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洗消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3161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清洗消泡装置,其包括:壳体;泡沫导流管,其与壳体连接并与壳体的内部空间连通;蒸汽螺旋管,其盘旋地设置在壳体内,蒸汽螺旋管的首端具有蒸汽入口,其尾端具有蒸汽出口;冲洗水螺旋管,其与蒸汽螺旋管同步盘旋地设置在壳体内,冲洗水螺旋管上开设有冲洗孔若干个;螺旋导流条,其与蒸汽螺旋管和冲洗水螺旋管同步盘旋地设置在壳体内,螺旋导流条设于蒸汽螺旋管和冲洗水螺旋管之间;液体回流管,其设于螺旋导流条尾端的下游。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碱液循环槽,其包括循环槽本体以及上述的自清洗消泡装置,其中泡沫导流管与循环槽内液面上方的空间连通,液体回流管的出口设于循环槽内的液面下方。

A self cleaning defoa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清洗消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除泡沫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消除泡沫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用镀锌板的连续生产线上,碱液循环槽内的碱液在循环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泡沫,而碱液循环槽是个相对密闭的空间,为了确保碱液循环槽内的压力和外界大气压力保持一致,通常在碱液循环槽的顶部安装一根与大气相通的管道,即呼吸孔管。一般情况下,碱液循环槽内的碱液约占碱液循环槽容积的二分之一,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泡沫不断产生,泡沫会充满碱液循环槽的上半部空间,并不断地从呼吸孔管流出,严重污染生产环境,并且大大增加碱液的消耗。鉴于此,期望获得一种能够消除碱液循环槽内泡沫的装置,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和碱液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自清洗消泡装置,该装置能够消除碱液循环槽内的泡沫,减少环境污染和碱液消耗。此外,该装置还具有自清洁功能,能够有效解决装置内部产生结晶以及管口堵塞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清洗消泡装置,其包括:壳体;泡沫导流管,其与所述壳体连接并与壳体的内部空间连通;蒸汽螺旋管,其盘旋地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蒸汽螺旋管的首端具有蒸汽入口,其尾端具有蒸汽出口;冲洗水螺旋管,其与蒸汽螺旋管同步盘旋地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冲洗水螺旋管上开设有冲洗孔若干个;螺旋导流条,其与蒸汽螺旋管和冲洗水螺旋管同步盘旋地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螺旋导流条设于蒸汽螺旋管和冲洗水螺旋管之间;液体回流管,其设于所述螺旋导流条尾端的下游。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中,泡沫导流管与壳体连接并与壳体的内部空间连通,以便碱液循环槽内的泡沫通过泡沫导流管进入到壳体内。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清洗消泡装置消除泡沫的原理为:蒸汽通入蒸汽螺旋管后,使得蒸汽螺旋管处于高温状态,并且使同步盘旋设置且处于蒸汽螺旋管和冲洗水螺旋管之间的螺旋导流条也形成高温状态,从而使进入到壳体内的泡沫在蒸汽螺旋管和螺旋导流条的高温作用下形成液体,然后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以及螺旋导流条的导流作用下,流入自清洗消泡装置的底部,最终通过液体回流管流入碱液循环槽的碱液液面下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中,自清洗消泡装置长时间使用后,蒸汽螺旋管和螺旋导流条上会形成碱液结晶体,碱液结晶体长期大量地积累在蒸汽螺旋管和螺旋导流条上后,一方面会影响蒸汽螺旋管和螺旋导流条对泡沫的加热效果,另一方面会造成液体回流管的堵塞,因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在自清洗消泡装置中设置冲洗水螺旋管,以便使冲洗水进入冲洗水螺旋管后从冲洗孔流出,从而对蒸汽螺旋管和螺旋导流条进行冲洗,消除碱液结晶体,起到自清洁的作用。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清洗消泡装置中,所述冲洗水螺旋管的首端具有冲洗水入口,其尾端具有堵头。更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清洗消泡装置中,所述冲洗孔的喷射方向与螺旋导流条之间的角度为15-25°。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中,冲洗孔的喷射方向与螺旋导流条之间的角度为15-25°,以便冲洗水能够对螺旋导流条进行有效的冲洗。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清洗消泡装置中,所述蒸汽出口连接有疏水器。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中,蒸汽出口连接有疏水器,以便将蒸汽螺旋管内的冷凝水排放出去。相应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碱液循环槽,该碱液循环槽能够消除其产生的泡沫,减少环境污染和碱液消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碱液循环槽,其包括循环槽本体以及上述的自清洗消泡装置,其中所述泡沫导流管与循环槽内液面上方的空间连通,所述液体回流管的出口设于循环槽内的液面下方。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中,泡沫导流管与循环槽内液面上方的空间连通,液体回流管的出口设于循环槽内的液面下方,以便循环槽内液面上方的泡沫通过泡沫导流管流入自清洗消泡装置的壳体内,并经过自清洗消泡装置的处理后形成液体,通过液体回流管流入循环槽内。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碱液循环槽中,还包括与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呼吸孔管,呼吸孔管的一端设于自清洗消泡装置的壳体外,呼吸孔管的另一端设于壳体内。