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杯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83147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杯托,包括壳体,杯托盖;所述杯托盖组件包括两个对开的盖板。每个盖板各有一个转臂、一个连接套和一个转轴套,并通过连接套和转轴套连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转轴套外圈安装有弹簧,该弹簧一端抵靠在所述壳体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转臂上。连接套装有阻尼器。壳体上设有锁扣,在杯托盖关闭时锁扣锁住所述转臂。揿一下任何一个杯托盖,此盖自动向一端匀速翻转开,需要关闭时,将此盖按至关闭状态即可,另外一个盖可做同样的操作,且不受任何影响。这样杯托盖可向两端开启。杯托纵向布置时,宽度方向仅需最小的布置空间,而杯托盖的打开状态也保证了乘员的安全使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于汽车内饰系统中的带可翻转盖板的汽车用 杯托。
技术介绍
现今的乘用车越来越讲究舒适美观性能,很多主机厂都要内饰系统上要 配备带翻转盖的隐藏式杯托。常用的带可翻转盖板(揿开/揿关方式)的杯托 主要由杯托盖、壳体、转轴等部分组成。壳体用来容纳杯子,其尺寸根据市 场上常用杯子、饮料瓶的规格定制。杯托盖则通过转轴沿侧向(杯托的宽度 方向)翻转,造成杯托宽度方向的结构尺寸较大,导致内饰系统在空间布置 上的局限性。现有的可翻转杯托通常设计了 2个置杯腔,但由于杯托盖是整体式的, 当仅放置一个杯子时,另一个置杯腔也会外露,从而影响汽车内部的整体美 观。由于杯托盖是侧向翻转,所以无论面朝驾驶员或副驾驶员,在放入(取 出)杯子时都有可能碰到杯托盖,造成杯中的水洒出,更严重的有可能导致 驾驶员注意力分散,酿成车祸。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汽车用杯托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观新颖、节省空 间、使用安全、方便的汽车用杯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用杯托,包括壳体,杯托盖;所述杯托盖包括两个对开的盖板。所述盖板各有一个转臂,所述壳体上具有转轴,所述转臂卡接入所述壳 体上的转轴。所述盖板各有一个转臂, 一连接套和一转轴套,并通过各自的转轴套和 连接套,将两个盖板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盖板各自转轴套的一端安装有弹簧,该弹簧一端抵靠在所述壳体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转臂上。所述盖板的 转轴套的另外一端安装有阻尼器。所述壳体上设有锁扣或迷宫结构,在盖板 关闭时锁扣锁住转臂。所述盖板由卡接在一起的内盖板和外盖板组成。所述外盖板上还具有饰条。所述壳体中间设有杯夹。开启时,只需揿一下杯托盖上的饰条处,杯托盖就自动绕转轴匀速翻转, 直至完全开启;关闭时,只需将此盖按至关闭状态即可,两个杯托盖均单独 操作,互不影响,保证了美观性和实用性。杯托纵向布置时,宽度方向仅需 最小的布置空间,而杯托盖的打开状态也保证了乘员的安全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杯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杯托的结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 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功能、特点。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杯托包括杯托壳体11和杯托盖,杯托盖包括 两个对开的盖板a, b,盖板a,b各有一对卡接在一起的内盖板3和外盖板1, 每个内盖板3在其对开的开口端相对的一侧各有一个转臂5,转臂5为内盖 板3的一部分,两盖板a, b分别通过各自的连接套7和转轴套13连接于壳体 11的两侧,实现两盖板a, b可分别绕着各自的转轴套和连接套旋转。以杯托盖板a为例,如图2所示,外盖板1与内盖板3卡接在一起;饰 条2压紧于外盖板1与内盖板3之间,此三件组成杯托盖板a。饰条2不仅 可以起到美观作用,还可以作为标识指出操作时按压的理想位置。将盖板a 放入杯托壳体11中,然后将盖板a —侧的连接套7卡入阻尼6,再插入内盖 板3的转臂孔4与杯托壳体11的孔9中,由于槽、孔的配合,连接套7与内 盖板3会同时运动,然后将阻尼6焊接于杯托壳体11上,实现盖板a在旋转 时受阻尼作用而匀速运动。然后,将盖板a另一侧的转轴套13插入壳体11 的孔10与内盖板3的转臂孔8中,通过螺钉15将转轴套13与转臂孔8紧固连接,实现转轴套13与转臂5共同运动,转轴套13可绕杯托壳体11的孔10旋转,将弹簧14套在转轴套13外圈, 一端插于转轴套13的槽中,另外 一端变形抵在杯托壳体11的卡槽17中,为杯托盖开启时提供自动开启力。 将杯托盖a置于开启状态,然后从下至上将锁扣12卡入杯托壳体11中,在 杯托盖板a关闭时,锁扣12锁住转臂5,以锁住杯托盖板a。最后,从上往 下将杯托夹16卡入壳体11中间位置,提高小尺寸杯子的稳定性。