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医学院专利>正文

抗坏血酸钙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96088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抗坏血酸与碳酸钙反应制造抗坏血酸钙的方法。抗坏血酸∶水(重量比)=1∶0. 8~1,在60℃的温度下,使抗坏血酸溶解。抗坏血酸∶碳酸钙(摩尔比)=2∶1。反应温度60~80℃,反应时间20~25分钟。在40~60℃的温度下,使生成抗坏血酸钙结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得到白色抗坏血酸钙晶体,含量为99. 5~99. 8%,其水溶液的pH=7. 0~7. 4。比旋度为+95°~+97°。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的回收率达85~90%。(*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众所周知,维生素C在人体内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需求量非常大。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的维生素C是强酸性的,pH达2.0,服用后,使胃肠不适,特别不利于患有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服用,健康人也不宜多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坏血酸钙(CalciumAscorbate)可称为是一种中性维生素C,pH=7.0~7.4,它既具有维生素C的活性,又含离子型的钙。产物中被氧化部分(脱氢型抗坏血酸钙)对关节炎、静脉炎和痛风患者的痛苦有缓解作用。Ruskin在U.S.Pat.No.2596103(1952)以及在U.S.Pat.No.2631155(1953)中提到抗坏血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在室温下进行,用有机溶剂乙醇或丙酮清洗抗坏血酸钙结晶。此方法在室温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长,反应不彻底。用有机溶剂纯化抗坏血酸结晶,可提高纯度,但回收率低,约只有50%左右。Clarence Schreur在U.S.Pat.No.4251449(1981)中提到抗坏血酸与碳酸钙的反应温度是40~60℃,不超过70℃。使用过量的碳酸钙。整个反应过程CO2复盖反应面,可以防止抗坏血酸过多的被氧化分解。由于在室温下自发结晶,晶粒小,吸附杂质多,结晶时间长。产物呈橙黄色,其抗坏血酸钙含量只有85~95%。pH为5.7~6.0,产品纯度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时间短,回收率高的制造抗坏血酸钙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抗坏血酸钙的纯度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由以下措施实现抗坏血酸∶水(重量比)=1∶0.8~1。在60℃的温度下使抗坏血酸溶解。按抗坏血酸∶碳酸钙(摩尔比)=2∶1,逐渐加入碳酸钙,加入碳酸钙的同时将反应温度提高到80℃为止。反应时间控制在20~25分钟内,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保持10分钟,再升温到40~60℃,适当搅拌,生成粗大颗粒抗坏血酸钙结晶,除去母液,真空加热干燥,得到白色抗坏血酸钙晶体。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以下特点1.采用高于室温下溶解抗坏血酸,能使之充分溶解,有利于反应完全。2.选择适当的抗坏血酸与水的重量比,溶液中沉淀物质的过饱和程度是沉淀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溶液中沉淀物质的过饱和程度越大,聚集速率越大,生成的晶核也越多,晶核越多,得到的将是颗粒细小的晶体,容易吸附杂质。因此,选择适当的水量,控制适当的过和程度,可生成较为粗大的晶体,利于产品纯化。3.结晶过程在热溶液中进行,因为在热溶液中,沉淀物的溶解度一般比较大,相对过饱和程度降低,生成的晶核可以减少,再加以适当搅拌,令晶粒粗大,对提高抗坏血酸钙纯度有利。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得的抗坏血酸钙含量(标准碘滴定法检测)达99.5~99.8%。其溶液的pH=7.0~7.4,比旋度+95°~+97°。本方法的回收率达85~90%。产品成份抗坏血酸钙占85~87%脱氢型抗坏血酸钙占12~14%实施例一用敞口的带有搅拌器、控温器和温度计的不锈钢防腐蚀反应器,容积约400升。加入50Kg抗坏血酸(药用原料)和50Kg蒸馏水,升温至60℃,搅拌溶解。随后逐步加入碳酸钙,总加入量为14.2Kg。在不断加入碳酸钙的同时,逐渐将反应温度升至80℃,时间控制在20~25分钟之内,待反应物表面的CO2气泡消失,停止搅拌,反应产物尽快降至室温,保持10分钟,再令反应器温度升至60℃,适当搅拌,待粗大颗粒结晶形成后,采用真空抽吸或离心除去母液,真空加热(40~50℃)干燥。全过程需2小时左右,得到白色抗坏血酸钙结晶47.2Kg。经用标准碘滴定检测,含量为99.8%,其溶液的pH=7.3。实施例二设备与条件基本与实施例一相同。抗坏血酸∶水(重量比)为1∶0.8,即50Kg抗坏血酸加40Kg蒸馏水(60℃)溶解。结晶时,反应器温度升至40℃。碳酸钙加入总量同样为14.2Kg,得到抗坏血酸钙结晶50Kg,含量为99.5%,其溶液pH=7.0。权利要求1.一种由抗坏血酸与碳酸钙反应制造抗坏血酸钙的方法,其特征是按抗坏血酸∶水(重量比)=1∶0.8~1,在60℃的温度下,使抗坏血酸溶解,按抗坏血酸∶碳酸钙(摩尔比)=2∶1,逐渐加入碳酸钙,加入碳酸钙的同时将反应温度提高到80℃为止,反应时间控制在20~25分钟内,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保持10分钟,再升温到40~60℃,搅拌,生成抗坏血酸钙白色结晶,除去母液,真空加热干燥。全文摘要一种由抗坏血酸与碳酸钙反应制造抗坏血酸钙的方法。抗坏血酸∶水(重量比)=1∶0.8~1,在60℃的温度下,使抗坏血酸溶解。抗坏血酸∶碳酸钙(摩尔比)=2∶1。反应温度60~80℃,反应时间20~25分钟。在40~60℃的温度下,使生成抗坏血酸钙结晶。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得到白色抗坏血酸钙晶体,含量为99.5~99.8%,其水溶液的pH=7.0~7.4。比旋度为+95°~+97°。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回收率达85~90%。文档编号A61K31/375GK1112418SQ9410606公开日1995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25日专利技术者张平常, 黄雁, 杨凤仪 申请人:广州医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抗坏血酸与碳酸钙反应制造抗坏血酸钙的方法,其特征是按抗坏血酸∶水(重量比)=1∶0. 8~1,在60℃的温度下,使抗坏血酸溶解,按抗坏血酸∶碳酸钙(摩尔比)=2∶1,逐渐加入碳酸钙,加入碳酸钙的同时将反应温度提高到80℃为止,反应时间控制在20~25分钟内,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保持10分钟,再升温到40~60℃,搅拌,生成抗坏血酸钙白色结晶,除去母液,真空加热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常黄雁杨凤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