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明强专利>正文

钢基复合铜合金双金属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91703 阅读:3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基复合铜合金双金属齿轮,机械阀门部件领域,包括轴向加工有安装通孔的钢基齿轮内圈,以及钢基齿轮内圈外的铜合金齿轮外圈,本技术要点在于钢基齿轮内圈上径向加工有至少1个以上的导流通孔,导流通孔内填充铜合金,且该铜合金与铜合金齿轮外圈为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是通过模具采用离心的方式,将熔融的铜合金从钢基齿轮内圈的导流通孔离心到钢基齿轮内圈外部,冷却后形成铜合金齿轮外圈,使两者复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生产,两种不同金属复合牢固性好,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阀门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钢基复合铜合金双金属齿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蜗轮减速机中一些重要齿轮传动中的齿轮,为了提高使用寿命,延长设备 的维护周期,常用贵重的减磨材料一铜合金来制造。对于尺寸较小的齿轮,一般采用整体浇 铸,;而对于尺寸较大齿轮,则多采用齿圈螺栓联接,或齿圈拼铸式加工方式来制造,这两种 加工结构的齿轮为了保证使用强度,就必须要加厚铜合金齿圈的尺寸,而且螺栓联接需要 极高的安装配合精度要求,拼铸式也存在了容易存在沙眼等铸造缺陷,造成强度的人为降 低,使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及企业的使用成本,为此相关技术人 员对于这两种结构形式进行了改进,采用熔融铜合金压力浇铸的方式,生产了一种通过两 种金属结合部通过熔融金属分子链渗透层复合为一体的新结构,该结构很好的解决了前述 结构形式存在的不足,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发现该结构的齿轮使用寿命仍难以满足特 殊设计要求的需求,而且生产工艺复杂,难以大批量的量产,为此,对现有技术产品结构进 一步进行改进,以使两种不同材质金属能够牢固的结合为一体,且便于制造,使用寿命长的 钢基复合铜合金双金属齿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 于制造生产,两种不同金属复合牢固性好,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钢基复合铜合金双金属齿 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即一种钢基复合铜合金双金属齿轮,包括轴向加工有安装通孔的钢基齿轮内圈, 以及钢基齿轮内圈外的铜合金齿轮外圈,本技术要点在于钢基齿轮内圈上径向加工有至少 1个以上的导流通孔,导流通孔内填充铜合金,且该铜合金与铜合金齿轮外圈为一体式结 构。为了使两种不同材质的金属更好的复合为一个整体,钢基齿轮内圈上径向加工有 至少2 50个导流通孔;钢基齿轮内圈上径向加工的导流通孔沿轴向排列1组以上。为便于钢基齿轮内圈上导流通孔的加工,导流通孔在钢基齿轮内圈上等分圆分 布,导流通孔的孔径可为2 50毫米。根据工件尺寸的不同,所述铜合金层的厚度在2 100毫米。此外,为了进一步降低工件的加工成本,钢基齿轮内圈上也沿圆周加工有与铜合 金齿轮外圈上的齿相匹配的钢基内齿。本技术在对现有技术进行上述改进后,由于本结构是通过模具采用离心的方 式,将熔融的铜合金从钢基齿轮内圈的导流通孔离心到钢基齿轮内圈外部,冷却后形成铜 合金齿轮外圈,导流通孔内留滞的铜合金也就与铜合金齿轮外圈成为一体式结构,导流通3孔内留滞的铜合金构成嵌入到钢基齿轮内圈的定位销作用,使两者复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整 体,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生产,两种不同金属复合牢固性好,使用寿命 长,成本低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实施例1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 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 本技术实施例2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铜合金齿轮外圈;2钢基齿轮内圈;3导流通孔;4铜合金;5内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钢基复合铜合金双金属齿轮,包括轴向加工有安装通孔的钢基齿 轮内圈2,以及钢基齿轮内圈2外的铜合金齿轮外圈1,本技术要点在于钢基齿轮内圈2上 等分圆径向加工有至少1个以上的导流通孔3,导流通孔3内填充铜合金4,且该铜合金4 与铜合金齿轮外圈1为一体式结构。