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的侧翻边与凸模回撤分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28235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的侧翻边与凸模回撤分离结构,所述侧翻边与凸模回撤分离结构包括:上模本体;下模本体;侧翻边机构;凸模回撤机构上驱动器;凸模回撤机构;在侧翻边机构端部设置有侧翻边凹模镶块,侧翻边凹模镶块随着侧翻边机构移动而沿着侧翻边冲压方向对设置在凸模回撤机构上的制件侧翻边压紧或松开;所述侧翻边冲压方向的水平投影与凸模回撤机构移动的水平方向之间形成夹角,该夹角为30°~6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翻边机构与凸模回撤机构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分离成设定角度,缩小凸模回撤机构长度,侧翻边机构与凸模回撤机构紧凑,节省空间,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方便加工调试。(*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汽车覆盖件的冲压模具,特别涉及的是汽车覆盖件 冲压模具的侧翻边与凸模回撤分离式结构。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汽车覆盖件由众多制件组成,每一制件均需要通过拉延、修 边冲孔和翻边整形等工序完成。每一工序单独需一套模具来实现。如图1所示,为节约模具成本,大部分制件P方向的垂直翻边与Q方向 过渡区域处的侧翻边常在一个工序上制作,这就是所谓的正侧交刀翻边。为了保证侧翻边机构翻边完成后制件能顺利取出,常规的处理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如图2所示,按侧翻边Q方向设计凸模回撤机构,现有技术的凸模回撤机构与侧翻边机构的结构包括上模本体7;下模本体9;在上模本体7底面上设置有侧翻边机构和凸模回撤机构上驱动器30;在下模本体9斜面上设置有能移动的凸模回撤机构。所述侧翻边机构包括安装在上模本体7底面上的侧翻边机构上驱动器20,侧翻边机构上驱动器20底面滑动的压在侧翻边机构滑块4 一侧的斜面上,侧翻边机构滑块4另一侧安装有侧翻边凹模镶块3;在侧翻边机构上驱动器20和侧翻边机构滑块4之间设置有驱动侧翻边机构滑块4复位的弹性装置(图 未示)。侧翻边机构随着上模本体7的上下移动,使侧翻边凹模镶块3对制 件1完成冲压侧翻边。如图2所示,在所述凸模回撤机构上驱动器30上安装有斜楔导板6,该 斜楔导板6随着上模本体7也上下移动,上下移动的斜楔导板6推动凸模回 撤机构上的斜楔导板6'在水平方向移动,也使凸模回撤机构在下模本体9 上作水平方向移动。所述凸模回撤机构包括在下模本体9斜面上支撑有能移动的凸模回撤 机构本体8,在凸模回撤机构本体8—侧设置有斜楔导板6',凸模回撤机构 本体8另一侧设置有凸模镶块2;在下模本体9与凸模回撤机构本体8之间设 置有弹性复位的弹簧5,弹簧5—端设置在下模本体9凹槽内侧面上,弹簧5 另一端顶在凸模回撤机构本体8上。上述凸模回撤机构与侧翻边机构是设置在同一纵向上下位置,即所谓的 子母斜楔机构。上述所谓的子母斜楔机构的缺点是由于侧翻边结构在纵向本身有 一定长度,回撤凸模部分只有大于侧翻边纵向结构长度后,被加工侧翻边的制件1才能取出。因此,回撤凸模部分需要做的比侧翻边结构更大,上述现 有技术结构占用空间较大,对于空间受限的场合是无法使用的。第二种是做旋转凸轮结构,其缺点是设计复杂,允许的公差范围小, 提高了制造成本,加工、调试较为困难。第三种是将垂直翻边与侧翻边安排在不同的工序中实现,其缺点是需 要额外增加一套模具,提高了模具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侧翻边机构与 凸模回撤机构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分离成设定角度,縮小凸模回撤机构长度, 使侧翻边机构与凸模回撤机构结构紧凑,节省占用空间,方便加工调试的汽 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的侧翻边与凸模回撤分离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的侧翻边与 凸模回撤分离结构,所述侧翻边与凸模回撤分离结构包括上模本体;下模 本体;在上模本体底面上设置有侧翻边机构和凸模回撤机构上驱动器;在下 模本体上设置有凸模回撤机构;所述凸模回撤机构上驱动器随着上模本体上 下移动来驱动凸模回撤机构在下模本体上作水平方向移动,在侧翻边机构端 部设置有侧翻边凹模镶块,侧翻边凹模镶块随着侧翻边机构移动而沿着侧翻 边冲压方向对设置在凸模回撤机构上的制件侧翻边压紧或松开;所述侧翻边 冲压方向的水平投影与凸模回撤机构移动的水平方向之间形成夹角,该夹角 为30° 65°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不同于现有技术将侧翻边机构方 向与凸模回撤机构设计在同一纵向上下位置,本技术是将翻边机构与凸 模回撤机构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分离成设定角度,缩小凸模回撤机构长度,使 侧翻边机构与凸模回撤机构结构紧凑,节省占用空间,简化模具结构,节约 模具空间,降低成本,方便加工调试。本技术结构与旋转凸轮所要求的 较小公差范围相比,具有加工、制造、调试简单、制作成本低的优点。