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串着墨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72066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串着墨辊,包括辊体、固定轴、纵凸轮、滚轮轴承、套筒、定位环、滚针和橡胶层,辊体套在固定轴上,辊体外侧面固定有橡胶层,固定轴左端设有定位环,套筒套在固定轴左端,滚针和纵凸轮从内到外套在套筒上,纵凸轮内侧面与滚针接触,外侧面与辊体内侧面固接,右侧面为平面,左侧面为上凸下凹的曲面;着墨辊的右端与着墨辊的左端结构相同,方向相反;着墨辊的左右两端固定有滚轮轴承,滚轮轴承的轴承主体外圈分别与着墨辊左端的纵凸轮左侧曲面凸起部分、着墨辊右端的纵凸轮右侧曲面凹面部分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自转的同时,实现轴向上的自串,使着墨辊上的墨膜变得均匀平滑,消除印刷品“鬼影”现象,提升印刷制品的质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印刷机械,尤其涉及着墨辊。
技术介绍
印刷制品在印刷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鬼影"现象。所谓"鬼影"是指图文要素沿 印刷方向,叠印到紧随其后的图文区域。"鬼影"是考核印刷质量的一项指标。"鬼影"的产 生一般是因为着墨辊直径比印版滚筒直径小,着墨辊着墨后,由于油墨的转移(特别是着 墨过度或着墨不足时),其形成的油墨轮廓仍然保留在着墨辊上,在第二转的着墨中,转移 到其后的印版图文上,从而影响印刷制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串着墨辊,该自串着墨辊能在自转的同时,实 现轴向上的自串,使着墨辊上的墨膜变得均匀平滑,从而消除印刷品"鬼影"现象,提升印刷 制品的质量。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种自串着墨辊,包括辊体、固定轴和橡胶层,辊体套装在固定轴上,辊体外侧面固定有橡胶层;所述着墨辊还包括纵凸轮、滚轮轴承、套筒、定位环和滚针,固定轴的左端开有靠肩,定位环装在靠肩处,套筒套在固定轴左端,且套筒右端抵住定位环左端,滚针和第一纵凸轮从内到外依次套装在套筒上,且滚针与套筒构成滑动滚针轴承,第一纵凸轮内侧面与滚针接触,第一纵凸轮外侧面与辊体内侧面固接,第一纵凸轮右侧面为平面,第一纵凸轮左侧面为上凸下凹的曲面;所述着墨辊的右端与着墨辊的左端结构相同,方向相反;所述着墨辊的左右两端还分别固定有滚轮轴承,滚轮轴承包括轴承柄和轴承主体,第一、第二滚轮轴承的轴承柄分别固定在固定轴的左右两端,第一滚轮轴承的轴承主体外圈与着墨辊左端的第一纵凸轮左侧曲面凸起部分接触,第二滚轮轴承的轴承主体外圈与着墨辊右端的第二纵凸轮右侧曲面凹面部分接触,第一、第二滚轮轴承的轴承主体外圈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纵凸轮左侧曲面凸起部分与第二纵凸轮右侧曲面凹面部分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第二纵凸轮的内侧面均开有凹槽,滚针设置在凹槽内。 所述着墨辊还包括垫块,在辊体左右两端的内侧面上开有靠肩,垫块装在靠肩处,第一纵凸轮右侧面和第二纵凸轮左侧面分别抵住垫块。 所述垫块、滚针、第一纵凸轮和第二纵凸轮均与套筒外侧面之间存有间隙。 所述着墨辊还包括第一油杯和第二油杯,第一、第二油杯分别固定在固定轴的左右两端,固定轴的左右两端开有油路,第一、第二油杯一端与外部油管相通,第一、第二油杯的另一端通过油路与滚轮轴承、滑动滚针轴承相通。 所述着墨辊还包括挡圈,挡圈设置在着墨辊左侧套筒的左端和着墨辊右侧套筒的 右端。 本技术是对现有着墨辊的改进,在现有着墨辊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滚轮轴承、第一、第二纵凸轮和滑动滚针轴承。第一、第二纵凸轮和滑动滚针轴承均套 在固定轴上,且第一、第二纵凸轮可在辊体的带动下进行旋转。第一、第二纵凸轮的曲面均 为上凸下凹曲面,第一滚轮轴承的轴承主体外圈与第一纵凸轮曲面凸起部分接触,第二滚 轮轴承的轴承主体外圈与第二纵凸轮曲面凹面部分接触,即第一、第二滚轮轴承的轴承主 体外圈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纵凸轮曲面凸起部分与第二纵凸轮曲面凹面部分之间的距离, 因此辊体在自转的同时,第一、第二纵凸轮能带动第一、第二滚轮轴承进行旋转,使得辊体 在第一、第二纵凸轮曲面的作用下作左右往返的运动,即实现了着墨辊的自串,从而使着墨 辊上的墨膜变得均匀平滑,消除了印刷品"鬼影"现象,提升印刷制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串着墨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轴,2辊体,3纵凸轮,31第一纵凸轮,32第二纵凸轮,4套筒,5定位环, 6垫块,7滚针,8滚轮轴承,81第一滚轮轴承,82第二滚轮轴承,801轴承柄,802轴承主体, 9油杯,91第一油杯,92第二油杯,10橡胶层,11挡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自串着墨辊,包括辊体2、固定轴1、纵凸轮3、滚轮轴承8、套筒4、定 位环5、滚针7、垫块6、油杯9、橡胶层IO和挡圈11。 