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RH炉下部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66256 阅读:3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RH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RH炉下部槽,包括工作砖层(5)、次工作砖层(4)、保温砖层(3)、绝热板(2)、钢壳(1),其特征在于:下部槽中部采用托砖板(6)分设成上下两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下部槽的上区仅仅受到钢水喷溅,消耗轻微,下区则在钢水、炉渣的侵蚀和冲刷下消耗严重,因此只需更换下区即可,不但节省材料和人工费用,同时缩理短修周期,仅材料费每个炉子每年可节省上百万费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的RH炉下部槽RH炉是钢铁冶炼过程中的炉外精炼装备,通过钢水循环实现以真 空脱气为主的钢水精炼,下部槽位于RH炉下部,是接触钢水的重要部 位,同时要承受钢水、炉渣的侵蚀、冲刷、喷浅以及间歇作业引起的冷 热变化。现有的RH炉下部槽设计是材料使用到寿命后, 一次性换掉,与 实际产品的寿命不同步,因此成本比较高,不利节约成本。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将原来的下部槽分成 上下两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改进的RH炉下部槽,包括工作砖层/次工作砖层、保温砖层、绝热板、钢壳,其特征在于下部槽中部采用托砖板分设成上下两区。次工作砖层内侧的中部设凹槽,托砖板边缘嵌入凹槽内的底部,托 板砖整个嵌入凹槽内上部。在托板砖中部外侧边缘嵌入托板的一端,托板的另一端横穿保温砖 层固定于钢壳内壁。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下部槽的上区仅仅受到钢水喷溅,消 耗轻微,下区则在钢水、炉渣的侵蚀和冲刷下消耗严重,因此只需更换 下区即可,不但节省材料和人工费用,同时縮理短修周期,仅材料费每 个炉子每年可节省上百万费用。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原有技术的环流管结构示意图。参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RH炉下部槽,包括工作砖层(5)、次工作砖层(4)、保温砖层(3)、绝热板(2)、钢壳(1),其特征在于:下部槽中部采用托砖板(6)分设成上下两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未君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新威利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