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缩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91358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头缩口机由动力系统(7),进给系统(2)和旋头系统(5)组成,所述的进给系统(2)位于工作台(1)两端对称分布,所述的动力系统(7)两两位于进给系统(2)之间与其连接,所述的旋头系统(5)两两对称且位于动力系统(7)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床工作时,两动力头同时缩口,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明显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縮口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头縮口机。
技术介绍
在机械行业中有很多地方需要縮口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采用模具实现,即先用模 具把工件口部直径縮到与被装配零件的外径相同大小后再装配到该零件上去。现有的縮口 压力机,均为对一个零件的一端进行縮口 。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縮口机,其能实现在一个零件的指定位置装上一个零件,然 后对装上的零件进行两端同时縮口 ,即先装配后縮口 。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头縮口机,实现縮口工件两端縮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头縮口机由动力系 统,进给系统和旋头系统组成,所述的进给系统位于工作台两端对称分布,所述的动力系统 两两位于进给系统之间并与其连接,所述的旋头系统两两对称且位于动力系统之间。 动力系统由电动机,皮带轮系统和齿轮组组成,所述的齿轮组通过皮带轮系统与 上方的电动机连接。 进给系统由油缸和顶轴组成,所述的油缸通过顶轴与齿轮组连接。 有益效果 本技术机床工作时,两动力头同时縮口,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明显降低了成 本。附图说明图l为双头縮口机主视图; 图2为双头縮口机俯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 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 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 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种双头縮口机由动力系统7,进给系统2和旋头系统5组成。进给系统2位于工 作台1两端对称分布,动力系统7两两位于进给系统2之间并与其连接,动力系统7由电动 机4,皮带轮系统3和齿轮组8组成,齿轮组8通过皮带轮系统3与上方的电动机4连接。旋头系统5两两对称且位于动力系统7之间。进给系统2由油缸2和顶轴9组成,油缸2 通过顶轴9与齿轮组8连接。双头縮口机通过动力系统7带动旋头系统5,配合夹紧系统6 与进给系统2对产品两端进行縮口 。权利要求一种双头缩口机由动力系统(7),进给系统(2)和旋头系统(5)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进给系统(2)位于工作台(1)两端对称分布,所述的动力系统(7)两两位于进给系统(2)之间并与其连接,所述的旋头系统(5)两两对称且位于动力系统(7)之间。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双头縮口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动力系统(7)由电动机 (4),皮带轮系统(3)和齿轮组(8)组成,所述的齿轮组(8)通过皮带轮系统(3)与上方的 电动机(4)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双头縮口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进给系统(2)由油缸(2) 和顶轴(9)组成,所述的油缸(2)通过顶轴(9)与齿轮组(8)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头缩口机由动力系统(7),进给系统(2)和旋头系统(5)组成,所述的进给系统(2)位于工作台(1)两端对称分布,所述的动力系统(7)两两位于进给系统(2)之间与其连接,所述的旋头系统(5)两两对称且位于动力系统(7)之间。本技术机床工作时,两动力头同时缩口,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明显降低了成本。文档编号B21D43/00GK201455131SQ20092007238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8日专利技术者胡亚波 申请人: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头缩口机由动力系统(7),进给系统(2)和旋头系统(5)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进给系统(2)位于工作台(1)两端对称分布,所述的动力系统(7)两两位于进给系统(2)之间并与其连接,所述的旋头系统(5)两两对称且位于动力系统(7)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亚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