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显东专利>正文

一种自行车的折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14409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的折叠结构。它包括前车架、前轮支撑柱、车架旋转轴、后车架、前轮和后轮,以及车把组件、车座总成、与所述后车架相连的脚踏总成,所述车架旋转轴为旋转铰链,所述前轮支撑柱由内旋转轴和外套管嵌套而成;所述前车架的后端与所述车架旋转轴的中部焊接,前端与所述前轮支撑柱的外套管焊接;所述前轮支撑柱的下端通过前轮旋转铰链与固定在前轮轴上的前轮支撑臂相连,上端通过立柱旋转铰链与所述车把组件相连;所述车架旋转轴的上、下两端与所述后车架的前端焊接,且所述上端通过车座旋转铰链与所述车座总成相连;所述后车架的后端与后轮支撑臂前端的旋转轴相连,所述后轮支撑臂后端与后轮轴相嵌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折叠自行车体积大、不方便随身携带的问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的折叠结构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一种十分便利又有利于健康的交通工具,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大家在上下班和郊游时都经常用它。在大城市中交通网络虽然发达,但不能每人出门都 可以直接乘上公交车或地铁,这时可以采取骑自行车与乘公交车结合的方式,这样即节省 步行到车站的时间又经济环保。即使可以直接骑自行车到目的地,自行车的存放也是个问 题,由于自行车体积轻,方便被偷盗,丢自行车现象严重。现在市场上存在的折叠自行车仍 然存在体积大,不方便随身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 体积小、可快速折叠的自行车折叠结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行车的折叠结构,包括前车架、前轮支撑柱、车架旋转轴、后车架、前轮和后 轮,以及车把组件、车座总成、与所述后车架相连的脚踏总成,所述车架旋转轴为由活动部 分与固定部分组成的旋转铰链,所述前轮支撑柱由内旋转轴和外套管嵌套而成;所述前车 架的后端与所述车架旋转轴的活动部分固定连接,前端与所述前轮支撑柱的外套管固定连 接;所述前轮支撑柱的下端通过前轮旋转铰链与固定在前轮轴上的前轮支撑臂相连,上端 通过立柱旋转铰链与所述车把组件相连;所述车架旋转轴的固定部分与所述后车架的前端 固定连接,且所述上端通过车座旋转铰链与所述车座总成相连;所述后车架的后端与后轮 支撑臂前端的旋转轴相连,所述后轮支撑臂后端与后轮轴相嵌套。所述车把组件中与所述立柱旋转铰链相连的车把立柱套接车把套管,所述车把套 管通过两个车把旋转铰链与两个车把相连。所述车座总成中与所述车座旋转铰链相连的车座立柱分别通过车座横铰链和车 座竖铰链与车座相连。所述脚踏总成中脚踏臂通过脚踏旋转铰链与脚踏相连。所述前轮轴的外径大于所述后轮轴内径,且所述后轮轴为中空状,所述前轮的车 胎外径大于所述后轮的车胎内径。所述后车架的后端底部设有拖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前轮小、后轮大的嵌套式结构,前轮和前轮支撑臂可以通过前轮 旋转铰链向后旋转,折叠到水平位置;后轮和后轮支撑臂可以通过后轮支撑臂前端的旋转 轴向上旋转,叠到水平位置;车把可以通过车把旋转铰链向下旋转到车把套管中,车把立柱 可以伸缩入车把套管中,车把套管、车把立柱和车把通过立柱旋转铰链向下旋转,折叠到水平位置;车座通过车座横铰链向下翻转成垂直状态,再通过车座竖铰链逆时针旋转与后车架成平行状,车座立柱沿车座旋转铰链向下旋转至水平位置;前车架、前轮和前轮支撑臂连 带前车把组件一起沿车架旋转轴向后翻转使前后车轮嵌套在一起。折叠后的自行车呈长方 体箱式结构,表面平整方便携带。当把车把立柱展开时,后车架的后端底部的拖轮可以手拉 车把拖动箱式自行车前行。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行车的折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车座总成的折叠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1 3,一种折叠式的自行车主要包括前轮1、前轮轴2、前轮支撑臂3、 前轮旋转铰链4、前轮支撑柱5、立柱旋转铰链6、车把立柱7、车把套管8、车把旋转铰链9、 车把10、前车架11、车座旋转铰链12、车座立柱13、车座14、后车架15、后轮支撑臂16、旋转 轴17、后轮轴18、后轮19、拖轮20、脚踏21、脚踏臂22、车架旋转铰链23、脚踏旋转铰链24、 车座横铰链141、车座竖铰链142。