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91370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以及上盖,其中导电端子安装于绝缘本体的容置槽中,导电端子具有一第一夹臂与一第二夹臂。上盖安装于绝缘本体上,其中上盖设有一可推挤撑开该些夹臂的干涉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不需要焊接就可以固定挟持灯管电极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面板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信息、通讯、消费性产品之中。然而,由于液晶 显示面板中液晶本身不具发光特性。因此,为达到显示效果,需给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一面光 源装置。在现有技术中,具有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面板是众所周知的事,其功能在于向液晶 显示器面板提供辉度充份且分布均匀的面光源。 —般背光模块的设计,在背板的一侧间隔设置数条灯管,灯管的两端分别固定于 一连接器上,而连接器则设置于背板上。由于灯管结构较为脆弱,所以灯管一般都必须通过 连接器的辅助才能装配固定于背光模块上,现有的灯管连接器由一具有开口的绝缘本体以 及设置于开口内的一对可挠性的导电弹片所组成,且在灯管两端先套设一金属壳套,再将 金属壳套挤压而插入导电弹片之间的缝隙,利用导电弹片的弹性回复力来挟持金属壳套, 并且,在上述金属壳套的一端与灯管的电极之间,一般还会利用焊接加工的方式在金属壳 套与灯管电极之间形成固定接合,以防止金属壳套与灯管电极之间发生电性接触不良。 然而,此种连接器的结构缺点在于必需要在灯管两端套上金属壳套,且要利用焊 接方式使金属壳套与灯管电极之间形成固定接合,如此制程不但使得生产的时间与成本增 加,而且生产良率亦会同时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利用在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上设有可 固定挟持灯管电极的二夹臂,配合上盖的干涉部的牵引设计,使得灯管不需要再经过套设 金属壳套与焊接加工就可以达到与连接器稳定的电性连接状态,从而提高生产合格率,降 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包括 —绝缘本体,其中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容置槽; —导电端子,安装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槽中,其中该导电端子具有一第一夹臂 与一第二夹臂;以及 —上盖,安装于该绝缘本体上,其中该上盖设有一可推挤撑开该些夹臂的干涉部。 该干涉部为呈前后相对设置的一第一突起部与一第二突起部,该第一夹臂设有一 可与该第一突起部干涉的第一凸出部,该第二夹臂设有一可与该第二突起部干涉的第二凸 出部。 该上盖设有一沟槽,该沟槽的尺寸形状大于该灯管的电极的尺寸形状,该干涉部 为设于该沟槽两侧且呈前后相对的一第一突起部与一第二突起部,该第一夹臂设有一可 与该第一突起部干涉的第一凸出部,该第二夹臂设有一可与该第二突起部干涉的第二凸出部。 该些夹臂之间形成一可容置夹持该灯管的电极的孔洞。 该些夹臂之间部份交叉重叠且呈前后相对交错设置以形成该孔洞。 该上盖与该绝缘本体之间设有一滑动机构。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包括 —绝缘本体,其中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容置槽; —导电端子,安装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槽中,其中该导电端子具有一第一夹臂与一第二夹臂,该些夹臂之间形成一可容置夹持该灯管的电极的孔洞;以及 —上盖,可移动地组装于该绝缘本体上,其中该上盖设有一可推挤撑开该些夹臂的干涉部,当该上盖移动至可供该灯管的电极组装的开启位置时,该干涉部干涉于该些夹臂以使该些夹臂之间的该孔洞打开,当该上盖移动至不可供该灯管的电极组装的关闭位置时,该干涉部不干涉于该些夹臂以使该些夹臂之间的该孔洞封闭。 该些夹臂之间部份交叉重叠且呈前后相对交错设置以形成该孔洞。 该干涉部为呈前后相对设置的一第一突起部与一第二突起部,该第一夹臂设有一可与该第一突起部干涉的第一凸出部,该第二夹臂设有一可与该第二突起部干涉的第二凸出部。 该上盖设有一沟槽,该沟槽的尺寸形状大于该灯管的电极的尺寸形状,该干涉部 为设于该沟槽两侧且呈前后相对的一第一突起部与一第二突起部,该第一夹臂设有一可 与该第一突起部干涉的第一凸出部,该第二夹臂设有一可与该第二突起部干涉的第二凸出 部。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连接器其利用在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上设有可固定挟持灯管电极的二夹臂,配合上盖的干涉部的牵引设计,使得固定挟持电极的二夹臂可呈现自由开启与闭合,借以达到稳定固持灯管及其电极的目的,如此使得灯管不需要再经过套设金属壳套与焊接加工就可以达到与连接器稳定的电性连接状态,以解决现有的焊接加工在制作过程所产生的生产良率下降与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另外,本技术的二夹臂在组装灯管电极时可以从闭合状态先转变为张开状态,之后再转变为闭合状态,如此可使得电极在组装于二夹臂之间的孔洞时不会产生电极歪斜或偏移等问题。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器尚未组合灯管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器的前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连接器与灯管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导电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导电端子的前视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的上盖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技术的 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8,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1,其用以对于配置于一底板3正 面侧的一灯管7,供给来自配置于该底板3背面侧的电源的电力,其中灯管7可包含冷阴极 管(CCFL)、热阴极管(HCFL)或具有一电极的灯管,在本实施例中,灯管7以冷阴极管加以 说明,且灯管7的两端分别设有电极70,底板3背面侧的电源的电力以一电路板(未绘示) 来提供 连接器1具有一绝缘本体12、一导电端子14及一上盖16,其中绝缘本体12包含 一容置槽120、二滑槽124及二弹片128,容置槽120位于绝缘本体12的顶端的中间部,二 滑槽124分设于绝缘本体12的顶端的两侧部,且在绝缘本体12的容置槽120的开口处更 设有一沟槽122,此沟槽122定位灯管7的位置与方向,以防止灯管7产生左右偏移的状况。 此外,在绝缘本体12外侧还设有滑轨部126,以利后续安装上盖16之用。值得一提的是,此 滑轨部126设置于靠近绝缘本体12外侧的中间部位,会使得连接器1的重心较接近于几何 中心,且上盖16的壳体也必须从绝缘本体12的顶端延伸至中间部,如此可利用上盖16的 延伸壳体来推动上盖16,达到方便操作的目的。 导电端子14安装于绝缘本体12的容置槽120中,其中导电端子14具有一本体 142、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144、第二夹臂145以及二接脚146,该些夹臂144U45连接于本 体142,接脚146连接于本体142且位于该些夹臂144、 145的下方,该些夹臂144、 145用以 挟持灯管7,并且与电极70接触以形成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端子14的本体142、 该些夹臂144、 145及接脚146为一体成形的弹片结构。当要将连接器1安装于底板3上时, 将绝缘本体12通过底板3上的开口 30,并使二弹片128卡合于底板3背面侧,如此便完成 初步将连接器1安装于底板3上的步骤,此时滑轨部126位于底板3正面侧的上方,且邻近 于底板3,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其用以对于配置于一底板正面侧的一灯管,供给来自配置于该底板背面侧的电源的电力,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中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容置槽;一导电端子,安装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槽中,其中该导电端子具有一第一夹臂与一第二夹臂;以及一上盖,安装于该绝缘本体上,其中该上盖设有一可推挤撑开该些夹臂的干涉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旺昆韦冠仰林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