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续热镀锌生产的锌渣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48122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用于连续热镀锌生产的锌渣去除装置,设置在浸入锌锅中的炉鼻子附近,包括:一U形管,浸在锌液中,其两端开口,两开口分别位于炉鼻子外部和内部的锌液面处,且部分浸没在锌液面下,部分超出锌液面;一气体注入管,其上端高于锌锅的液面,下端与炉鼻子外侧的U形管的下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实用,通过气体的压力及流量调节,便可以达到抽吸锌液的目的,除渣效果显著,不易发生故障,能够满足生产线上持续生产使用的要求,可在原有的锌锅设备上简单改造,大大节约了成本和原材料。(*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业去除锌渣的装置,特别属于冷轧热镀锌机组锌锅 内的炉鼻子内部去除锌渣的一种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钢厂冷轧热镀锌生产线的炉鼻子在生产过程中始终浸入锌锅内,如图l、图2所示,带钢l在炉鼻子2内与锌液5接触,经过沉没辊4和气 刀3,达到表面均匀镀锌的目的。但是,炉鼻子2内部的锌液面7上会因氧化等原因,形成很多悬浮的锌 渣6或者其他异物,这些漂浮着的锌渣或者异物如果黏附到带钢l表面,将 会随着带钢巻入沉没辊,经气刀后在带钢表面形成严重的质量缺陷。日本专利06-322498公开了一种〃防止热镀锌过程钢锌渣粘附的方法〃, 在该专利中,在带钢附近设置了一个U型隔墙,将表面渣层和钢带附近较洁 净的区域分割开,以减少带钢粘渣的机会。这种现有技术的缺点是随着生 产时间的延长,U型隔墙内的液面还是会越来越多的混入锌渣,其本身不带 有锌渣去除功能,故不能配合生产线上长时间生产的需要;替换U型隔墙又 必须停止生产线,影响整体的生产效率。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092681A,公开了 "一种锌液循环净化式热镀锌 锅",该热镀锌锅包括主锌锅和循环净化通道,主锌锅用于钢板热镀锌作业, 循环净化通道用于去除锌渣和锌液循环净化。主锌锅和循环净化通道相互连 通,循环净化通道上设置电磁泵、锌渣捕捉器、控制阀门,电磁泵使锌液经 净化通道循环流动,锌渣捕捉器捕获锌渣并定期清除,控制阀门用于控制锌 液流动。该热镀锌锅能克服传统锌锅存在的不能有效清除锌渣的缺点,可以 实现在热镀锌作业的同时,又使己经形成并且残留在锌液中的锌渣得到持续 不断的分离去除的作用,降低锌液中锌渣的浓度,净化锌液,使钢板热镀锌 始终能在较洁净的锌液中进行,以提高热镀锌板的镀层质量。该装置有较高的除锌渣能力,这种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其必须使用电磁泵、锌渣捕捉器、 控制阀门等等,且该装置难以通过现有锌锅的改造来实现,且元器件较多, 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较大,除渣成本也远远高于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连续热镀锌生产的锌渣去除装置,能 够通过虹吸原理,持续有效地去除锌锅中带钢周围的锌液面上的锌渣,而且 结构简单实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用于连续热镀锌生产的锌渣去除 装置,设置在浸入锌锅中的炉鼻子附近,包括一U形管,浸在锌液中,其两端开口,两开口分别位于炉鼻子外部和内 部的锌液面处,且部分浸没在锌液面下,部分超出锌液面;一气体注入管,其上端高于锌锅的锌液面,下端与位于炉鼻子外部的U 形管的下部连通。优选地,所述U形管的两开口呈斜坡状。优选地,所述U形管的其中一个开口呈斜坡状,另一个开口为一弯头。 优选地,所述气体注入管插入炉鼻子外的U形管中。 优选地,所述气体注入管设置在U形管外,与U形管平行。优选地,还包括 一高度调节装置,设置在锌锅边沿,该高度调节装置连接u形管,调节其升降。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一外壳,设置在锌锅旁边,其内壁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条导向槽; 一滑块,与U形管固定连接,其侧壁上设有若干条导向块,与外壳的导 向槽相匹配,在导向槽中上下滑动,滑块上沿竖向设有带内螺纹的中心孔; 一丝杆,穿过滑块上的中心孔且与其螺纹啮合; 一手轮,刚性连接在丝杆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 一支架,分别与U形管和滑块刚性固定。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设有标尺。