为了使两种不同材质的金属更好的复合为一个整体,钢基齿轮内圈2上等分圆径 向加工有至少2 50个导流通孔3 ;钢基齿轮内圈2上等分圆径向加工的导流通孔3沿轴 向排列1组以上。为便于钢基齿轮内圈2上导流通孔3的加工,导流通孔3在钢基齿轮内圈2上等 分圆分布,导流通孔3的孔径可为2 50毫米。根据工件尺寸的不同,所述铜合金层的厚度在2 100毫米。此外,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降低工件的加工成本,钢基齿轮内圈2上也沿圆周 加工有与铜合金齿轮外圈1上的齿相匹配的钢基内齿5。本技术在加工如图3所述带钢基内齿5的齿轮时,需要先进行进刀定位,然后 再按照常规的加工方式加工即可。本齿轮的结构形式也可用于蜗轮的加工,其加工生产方式与本技术相同。本技术在对现有技术进行上述改进后,由于本结构是通过模具采用离心的方 式,将熔融的铜合金从钢基齿轮内圈2的导流通孔3离心到钢基齿轮内圈2外部,冷却后形 成铜合金齿轮外圈1,导流通孔3内留滞的铜合金4也就与铜合金齿轮外圈1成为一体式结 构,导流通孔3内留滞的铜合金构成嵌入到钢基齿轮内圈2的定位销作用,使两者复合成为 一个完整的整体,铜合金齿轮外圈1可以加工的很薄,而不影响其使用强度,因此本实用新 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生产,两种不同金属复合牢固性好,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钢基复合铜合金双金属齿轮,包括轴向加工有安装通孔的钢基齿轮内圈,以及 钢基齿轮内圈外的铜合金齿轮外圈,其特征在于钢基齿轮内圈上径向加工有至少1个以上 的导流通孔,导流通孔内填充铜合金,且该铜合金与铜合金齿轮外圈为一体式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基复合铜合金双金属齿轮,其特征在于钢基齿轮内圈上径 向加工有至少2 50个导流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基复合铜合金双金属齿轮,其特征在于钢基齿轮内圈上径 向加工的导流通孔沿轴向排列1组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基复合铜合金双金属齿轮,其特征在于导流通孔在钢基齿 轮内圈上等分圆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基复合铜合金双金属齿轮,其特征在于导流通孔的孔径为 2 50毫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基复合铜合金双金属齿轮,其特征在于铜合金层的厚度在 2 100毫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基复合铜合金双金属齿轮,其特征在于钢基齿轮内圈上也 沿圆周加工有与铜合金齿轮外圈上的齿相匹配的钢基内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钢基复合铜合金双金属齿轮,机械阀门部件领域,包括轴向加工有安装通孔的钢基齿轮内圈,以及钢基齿轮内圈外的铜合金齿轮外圈,本技术要点在于钢基齿轮内圈上径向加工有至少1个以上的导流通孔,导流通孔内填充铜合金,且该铜合金与铜合金齿轮外圈为一体式结构。本技术由于是通过模具采用离心的方式,将熔融的铜合金从钢基齿轮内圈的导流通孔离心到钢基齿轮内圈外部,冷却后形成铜合金齿轮外圈,使两者复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生产,两种不同金属复合牢固性好,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优点。文档编号F16H55/17GK201787029SQ201020503189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5日专利技术者刘明强, 刘芳 申请人:刘明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基复合铜合金双金属齿轮,包括轴向加工有安装通孔的钢基齿轮内圈,以及钢基齿轮内圈外的铜合金齿轮外圈,其特征在于钢基齿轮内圈上径向加工有至少1个以上的导流通孔,导流通孔内填充铜合金,且该铜合金与铜合金齿轮外圈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强刘芳
申请(专利权)人:刘明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