本技术另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是所述内盖板3上有一个转臂5, 而在所述壳体上设有转轴,将所述转臂卡接入所述壳体上的转轴,以实现盖 板与壳体的连接。杯托的工作原理如下以杯托盖a为例,当杯托盖a关闭时,转臂5末 端伸入锁扣12中,杯托盖a锁住。需要打开杯托盖a时,在饰条2的位置按 下2mm左右,相应的转臂5末端会向上旋转1 2mm左右,锁扣12解锁, 此时弹簧14为压縮状态,其变形力使杯托盖a旋转,由于内盖板3的转臂5 通过连接套7与阻尼6连接,因此杯托盖a受阻尼6的作用匀速打开。开启 90°以后,杯托盖a由于止位的作用,停止旋转,同时弹簧14对杯托盖的剩 余作用力,防止了杯托盖a晃动。需要关闭时,在饰条2处推动杯托盖a至 关闭状态,继续按下2mm左右,内盖板3旋臂5的末端插入锁扣,杯托盖a 关闭,在关闭过程中,弹簧14的作用力逐渐加强,具有操作手感。杯托盖b 工作原理相同。杯托盖b的连接方式及工作原理与杯托盖a相同。完成安装后,整个杯 托总成通过螺钉安装于内饰系统中。本技术的杯托在宽度方向只需布置 转轴套和阻尼,不需要考虑杯托盖的翻转运动空间,在宽度方向达到结构空 间最紧凑,能够更加灵活的布置于内饰系统中。控制杯托盖a与杯托盖b采 用的是各自的弹簧、阻尼和锁扣控制,实现了单独控制, 一个开启放置杯 子,另一个关闭还可作储物空间,既实用又美观。杯托盖开启状态,与车身 横向平行,不会影响取放杯子,操作更加安全。前面提供了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以使本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可使用 或利用本技术。对该较佳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原理的基础上,可以作出各种修改或者变换。应当理解,说明书中所举 的实施例仅是一种较佳实施例,对该实施例做出的修改或者变换都不脱离本 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用杯托,包括壳体,杯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托盖包括两个对开的盖板。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各有一个 转臂,所述壳体上具有转轴,所述转臂卡接入所述壳体上的转轴。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各有一个 转臂, 一连接套和一转轴套,并通过各自的转轴套和连接套,将两个盖板连 接于所述壳体。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各自转轴 套的一端安装有弹簧,该弹簧一端抵靠在所述壳体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转 臂上。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用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转轴套 的另外一端安装有阻尼器。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用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锁 扣,在盖板关闭时锁扣锁住转臂。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甩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迷 宫结构,在盖板关闭时锁止盖板。8. 根据权利要求l-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用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 由卡接在一起的内盖板和外盖板组成。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用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板上还具 有饰条。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间 设有杯夹。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杯托,包括壳体,杯托盖;所述杯托盖组件包括两个对开的盖板。每个盖板各有一个转臂、一个连接套和一个转轴套,并通过连接套和转轴套连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转轴套外圈安装有弹簧,该弹簧一端抵靠在所述壳体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转臂上。连接套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用杯托,包括壳体,杯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托盖包括两个对开的盖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朱兴建曾翰通张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