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乙烯聚合用催化剂以及乙烯的聚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072067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以高活性聚合乙烯,并且可以得到粒子性状优异的乙烯聚合物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乙烯聚合用催化剂以及使用该催化剂的乙烯聚合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I),通过使包含镁化合物、碳原子数为1~5的电子给体(a)和碳原子数为6~30的电子给体(b)的液状镁化合物(A)与液状钛化合物(C),在电子给体(B)的存在下进行接触而得到,并且其含有钛、镁和卤素。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乙烯聚合用催化剂,包含前述成分(I)和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剂成分(II)。进一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乙烯聚合方法,是在前述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乙烯聚合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以极高的活性获得溶剂可溶性成分少、具有良好粒子性状的 乙烯系聚合物,并且分子量控制性能也优异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乙烯聚合 用催化剂以及乙烯的聚合方法。
技术介绍
均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乙烯聚合物(LLDPE)等乙烯聚合物,其透明性、机械强度 等优异,被广泛用作膜等。这种乙烯聚合物的制造方法,迄今为止已知有多种,并且已知在 使用包含含有钛、镁、卤素和作为任意成分的电子给体的钛催化剂成分的固体状钛催化剂 作为聚合用催化剂时,能够以高聚合活性制造乙烯聚合物。特别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 了,在使用含有通过使以液态调制出的含卤镁化合物、液状钛化合物、无活性氢的有机硅 化合物接触而得到的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作为钛催化剂成分的乙烯聚合用催化剂时,显 示出高活性。此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通过使用含有选自铝硅氧烷、烷基铝和杯芳烃 (calixarene)的反应生成物、烷基铝和环糊精的反应生成物的铝化合物、含卤镁化合物以 及钛化合物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制造粒子性状优异的聚合物。然而,在这种乙烯聚合物的制造过程中,如果能够以更高的活性聚合乙烯,则不仅 提高生产率,而且每份聚合物中的催化剂残渣特别是卤素量减少,因此还可以解决成型时 的模具生锈等问题。因此,希望出现一种能够以更高活性聚合乙烯的钛催化剂成分。此外,聚合乙烯而得的聚合物,无论是浆料法还是气相法等,通常都以粉状获得。 这时,希望是一种不含微粉等,并且粒度分布窄,粒子流动性优异的乙烯聚合物。这种粒子 性状优异的乙烯聚合物,具有根据用途可以不进行造粒而直接使用等各种优点。此外,为了得到透明性、机械强度等优异的膜,已知有通过多段聚合而加宽分子量 分布的方法。通常,通过加氢而调节分子量,但在提高氢量,制造低分子量部分时,具有活性 下降的倾向。即,能够以较少的氢量调节分子量的催化剂,即使在多段聚合中,在活性方面 也是有利的。因此,希望出现一种称为氢响应性的由氢控制分子量的性能优异的乙烯聚合 用催化剂。此外,在通过多段聚合制造低分子量成分时,具有聚合溶剂可溶性成分增加的倾 向,但为了制品收率和环保,也最好减少该可溶性成分的副产。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9-32851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10-536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鉴于上述背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以高活性聚合乙烯,氢响应性优异,溶剂可溶性成分的副产少,并且可以制造出具有良好的粒子性状的乙烯系聚合 物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乙烯聚合用催化剂以及使用该催化剂的乙烯聚合方法。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前述问题而进行了研究。结果惊奇地发现,通过使包含镁化合 物和2种以上具有特定碳原子数的电子给体的液状镁化合物(A)与液状钛化合物(C),在电 子给体(B)的存在下进行接触而得到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I)可以解决上述 问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S卩,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I),其特征在于通过使包含镁 化合物、碳原子数为1 5的电子给体(a)和碳原子数为6 30的电子给体(b)的液状镁 化合物(A)与液状钛化合物(C),在电子给体(B)的存在下进行接触而得到,并且其含有钛、 镁和卤素。优选上述电子给体(a)的使用量和电子给体(b)的使用量的摩尔比((a)/(b))小 于1,并且上述电子给体(a)、电子给体(b)和电子给体(B)是除环状醚化合物以外的含杂 原子化合物。优选上述电子给体(a)是碳原子数为1 5的醇,上述电子给体(b)是碳原子数 为6 12的醇。优选上述电子给体(B)是二羧酸酯化合物,或是选自由酰卤类、酰胺类、腈类、酸 酐、有机酸酯类和聚醚类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化合物。作为上述电子给体(B)的更优选方式,可以列举下述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下述 式(3)所表示的二醚化合物、或碳原子数为2 18的有机酸酯类和下述式(3)所表示的二 醚化合物的混合物。权利要求一种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I),通过使包含镁化合物、碳原子数为1~5的电子给体(a)和碳原子数为6~30的电子给体(b)的液状镁化合物(A)与液状钛化合物(C),在电子给体(B)的存在下进行接触而得到,并且其含有钛、镁和卤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I),其特征在于前述电子给 体(a)的使用量和前述电子给体(b)的使用量的摩尔比((a)/(b))小于1,并且前述电子给 体(a)、前述电子给体(b)和前述电子给体(B)是除环状醚化合物以外的含杂原子化合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I),其特征在于前述电子给 体(a)是碳原子数为1 5的醇,前述电子给体(b)是碳原子数为6 12的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I),其特征在于前述电子给 体(B)是二羧酸酯化合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I),其特征在于前述电子给 体(B)是选自由酰卤类、酰胺类、腈类、酸酐、有机酸酯类和聚醚类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化 合物。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I),其特征在于前述电子给 体(B)是下述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式(2)中,Ca和Cb表示碳原子,η表示5 10的整数,R2和R3各自独立地为COOR1或 R’,并且R2和R3中的至少一个为COOR1 ;环状骨架中除Ca-Ca键、以及当R3为氢原子时的Ca-Cb 键以外的任意碳碳键可以置换为双键,多个存在的R1是碳原子数为1 20的烃基,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I),其特征在于前述电子给 体(B)是下述式(3)所表示的二醚化合物,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I),其特征在于前述电子给 体(B)是碳原子数为2 18的有机酸酯类和下述式(3)所表示的二醚化合物的混合物,9.一种乙烯聚合用催化剂,其含有权利要求1 8的任一项所述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 钛催化剂成分(I)和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剂成分(II)。10.一种乙烯的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9所述的乙烯聚合用催化剂的存在 下,进行乙烯的均聚或乙烯与其它烯烃的共聚。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以高活性聚合乙烯,并且可以得到粒子性状优异的乙烯聚合物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乙烯聚合用催化剂以及使用该催化剂的乙烯聚合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I),通过使包含镁化合物、碳原子数为1~5的电子给体(a)和碳原子数为6~30的电子给体(b)的液状镁化合物(A)与液状钛化合物(C),在电子给体(B)的存在下进行接触而得到,并且其含有钛、镁和卤素。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乙烯聚合用催化剂,包含前述成分(I)和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剂成分(II)。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乙烯聚合方法,是在前述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乙烯聚合的方法。文档编号C08F4/654GK101983211SQ20098011219公开日2011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8日专利技术者山本英生, 山本邦雄, 松永和久, 筱崎哲德, 高桥清 申请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乙烯聚合用固体状钛催化剂成分(Ⅰ),通过使包含镁化合物、碳原子数为1~5的电子给体(a)和碳原子数为6~30的电子给体(b)的液状镁化合物(A)与液状钛化合物(C),在电子给体(B)的存在下进行接触而得到,并且其含有钛、镁和卤素。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永和久山本英生山本邦雄筱崎哲德高桥清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