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的接线模块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945125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的接线模块,包括:壳体,具有设置于其表面上用于插入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的引线端子的至少一个开孔;容纳于所述壳体中第一、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通过第一弹性夹分别与所述引线端子导电连接;以及旁流二极管,其连接在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之间,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多个腔体,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和旁流二极管中的至少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分立地设置在所述不同的腔体中。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腔体设计,避免了由于腔体狭长造成的接线模块的加工困难,从而提高了接线模块的生产效率;并且,由于采用多个可拆卸的分立单元的形式,从而可以方便地对指定的内部组件进行单独的更换。(*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技术,尤其涉及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系 统的接线模块。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既能节约能源,缓解供电紧张 问题,又能减少环境污染,因此这样的技术得到了公众的关注。 一种常见的太阳能利用方式 是将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组件)通过支架安装在已建好的屋顶上,与之相匹配的接线模 块通常设置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技术,该技术将 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为建筑的一部分,例如采光屋顶、窗户或玻璃幕墙,这样的光 伏产品在发电的同时还能起到遮风挡雨和采光的作用。 在上述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技术中,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元件中延 伸出来的接线端子(焊带或汇流条)一般通过焊接方式与接线模块中的导电元件形成电连 接,然后,通过灌胶方式进行密封。 在上述接线模块中,由于接线模块中的导电元件通过焊接方式与从太阳能电池组 件输入的接线端子(焊带)电连接,连接方式比较复杂,从而连接操作比较费时,使产品的 合格率和可靠性降低,并且生产成本比较高。另外,由于焊接方式形成永固定性连接,从而使太阳能电池组件与接线模块的分离不容易。此外,在上述接线模块中,一般采用一个狭长 的腔体的形式,为了便于内部元件的更换或拆卸,一般采用一个狭长盖子对该腔体进行封 闭。由于腔体和盖子狭长,对接线模块的加工困难,从而生产效率较低。还有,由于采用一 个狭长盖子对整个腔体进行密封,从而不利于对指定的内部组件进行单独的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相应地,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和拆卸容易的建筑光伏一 体化系统的接线模块。 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可靠性的建筑光 伏一体化系统的接线模块。 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对指定的内部组件进行更换的建 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的接线模块。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提供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的接线模块,包括 壳体,具有设置于其表面上用于插入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的引线端子的至 少一个开孔;容纳于所述壳体中第一、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通过第一弹性夹 分别与所述引线端子导电连接;以及旁流二极管,其连接在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之间,其 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多个腔体,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和旁流二极管中的至少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分立地设置在所述不同的腔体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腔体中的每一个具有开口 ,所述接线模块还包括多 个盖,所述多个盖中的每一个通过可拆卸方式封闭对应的开口 。 优选地,该接线模块还包括环形密封圈,其设置在所述盖和所述开口之间以在其 间形成密封。 具体地,所述壳体的至少一端为封闭端或为具有用于直接或通过连接器与外部电 缆相连接的引出孔的开口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开口端处,所述外部电缆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第二导 电体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电连接。 进一步地,该接线模块还包括第二弹性夹,其用于将所述外部电缆的芯线与所述 第一、第二导电体中的至少一个夹持在一起,所述第一、第二导体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 弹性夹一起设置在多个腔体中的一个中。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包括第一、第二导电轨和连接导体,所 述连接导体包括两个相对的大体为平面的侧面;以及所述第一弹性夹的横截面大体呈顶部 开口的三角形,包括底壁和从所述底壁的两侧沿与所述底壁成锐角角度延伸的两个相对侧 壁,其中当所述第一弹性夹夹持所述引线端子时,所述第一弹性夹的两个相对侧壁与引线端 子相结合并向弓|线端子施加偏置作用力,以使引线端子与所述连接导体形成稳定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连接导体分别从所述第一、第二导电轨上延伸出来且与所 述第一、第二导电轨一体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导电轨上还设置有弹性锁定片,所述旁流二极管的两个管 脚分别通过弹性锁定片与第一、第二导电轨形成导电连接。 具体地,上述可拆卸方式包括下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卡扣连接、螺栓连接、螺钉 连接、螺柱连接和铰链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两个腔体,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中的一个 和旁流二极管设置在一个腔体中,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中的另一个设置在另一腔体中。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三个腔体,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和旁流 二极管分别设置在所述三个腔体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弹性夹替代焊接方式,从而 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焊接操作费时,生产成本比较高的问题,同时对操作工艺的要求不高,从 而降低了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的工艺成本;另外,由于在本技术中采用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腔体和盖子的设计,在一个接线模块的壳体上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可独立打开盖子以 对内部组件进行更换的单元。 一方面,避免了由于腔体和盖子狭长造成的接线模块的加工 困难,从而提高了接线模块的生产效率。另外,由于采用多个可拆卸的分立单元的形式,从 而可以方便地对指定的内部组件进行单独的更换;此外,通过采用弹性夹方式,避免了太阳 能电池组件与接线模块之间的永久连接,从而进一步使太阳能电池组件与接线模块的拆卸 方便,便于对接线模块的内部元件,例如二极管、弹性夹、连接端子的维修和检查。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的两腔接线模块的立体外观图,其中盖处于闭合状态; 图2是显示图1中的两腔接线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其中盖被打开并示出了内部元 件的位置和结构关系; 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的三腔 接线模块的立体外观图,其中盖处于闭合状态; 图4是显示图1中的三腔接线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其中盖被打开并示出了内部元 件的位置和结构关系;以及 图5是显示前述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端子通过弹性夹与导电体形成电连接的示 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 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 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的总体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 新型的一种限制。第一实施例参见图l-2和5,其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建筑光伏一 体化系统的接线模块100,包括壳体1,具有设置于其表面,如图1-2中前下表面la上用于 插入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和负极(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的引线端子4的至少一个开孔5 ; 容纳于壳体1中的第一、第二导电体,第一、第二导电体通过弹性夹8分别与引线端子4导 电连接;以及旁流二极管9,其连接在第一、第二导电体之间,其中壳体1包括两个腔体11、 12,第一、第二导电体和旁流二极管9中的至少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分立地设置在两个腔 体11、12中。在上述接线模块中,壳体l可由绝缘材料构成。引线端子4和第一、第二导电 体均由导电材料,例如铜、铝等材料构成。参见图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导电体包 括第一、第二导电轨6、7和与第一、第二导电轨6、7连接的连接导体19、20。 参见图1和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的接线模块,包括:壳体,具有设置于其表面上用于插入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的引线端子的至少一个开孔;容纳于所述壳体中第一、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通过第一弹性夹分别与所述引线端子导电连接;以及旁流二极管,其连接在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多个腔体,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和旁流二极管中的至少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分立地设置在所述不同的腔体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的接线模块,包括壳体,具有设置于其表面上用于插入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的引线端子的至少一个开孔;容纳于所述壳体中第一、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通过第一弹性夹分别与所述引线端子导电连接;以及旁流二极管,其连接在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多个腔体,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和旁流二极管中的至少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分立地设置在所述不同的腔体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腔体中的每一个具有开口 ,所述接线模块还包括多个盖,所述多个盖中的每一个通过可拆卸方式封闭对应的开□。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密封圈,其设置在所述盖和所述开口之间以在其间形成密封。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至少一端为封闭端或为具有用于直接或通过连接器与外部电缆相连接的引出孔的开口端。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端处,所述外部电缆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电连接。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线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夹,其用于将所述外部电缆的芯线与所述第一、第二导电体中的至少一个夹持在一起,所述第一、第二导体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弹性夹一起设置在多个腔体中的一个中。7. 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周春夫陈孝群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