固定轴1的左端开有靠肩,定位环5装在靠肩处,定位环5可方便各个部件的装 配。套筒4套在固定轴1左端,套筒4右端抵住定位环5左端,套筒4左端设置有挡圈11, 挡圈11将套筒4位置加以固定。滚针7和第一纵凸轮31从内到外依次套装在套筒4上, 在第一纵凸轮31的内侧面上开有凹槽,滚针7设置在凹槽内并与第一纵凸轮31内侧面接 触,且滚针7与套筒4构成滑动滚针轴承。第一纵凸轮31右侧面为平面,第一纵凸轮31左 侧面为上凸下凹的曲面。 本技术自串着墨辊的右端与上述自串着墨辊的左端结构相同,方向相反,即 在固定轴1的右端以相同的组合方式设置有第二纵凸轮32。 辊体2套装在固定轴1上,且辊体2的中部与固定轴1之间存有间隙,辊体2左右 两端的内侧面分别与第一、第二纵凸轮31、32固接。辊体2外侧面则固定有一层橡胶层10 在该着墨辊的左右两端还分别固定有滚轮轴承8,滚轮轴承8包括轴承柄801和 轴承主体802。第一、第二滚轮轴承81、82的轴承柄801分别固定在固定轴1的左右两端, 第一滚轮轴承81的轴承主体802外圈与着墨辊左端的第一纵凸轮31左侧曲面凸起部分接 触,第二滚轮轴承82的轴承主体802外圈与着墨辊右端的第二纵凸轮32右侧曲面凹面部 分接触。第一、第二滚轮轴承81、82的轴承主体802外圈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纵凸轮31左 侧曲面凸起部分与第二纵凸轮32右侧曲面凹面部分之间的距离。 若第一纵凸轮31左侧曲面凸起部分与第二纵凸轮32右侧曲面凹面部分之间的距 离与第一、第二滚轮轴承81 、82的轴承主体802外圈之间的距离不相等时,可通过垫块6加 以调整。在辊体2左右两端的内侧面上开有靠肩,垫块6装在靠肩处,第一纵凸轮31右侧 面和第二纵凸轮32左侧面分别抵住垫块6,通过调整垫块6的厚度,保证第一、第二纵凸轮31、32曲线间距离与第一、第二滚轮轴承81、82之间距离相等。 第一、第二油杯91、92分别固定在固定轴1的左右两端,固定轴1的左右两端开有 油路,第一、第二油杯91、92 —端与外部油管相通,第一、第二油杯91、92的另一端通过油路 与滚轮轴承8、滑动滚针轴承相通,对滚轮轴承8和滑动滚针轴承提供润滑油,即垫块6、滚 针7、第一纵凸轮31和第二纵凸轮32均与套筒4外侧面之间存有间隙,润滑油通过油路可 流到垫块6、滚针7、第一纵凸轮31和第二纵凸轮32处,对上述部件提供润滑油。 当印刷机运转时,串墨辊带动着墨辊开始旋转,即着墨辊的辊体2开始旋转,从而 带动固定轴1上第一、第二纵凸轮31、32旋转。由于固定轴1上两个滚轮轴承8之间的距离 等于两个纵凸轮3曲线之间的距离,因此辊体2在自转的同时,纵凸轮3带动滚轮轴承8进 行旋转,使得辊体2在纵凸轮3曲面的作用下作左右往返的运动,即实现了着墨辊的自串。 本技术能在自转的同时,实现轴向上的自串,使着墨辊上的墨膜变得均匀平 滑,从而消除印刷品"鬼影"现象,提升印刷制品的质量。权利要求一种自串着墨辊,包括辊体、固定轴和橡胶层,辊体套装在固定轴上,辊体外侧面固定有橡胶层,其特征是所述着墨辊还包括纵凸轮、滚轮轴承、套筒、定位环和滚针,固定轴的左端开有靠肩,定位环装在靠肩处,套筒套在固定轴左端,且套筒右端抵住定位环左端,滚针和第一纵凸轮从内到外依次套装在套筒上,且滚针与套筒构成滑动滚针轴承,第一纵凸轮内侧面与滚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串着墨辊,包括辊体、固定轴和橡胶层,辊体套装在固定轴上,辊体外侧面固定有橡胶层,其特征是:所述着墨辊还包括纵凸轮、滚轮轴承、套筒、定位环和滚针,固定轴的左端开有靠肩,定位环装在靠肩处,套筒套在固定轴左端,且套筒右端抵住定位环左端,滚针和第一纵凸轮从内到外依次套装在套筒上,且滚针与套筒构成滑动滚针轴承,第一纵凸轮内侧面与滚针接触,第一纵凸轮外侧面与辊体内侧面固接,第一纵凸轮右侧面为平面,第一纵凸轮左侧面为上凸下凹的曲面;所述着墨辊的右端与着墨辊的左端结构相同,方向相反;所述着墨辊的左右两端还分别固定有滚轮轴承,滚轮轴承包括轴承柄和轴承主体,第一、第二滚轮轴承的轴承柄分别固定在固定轴的左右两端,第一滚轮轴承的轴承主体外圈与着墨辊左端的第一纵凸轮左侧曲面凸起部分接触,第二滚轮轴承的轴承主体外圈与着墨辊右端的第二纵凸轮右侧曲面凹面部分接触,第一、第二滚轮轴承的轴承主体外圈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纵凸轮左侧曲面凸起部分与第二纵凸轮右侧曲面凹面部分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荣朱建钢陆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高斯印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