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及其组装灯管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052412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以及上盖,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容置槽,导电端子安装于绝缘本体的容置槽中,上盖安装于绝缘本体的外侧上,其中上盖的一部份卡合于绝缘本体外侧以及底板之间所形成的空隙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亦揭露了一种利用此连接器组装灯管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可以稳定固持于背光模块的底板上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面板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信息、通讯以及消费性产品中。然而,由于液晶 显示面板中液晶本身不具发光特性。因此,为达到显示效果,需给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一面光 源装置。在现有技术中,具有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面板是众所周知的事,其功能在于向液晶 显示器面板提供辉度充份且分布均勻的面光源。一般背光模块的设计,在底板的一侧间隔设置数条灯管,灯管的两端分别固定于 一连接器上,而连接器则设置于底板上。由于灯管结构较为脆弱,所以灯管一般都必须通过 连接器的辅助才能装配固定于背光模块上,现有的灯管连接器由一具有开口的绝缘本体以 及设置于开口内的一对可挠性的导电弹片所组成,且在灯管两端先套设一金属壳套,再将 金属壳套挤压而插入导电弹片之间的缝隙,利用导电弹片的弹性回复力来挟持金属壳套, 并且,在上述金属壳套的一端与灯管的电极之间,一般还会利用焊接加工的方式在金属壳 套与灯管电极的间形成固定接合,以防止金属壳套与灯管电极之间发生电性接触不良。然而,此种连接器主要是利用导电弹片的弹性回复力来挟持金属壳套,所以当二 导电弹片之间的间距过大或是导电弹片的弹性变形过大时,容易造成弹性回复力大幅下 降,导致灯管及其金属壳套容易从二导电弹片之间脱离掉落,如此不但使得背光模块生产 的时间与成本增加,而且生产良率亦会同时降低。此外,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安装于底板时, 依靠绝缘本体二侧上的弹片顶抵于底板来达到固定的目的,但由于绝缘本体与底板之间制 作上的误差影响,也很容易造成绝缘本体与底板之间有缝隙的产生,导致连接器会有上下 晃动的问题发生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利用在上盖安装于绝缘本体的外侧 上时,上盖的一部份设计成卡合于绝缘本体外侧与底板之间所形成的空隙中,如此可将绝 缘本体与底板之间的空隙填满,使连接器不会相对于底板会有上下晃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通过上盖的干涉部牵引挤压导电端 子,避免灯管及其金属套从导电端子的二夹臂之间脱离掉落。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装灯管的方法,其步骤简单,适合自动 化生产,且不需要特殊治具作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其中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容置槽;一导电端子,安装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槽中;以及一上盖,安装于该绝缘本体的外侧上,其中该上盖的至少一部份卡合于该绝缘本体外侧以及该底板之间所形成的空隙中。该导电端子具有一本体、相对设置的二夹臂以及一接脚,该二夹臂连接于该本体, 该接脚连接于该本体且位于该二夹臂的下方,该本体、该二夹臂以及该接脚为一体成形的 弹片结构,该二夹臂用以挟持该灯管。该上盖与该绝缘本体外侧之间设有一滑动机构以及一卡扣机构。该上盖设有一卡勾部,该绝缘本体外侧设有一凹槽部,该卡勾部与该凹槽部互相 耦合以形成该卡扣机构。该卡勾部包含一前卡勾以及一后卡勾,该前卡勾与该后卡勾呈前后相对设置,该 前卡勾的前勾点端一侧设有倒角,该后卡勾的后勾点端两侧设有倒角。该上盖设有一可挤压挟持该二夹臂的干涉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连接器组装灯管的方法,其包括插入一连接器于一底板上,其中该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一导电端子以及一上 盖,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容置槽,该导电端子安装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槽中,该上盖滑设于 该绝缘本体的外侧上;放置一灯管于该连接器的该导电端子上;以及推动该上盖使其卡合于该绝缘本体外侧以及该底板之间所形成的空隙中。更包括挤压该导电端子的该二夹臂,以使该二夹臂挟持该灯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其中该绝缘本体内具有一容置槽,该绝缘本体外侧设有一滑轨部以 及一凹槽部,该滑轨部邻近于该底板正面的上方,且该滑轨部与该底板之间形成一空隙;一导电端子,安装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槽中;以及一上盖,安装于该绝缘本体外侧上,其中该上盖设有一滑槽部以及一卡勾部,该滑 槽部与该滑轨部互相耦合以形成一滑动机构,该卡勾部与该凹槽部互相耦合以形成一卡扣 机构,该卡勾部包含一前卡勾以及一后卡勾,该前卡勾与该后卡勾呈前后相对设置,该前卡 勾的前勾点端一侧设有倒角,该后卡勾的后勾点端两侧设有倒角。该滑轨部邻近于该绝缘本体外侧的中间部位。本专利技术的一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连接器,其利用在上盖安装于绝缘本体的 外侧上时,上盖的一部份设计成卡合于绝缘本体外侧与底板之间所形成的空隙中,如此可 将绝缘本体与底板之间的空隙填满,借以解决连接器相对于底板会有上下晃动的问题。此 外,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上盖设计有可牵引挤压导电端子的干涉部,如此可避免灯管及其金 属套从导电端子的二夹臂之间脱离掉落,借以解决现有背光模块的生产时间与成本增加以 及生产良率降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连接器组装灯管的方法,步骤非常简单, 只需要插入连接器、插入灯管以及推入上盖这三个步骤,就可以完成连接器组装灯管的过 程,所以非常适合于自动化生产,且不需要有特殊治具作业,就可以完成上述制程。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 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尚未组合灯管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组合灯管时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连接器组合灯管时的前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完成组合灯管后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连接器及底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上盖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5中的导电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组装灯管时的流程方块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 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1,其用以对于配置于一底板3正面侧 的一灯管7,供给来自配置于该底板3背面侧的电源的电力,其中灯管7可包含冷阴极管 (CCFL)、热阴极管(HCFL)或具有一电极的灯管,在本实施例中,灯管7以冷阴极管加以说 明,且灯管7的两端分别套设有金属套(CAP)70,底板3背面侧的电源的电力以一电路板5 来提供。连接器1具有一绝缘本体12、一导电端子14及一上盖16,其中绝缘本体12包含 一容置槽120、一板体121、一插槽122及二弹片128,板体121设置于绝缘本体12的外侧表 面的接近于中间部位的表面上,容置槽120位于绝缘本体12的顶端,插槽122设于绝缘本 体12的接近底端的侧缘面上,且容置槽120与插槽122相连通,插槽122的插入口与容置 槽120的插入口呈垂直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插槽122供电路板5插接,且在绝缘本体12 的容置槽120的开口处更设有一沟槽123,此沟槽123定位灯管7的位置与方向,以防止灯 管7产生左右偏移的状况。此外,在绝缘本体12外侧还设有滑轨部126,该滑轨部126邻近 于绝缘本体12外侧的中间部位,以利后续安装上盖16用。值得一提的是,此滑轨部126设 置于靠近绝缘本体12外侧的中间部位,会使得连接器1的重心较接近于几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其用以对于配置于一底板正面侧的一灯管,供给来自配置于该底板背面侧的电源的电力,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中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容置槽;一导电端子,安装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槽中;以及一上盖,安装于该绝缘本体的外侧上,其中该上盖的至少一部份卡合于该绝缘本体外侧以及该底板之间所形成的空隙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杰韦冠仰蔡旺昆
申请(专利权)人: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