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容器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076661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具有500MPa以上的硬度,并且加工性优良的容器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在终轧温度为(Ar3相变点温度-30)℃以上、卷取温度为400~750℃下对钢进行热轧,并在进行了酸洗、冷轧之后,进行包含过时效处理的连续退火,然后,以20~50%的轧制率进行第2次冷轧,由此得到拉伸强度为500MPa以上、板宽方向与轧制方向的耐力差为20MPa以下的高强度容器用钢板,所述钢以质量%计,含有C:0.01~0.05%、Si:0.04%以下、Mn:0.1~1.2%、S:0.10%以下、Al:0.001~0.100%、N:0.10%以下、P:0.0020~0.100%,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合作为在焊接等三片加工或DI等二片加工后进行直径形状的缩小 或扩大加工的容器用原材的。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了降低成本,以及为了减少利用材料和减轻环境负荷,正在进行用于使 作为原材的钢材(钢板)的制品板厚变薄的制品开发。另外,由于若使制品板厚变薄则刚性降低,因此为了弥补该刚性降低,还需要谋求 钢材的高强度化。但是,在谋求钢材的高强度化时,由于硬质化,因此存在在凸缘加工或缩 颈加工中产生裂纹的问题。针对上述情况,目前提出了各种制造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方法将钢中成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且在(Ar3 相变点-30°C )以上结束热轧,然后进行酸洗、冷轧后,进行连续退火,再进行2次冷轧。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由于为了不使凸缘加工性、缩颈加工性及耐腐蚀性 变差而使P在0. 02重量%以下,而且使2次冷轧的轧制率为15 30%,因此难以有效地对 薄的制品进行处理,从而难以进行生产,而且存在容易发生外观不良的问题。而且,还存在 如下问题有时在钢坯表层产生裂纹,并成为制品的成品率降低的原因。而且,难以稳定地 进行制造,因而需要改善。另外,作为硬质的容器用钢板的代表性的制造方法,提出了下述方法,可以根据退 火种类适当地选择使用(例如非专利文献1)。热轧一酸洗一冷轧一罩式退火(BAF)—第2次冷轧(轧制率20 50% )热轧一酸洗一冷轧一连续退火(CAF)—第2次冷轧(轧制率20 50% )但是,在上述方法中,由于为了提高轧制时的润滑性而使用了粘度高的各种轧制 油,因此存在由轧制油的浓度偏差、部分油附着引起的轧制后外观不良的问题。而且,在轧 制率高的情况下,钢板由于轧制而被拉伸,因此钢板的宽度方向与轧制方向的耐力差增大。对此,可以考虑将第2次冷轧的轧制率抑制得较低的方法。但是,在降低轧制率的 情况下,难以得到所需要的耐力。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3108615号公报非专利文献1 “ t力5国(二 fe It石缶用表面妲理鋼板O技術史”,日本钢铁协会,平 成10年10月30日发行,P. 188如上所述,在希望得到制品板厚薄的容器用钢板的情况下,没有能够同时满足强 度、加工性及生产率的制造方法,因而现状是期待这样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拉伸强度TS为500MPa以上 的强度,并且板宽方向与轧制方向的耐力差为20MPa以下,而且加工性优良的容器用钢板 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专心研究。其结果得到以下的见解。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调整作为成分组成的P含量,并且进行轧制率为20 50%的第 2次冷轧来进行高强度化,进而在连续退火时进行过时效处理,使碳化物均勻地析出,并将 该碳化物作为使加工时的应力分散的位点加以利用,由此不但外观不适减少,而且宽度方 向与轧制方向的耐力差变小,能够确保高强度的材质。而且还发现,通过规定上述碳化物的 粒径、密度、比例,能够得到加工性更优良的容器用钢板。如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基于上述见解控制成分,完成了高强度罐用钢板。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上的见解完成,其主旨如下。 一种高强度容器用钢板,其以质量%计,含有C :0. 01 0.05%、Si :0.04%以 下、Mn 0. 1 1. 2%, S 0. 10% 以下、Al 0. 001 0. 100%, N 0. 10% 以下、P 0. 0020 0. 