具体实施方式为前轮1通过前轮轴2安装到前轮支撑臂3下端,可以实现前轮1 围绕前轮轴2旋转滚动的目的;前轮支撑柱5由内旋转轴和外套管嵌套而成,前轮支撑臂3 上端通过前轮旋转铰链4与前轮支撑柱5的内旋转轴下端连接在一起,这样就实现了前轮 支撑臂3、前轮1和前轮轴2围绕前轮旋转铰链4旋转折叠的目的,同时又可以实现自行车 在展开状态时正常转向的功能。前轮支撑柱5的内旋转轴上端通过立柱旋转铰链6与车把 立柱7铰接在一起,以实现车把组件的旋转折叠。车把套管8与车把立柱7套接在一起, 可以实现伸长和缩短的功能,满足不同身高人体对车把高度的要求;车把10通过车把旋转 铰链9与车把套管8铰接在一起;自行车展开时,车把10呈水平展开状态,折叠时,车把10 围绕车把旋转铰链9旋入车把套管8的凹槽内,以减少外部空间。前轮支撑柱5的外套管 与前车架11的前端焊接在一起,前车架11后端与车架旋转铰链23中间活动部分焊接在一 起,车架旋转铰链23的上、下固定部分和后车架15焊接在一起,这样就实现了前车架11和 后车架15围绕车架旋转铰链23旋转折叠的目的。车座总成通过车座旋转铰链12与后车 架15上部铰接在一起,车座总成由车座立柱13、车座14、车座横铰链141和车座竖铰链142 组成,车座14通过车座横铰链141、车座竖铰链142与车座立柱13铰接在一起,当把自行车 展开时先把车座14围绕车座竖铰链142旋转成与后车架15垂直的状态,再围绕车座横铰 链141旋转成水平状态即可实现车座14展开的目的。后轮19与后轮支撑臂16上的后轮 轴18嵌套在一起,后轮19可以围绕后轮轴18旋转滚动,实现自行车行走的目的;后轮支撑 臂16上的旋转轴17与后车架15的后端铰接在一起;折叠时,可以实现后轮支撑臂16、后轮 19旋转折叠。脚踏总成安装在后车架15的下端,脚踏总成由脚踏21、脚踏臂22和脚踏旋 转铰链24组成,脚踏21和脚踏臂22通过脚踏旋转铰链24连接在一起;自行车折叠时脚踏 21通过脚踏旋转铰链24旋转折叠与脚踏臂22平行,以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拖轮20安装在后车架15的下后端。自行车在折叠状态时,可以展开车把组件,拖动车把,使整车以拖轮 20滚动拖行,达到节省力气的目的。自行车的前轮轴2的外径大于后轮轴18的内径,且后 轮轴18为中空状,前轮1的车胎外径大于后轮19的车胎内径,折叠时可以嵌套在一起,达 到节省空间的目的。 上面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描述为准。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 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所作的各种等价替换的改动或修改,同样落 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自行车的折叠结构,包括前车架、前轮支撑柱、车架旋转轴、后车架、前轮和后轮,以及车把组件、车座总成、与所述后车架相连的脚踏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旋转轴为由活动部分与固定部分组成的旋转铰链,所述前轮支撑柱由内旋转轴和外套管嵌套而成;所述前车架的后端与所述车架旋转轴的活动部分固定连接,前端与所述前轮支撑柱的外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前轮支撑柱的下端通过前轮旋转铰链与固定在前轮轴上的前轮支撑臂相连,上端通过立柱旋转铰链与所述车把组件相连;所述车架旋转轴的固定部分与所述后车架的前端固定连接,且所述上端通过车座旋转铰链与所述车座总成相连;所述后车架的后端与后轮支撑臂前端的旋转轴相连,所述后轮支撑臂后端与后轮轴相嵌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组件中与所述立 柱旋转铰链相连的车把立柱套接车把套管,所述车把套管通过两个车把旋转铰链与两个车 把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的折叠结构,包括前车架、前轮支撑柱、车架旋转轴、后车架、前轮和后轮,以及车把组件、车座总成、与所述后车架相连的脚踏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旋转轴为由活动部分与固定部分组成的旋转铰链,所述前轮支撑柱由内旋转轴和外套管嵌套而成;所述前车架的后端与所述车架旋转轴的活动部分固定连接,前端与所述前轮支撑柱的外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前轮支撑柱的下端通过前轮旋转铰链与固定在前轮轴上的前轮支撑臂相连,上端通过立柱旋转铰链与所述车把组件相连;所述车架旋转轴的固定部分与所述后车架的前端固定连接,且所述上端通过车座旋转铰链与所述车座总成相连;所述后车架的后端与后轮支撑臂前端的旋转轴相连,所述后轮支撑臂后端与后轮轴相嵌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显东
申请(专利权)人:邱显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