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中,为了使循环槽内的压力和外界大气环境压力保持一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碱液循环槽还包括与壳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呼吸孔管,呼吸孔管的一端设于自清洗消泡装置的壳体外,呼吸孔管的另一端设于壳体内。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清洗消泡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蒸汽螺旋管和螺旋导流条结构,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清洗消泡装置能够消除碱液循环槽内的泡沫,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和碱液消耗。(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冲洗水螺旋管结构,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清洗消泡装置具有自清洁功能,从而有效解决装置内部产生结晶以及管口堵塞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清洗消泡装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清洗消泡装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下的内部结构。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清洗消泡装置中的蒸汽螺旋管、冲洗水螺旋管以及螺旋导流条在某些实施方式下的结构。图4进一步放大显示了图3的部分结构。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碱液循环槽在某些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清洗消泡装置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然而该解释和说明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构成不当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清洗消泡装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清洗消泡装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下的内部结构。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清洗消泡装置中的蒸汽螺旋管、冲洗水螺旋管以及螺旋导流条在某些实施方式下的结构。图4进一步放大显示了图3的部分结构。由图1、图2、图3和图4可以看出,在某些实施方式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清洗消泡装置1可以包括:壳体11、泡沫导流管12、蒸汽螺旋管13、冲洗水螺旋管14、螺旋导流条15和液体回流管16。其中,泡沫导流管12与壳体11连接,并与壳体11的内部空间连通,以便碱液循环槽内的泡沫通过泡沫导流管12进入到壳体11内。蒸汽螺旋管13盘旋地设置在壳体11内,其首端具有蒸汽入口131,其尾端具有蒸汽出口13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蒸汽出口132可以与疏水器(图中未示出)连接,以便将蒸汽螺旋管13内的冷凝水排放出去。冲洗水螺旋管14与蒸汽螺旋管13同步盘旋地设置在壳体11内,其上开设有若干个冲洗孔141,冲洗水螺旋管14的首端具有冲洗水入口142,尾端具有堵头143。螺旋导流条15与蒸汽螺旋管13和冲洗水螺旋管14同步盘旋地设置在壳体11内,并且设于蒸汽螺旋管13和冲洗水螺旋管14之间。液体回流管16设于螺旋导流条15尾端的下游。此外,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冲洗孔141的喷射方向与螺旋导流条15之间的角度α可以为15-25°,以便冲洗水能够对螺旋导流条15进行有效的冲洗。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些实施方式下,自清洗消泡装置1消除泡沫的原理为:蒸汽通入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清洗消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n泡沫导流管,其与所述壳体连接并与壳体的内部空间连通;/n蒸汽螺旋管,其盘旋地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蒸汽螺旋管的首端具有蒸汽入口,其尾端具有蒸汽出口;/n冲洗水螺旋管,其与蒸汽螺旋管同步盘旋地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冲洗水螺旋管上开设有冲洗孔若干个;/n螺旋导流条,其与蒸汽螺旋管和冲洗水螺旋管同步盘旋地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螺旋导流条设于蒸汽螺旋管和冲洗水螺旋管之间;/n液体回流管,其设于所述螺旋导流条尾端的下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清洗消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泡沫导流管,其与所述壳体连接并与壳体的内部空间连通;
蒸汽螺旋管,其盘旋地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蒸汽螺旋管的首端具有蒸汽入口,其尾端具有蒸汽出口;
冲洗水螺旋管,其与蒸汽螺旋管同步盘旋地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冲洗水螺旋管上开设有冲洗孔若干个;
螺旋导流条,其与蒸汽螺旋管和冲洗水螺旋管同步盘旋地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螺旋导流条设于蒸汽螺旋管和冲洗水螺旋管之间;
液体回流管,其设于所述螺旋导流条尾端的下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洗消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水螺旋管的首端具有冲洗水入口,其尾端具有堵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希成曹昊黄晓利胡小鸣强晓彬陈东畏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