椅装置主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9-10-16 2009-2396171.一种缓冲垫,其包括底板,其安装在可供儿童落座的座椅装置主体上;缓冲垫表皮构件,其具有挠性,该缓冲垫表皮构件覆盖上述底板的前表面部,且在缘部 具有与上述底板的背面部抵接的折返部,在该缓冲垫表皮构件与上述底板的前表面部之间 形成封闭的空间;固定部件,在将上述折返部夹持在上述座椅装置主体与上述底板之间的状态下,利用 该固定部件将上述底板固定在上述座椅装置主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垫,其中,在上述底板的背面部具有与上述折返部咬合的爪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垫,其中,该缓冲垫在上述折返部具有与上述底板的背面部紧密接触的突起。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垫,其中,上述折返部形成在上述缓冲垫表皮构件的周缘且与上述底板的背面部的周缘抵接,在 上述缓冲垫表皮构件与上述底板的前表面部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春日伸敏中森和崇玉田健市关光新井昭次高井谦一许国忠陈崇铭
申请(专利权)人:普利司通自行车株式会社瑞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