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克服大凸模自重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06200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克服大凸模自重的结构,包括螺钉、上顶头、下顶头和凸模,所述螺钉穿过上顶头、下顶头连接凸模,其中所述上顶头与下顶头之间设有抽板,且所述螺钉通过限位套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使凸模在生产过程实现冲与不冲;而且可以在凸模不冲制时,防止由于凸模自重及运动惯性造成对条料压痕的产生,提高模具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克服大凸模自重的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机铁芯硬质合金高速冲压行业,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成本,通常采用一 副模具中设计有多个转子中心孔凸模、转子台阶孔凸模和定子外形凸模。该行业对模具的 稳定性要求非常高,不允许由于凸模自重及高速生产过程凸模的运动惯性影响产品外观及 性能。目前采用方式有(l)拆卸凸模(2)安装弹簧等。在目前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工作 效率前提下,拆卸凸模工作量非常大,需将模具从冲床上拆下来实现,很浪费时间。用弹簧 来克服凸模自重较为方便,但弹簧寿命短,对模具的稳定性降低很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提供一种克服大凸模自重的结构,不仅能达到模具的使 用方便性,而且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及模具的稳定性。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种克服大凸模自重的结构,包括螺钉、上顶头、下顶头和凸模,所述螺钉穿过上 顶头、下顶头连接凸模,其中所述上顶头与下顶头之间设有抽板,且所述螺钉通过限位套固定。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使凸模在生产过程实现冲与不冲;而且可以在凸模 不冲制时,防止由于凸模自重及运动惯性造成对条料压痕的产生,提高模具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克服大凸模自重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克服大凸模自重的结构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克服大凸模自重的结构临界状态的结构示意 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克服大凸模自重的结构非工作状态的结构示 意图。图中 1、螺钉;2、上顶头;3、下顶头;4、凸模;5、抽板;6、限位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克服大凸模自重的结构,包括螺钉1、上 顶头2、下顶头3和凸模4,所述螺钉1穿过上顶头2、下顶头3连接凸模4,其中所述上顶头 2与下顶头3之间设有抽板5,且所述螺钉1通过限位套6固定,从而实现凸模4与条料不接触。 在具体使用时,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克服大凸模自重的结构有三种状态工作 状态、临界状态和非工作状态。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克服大凸模自 重的结构的工作状态,通过抽板5向左运动,下顶头3将往抽板5凹槽内移动,同时上顶头2 将往抽板5凹槽外移动,由螺钉1、上顶头2、下顶头3连接的凸模4将随顶头发生位移,达 到图3所示的临界状态;抽板5继续向左运动,到达图4所示的非工作状态,此时上顶头2 运动到抽板5上方,由螺钉1、上顶头2、下顶头3连接的凸模4将达到的非工作状态,即凸 模4与凹模有1. 5mm左右间隙,此机构的目的,提高模具的稳定性及工作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克服大凸模自重的结构,包括螺钉(1)、上顶头(2)、下顶头(3)和凸模(4),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1)穿过上顶头(2)、下顶头(3)连接凸模(4),其中所述上顶头(2)与下顶头(3)之间设有抽板(5),且所述螺钉(1)通过限位套(6)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克服大凸模自重的结构,包括螺钉(1)、上顶头(2)、下顶头(3)和凸模(4),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1)穿过上顶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震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震裕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