优选地,所述U形管坡口是圆形坡口或是方形坡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 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实用,通过气体的压力及流量调节,便可以达 到抽吸锌液的目的,不易发生故障,能够满足生产线上持续生产使用的要求。2. 本技术能够在原有的锌锅基础上简单改造就达到除渣效果,大大 节约了除渣成本和原材料。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 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 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的带钢在锌锅中镀锌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锌锅液面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U形管和支架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U形管和支架的侧视图。图7为图6的B-B向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高度调节装置结构图。图9为本技术的U形管圆形斜坡状坡口结构。图10为本技术的U形管方形斜坡状坡口结构。图11为本技术的U形管的结构图。附图标号 带钢 锌液 气体注入管 U形管 丝杆炉鼻子 锌渣 排气口 手轮 滑块气刀 锌液面 U形管坡口 支架沉没辊 高度调节装置 锌锅 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3-11来具体介绍一种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如图3、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连续热镀锌生产的锌渣去除装置, 设置在浸入锌锅12中的炉鼻子2附近,包括U形管13,浸在锌液5中,其一端位于炉鼻子2内部的锌液面7处,有一排气口 10;斜坡状的开口 和排气口 10均位于锌液面7的水平面;气体注入管9,其上端高于锌锅12 的锌液面7,下端与炉鼻子2外侧的U形管13的下部连通。如图5、 6、 7所示,排气口IO,该弯头的中心线与斜坡状的开口的中心 线均位于锌液面7的水平面。U形管坡口 11,设置在炉鼻子2内的U形管13 端部,其坡口部分浸没在锌液面7下,部分超出锌液面7。 U形管13的底部, 斜向上延伸到炉鼻子2底部。气体注入管9插入炉鼻子2外的U形管13中。或者气体注入管9设置在 U形管13外,与U形管13平行(参见图11)。如图8所示,高度调节装置8,设置在锌锅12边沿,该高度调节装置8 连接U形管13,调节其升降。高度调节装置8包括外壳16设置在锌锅12边,其切向开有一切口且 内壁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条导向槽。丝杆17沿高度方向设置在中空外壳16 内部的中央,丝杆17的上端伸出中空外壳16以外。手轮14刚性连接在丝杆 17的上端。滑块18限位于外壳16内部,其上设有带内螺纹的中心孔,与丝 杆17啮合,其周壁设有若干条导向键,与外壳16的导向槽相配合,并嵌入 导向槽中。支架15上设游标尺,且与U形管13刚性固定,通过外壳16上的 切口螺纹连接滑块18。如图9、 IO所示,U形管坡口 ll可以是是圆形坡口或是方形坡口。本技术中,坡口的角度范围是:20 25度。氮气管的直径在10 15A, U形管的直径在80 100A。氮气压力为每立方厘米3 3. 5千克。氮气管注入 口距锌液面的高度H在1 1. 2米之间。当向气体注入管9注入压强为每立方厘米3 3. 5千克的氮气后,氮气在 气体注入管9的下端冒出大量气泡,氮气的气泡抬高了炉鼻子2外侧的U形 管13中的锌液面7,打破了 U形管13的两个管体内之间的液压平衡。锌液5的密度大大超过水,所以能够形成很强的虹吸作用,炉鼻子2内侧的U形管13中的锌液5被压向U形管13在炉鼻子2外侧的部分。由于炉鼻子2内的U 形管坡口的位置在锌液面7上,故而锌液面7上的锌渣6被大量吸入,顺着 锌液5,通过U形管13,流出排气口IO,不再影响炉鼻子2内的带钢1,从 而保证了带钢1的质量。在带钢镀锌一段时间之后,锌液面7开始下降,此时人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连续热镀锌生产的锌渣去除装置,设置在浸入锌锅(12)中的炉鼻子(2)附近,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U形管(13),浸在锌液(5)中,其两端开口,两开口分别位于炉鼻子(2)外部和内部的锌液面(7)处,且部分浸没在锌液面(7)下,部分 超出锌液面(7); 一气体注入管(9),其上端高于锌锅(12)的锌液面(7),下端与位于炉鼻子(2)外部的U形管(13)的下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鲁张春青施伟君强晓彬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