100%,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拉伸强度TS为500MPa以上,并且板宽方向与 轧制方向的耐力差为20MPa以下。 一种高强度容器用钢板,其以质量%计,含有C :0. 01 0.05%、Si :0.04%以 下、Mn 0. 1 1. 2%, S 0. 10% 以下、Al 0. 001 0. 100%, N 0. 10% 以下、P 0. 0020 0. 020%,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拉伸强度TS为500MPa以上,并且板宽方向与 轧制方向的耐力差为20MPa以下。 一种高强度容器用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终轧温度为恤3相变点温 度-30) V以上、卷取温度为400 750°C下对钢进行热轧,并在进行了酸洗、冷轧之后,进行 包含过时效处理的连续退火,然后,以20 50 %的轧制率进行第2次冷轧,所述钢以质量% 计,含有 C 0. 01 0. 05%,Si 0. 04% 以下、Mn 0. 1 1. 2%,S 0. 10% 以下、Al 0. 001 0. 100%, N 0. 10%以下、P :0. 0020 0. 100%,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一种高强度容器用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终轧温度为恤3相变点温 度-30) V以上、卷取温度为400 750°C下对钢进行热轧,并在进行了酸洗、冷轧之后,进行 包含过时效处理的连续退火,然后,以20 50 %的轧制率进行第2次冷轧,所述钢以质量% 计,含有 C 0. 01 0. 05%,Si 0. 04% 以下、Mn 0. 1 1. 2%,S 0. 10% 以下、Al 0. 001 0. 100%, N 0. 10%以下、P :0. 0020 0. 020%,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表示钢的成分的%均为质量%。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高强度 容器用钢板”是指拉伸强度TS (以下,有时简称TS)为500MPa以上的容器用钢板。而且,本专利技术的高强度容器用钢板以容器用原材、罐用原材为对象。无论有无表面 处理,均可实施镀锡、镀镍锡、镀铬(所谓的无锡镀)或有机包覆等,可以应用在极广范围的 用途中。而且,虽然没有对板厚进行特别限定,但从最大限度地利用本专利技术来获得效果的 观点出发,板厚优选为0. 3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 20mm以下。特别优选为0. 170mm以下。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容器用钢板是TS为500MPa以上、板宽方向与轧制方向的耐力差为20MPa 以下的高强度容器用钢板。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调整P含量,并且使第2次冷轧(以下,有时也称为2次冷轧)时的轧制率为20 50%,能够提供高强度的容器用钢板。对本专利技术的容器用钢板的成分组成进行说明。C :0· 01 0.05%若C成分多则使2次冷轧后的钢板硬质化至需要以上,使制罐性、缩颈加工性变 差。而且,成为因焊接部显著的硬质化而在凸缘加工时使HAZ产生裂纹的元素。若C超 过0. 05%,则这些影响变得显著,因此使C为0. 05%以下。另一方面,若C成分变得极低, 则为了维持容器的强度而需要实施高轧制率的二次冷轧,因此使C为0. 01 %以上,优选为 0. 02%以上且0. 0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 02%以上且0. 03%以下。Si :0. 04% 以下若大量添加Si则产生表面性状的变差、耐腐蚀性的变差。因此,使Si为0. 04%以 下。Μη:0·1 1.2%Mn是对防止由S引起的热裂有效的元素。而且,通过根据S量进行添加,能够得到 防止裂纹的效果。而且,还具有使结晶粒微细化的作用。为了发挥这些效果,需要至少添加 0. 以上的Mn。另一方面,若大量添加,则显示出耐腐蚀性变差的倾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容器用钢板,其以质量%计,含有C:0.01~0.05%、Si:0.04%以下、Mn:0.1~1.2%、S:0.10%以下、Al:0.001~0.100%、N:0.10%以下、P:0.0020~0.100%,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拉伸强度TS为500MPa以上,并且板宽方向与轧制方向的耐力差为20MPa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寿胜荒古诚河村胜人小岛克己佐藤觉筋田成子青木文男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