本技术不仅仅用于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侧翻边,还同样适用当侧整 形后凸模有负角的情况。本技术在侧围,翼子板,车门,发动机盖,中 央加强梁等制件模具上均能使用,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制件的正翻边冲压方向与侧翻边冲压方向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凸模回撤机构与侧翻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图7中B-B剖面,显示侧翻边机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3P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图7中A-A剖面的凸模回撤机构示意图,显示制件被 加工状态;图6是图5中凸模回撤机构本体向右移动,显示制件加工后能够取出状态;图7是本技术侧翻边机构与凸模回撤机构在水平面内投影呈分离状 态示意图。《附图中序号说明》 P:正翻边冲压方向 1:制件4:侧翻边机构滑块 7:上模本体20:侧翻边机构上驱动器 2、 22:凸模镶块 30:凸模回撤机构上驱动器 32:凸模回撤机构回程限 34:耐磨导板 40:侧翻边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一步详述。图1是显示制件的正翻边冲压方向与侧翻边冲压方向示意图;图2是现 有技术凸模回撤机构与侧翻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7中 B-B剖面,显示侧翻边机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3P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 技术图7中A-A剖面的凸模回撤机构示意图,显示制件被加工状态;图6 是图5中凸模回撤机构本体向右移动,显示制件加工后能够取出状态;图7 是本技术侧翻边机构与凸模回撤机构在水平面内投影呈分离状态示意 图。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结构与现有技术结构相同的,使用同一序号。如图3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的侧翻边 与凸模回撤分离结构,所述侧翻边与凸模回撤分离结构包括上模本体7;下 模本体9。在上模本体7底面上设置有侧翻边机构40和凸模回撤机构上驱动 器30。在下模本体9上设置有凸模回撤机构50。所述凸模回撤机构上驱动器30随着上模本体7上下移动来驱动凸模回撤 机构在下模本体9上作水平方向A-A移动。在所述侧翻边机构40端部设置有侧翻边凹模镶块3,该侧翻边凹模镶块Q:侧翻边冲压方向 3:侧翻边凹模镶块 6、 6':斜楔导板 9:下模本体21:侧翻边机构下驱动器5、 25:弹簧31:凸模回撤机构回程氮气弹簧 8、 33:凸模回撤机构本体50:凸模回撤机构3随着侧翻边机构40移动而沿着侧翻边冲压方向Q-Q对设置在凸模回撤机构 50上的制件1侧翻边压紧或松开;所述侧翻边冲压方向Q-Q的水平投影B-B 与凸模回撤机构50移动的水平方向A-A之间形成夹角e ,该夹角9为30° ~ 65。。 ,所述侧翻边机构包括安装在上模本体7底面上的侧翻边机构上驱动器 20,侧翻边机构上驱动器20底面滑动的压在侧翻边机构滑块4 一侧的斜面上, 侧翻边机构滑块4另一侧安装有侧翻边凹模镶块3,侧翻边机构滑块4底面被 滑动的支撑在侧翻边机构下驱动器21斜面上;侧翻边机构下驱动器21安装 在下模本体9上;在侧翻边机构上驱动器20和侧翻边机构滑块4之间设置有 驱动侧翻边机构滑块4复位的弹性装置。所述侧翻边机构40是标准斜楔机构。 所述驱动侧翻边机构滑块4复位的弹性装置是弹簧25,该弹簧25 —端固 定在侧翻边机构上驱动器20凹槽内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的侧翻边与凸模回撤分离结构,所述侧翻边与凸模回撤分离结构包括:上模本体(7);下模本体(9);在上模本体(7)底面上设置有侧翻边机构(40)和凸模回撤机构上驱动器(30);在下模本体(9)上设置有凸模回撤机构(50);所述凸模回撤机构上驱动器(30)随着上模本体(7)上下移动来驱动凸模回撤机构在下模本体(9)上作水平方向(A-A)移动,其特征在于,在侧翻边机构(40)端部设置有侧翻边凹模镶块(3),侧翻边凹模镶块(3)随着侧翻边机构移动而沿着侧翻边冲压方向(Q-Q)对设置在凸模回撤机构(50)上的制件(1)侧翻边压紧或松开;所述侧翻边冲压方向(Q-Q)的水平投影(B-B)与凸模回撤机构(50)移动的水平方向(A-A)之间形成夹角(θ),该夹角(θ)为30°~6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的侧翻边与凸模回撤分离结构,所述侧翻边与凸模回撤分离结构包括上模本体(7);下模本体(9);在上模本体(7)底面上设置有侧翻边机构(40)和凸模回撤机构上驱动器(30);在下模本体(9)上设置有凸模回撤机构(50);所述凸模回撤机构上驱动器(30)随着上模本体(7)上下移动来驱动凸模回撤机构在下模本体(9)上作水平方向(A-A)移动,其特征在于,在侧翻边机构(40)端部设置有侧翻边凹模镶块(3),侧翻边凹模镶块(3)随着侧翻边机构移动而沿着侧翻边冲压方向(Q-Q)对设置在凸模回撤机构(50)上的制件(1)侧翻边压紧或松开;所述侧翻边冲压方向(Q-Q)的水平投影(B-B)与凸模回撤机构(50)移动的水平方向(A-A)之间形成夹角(θ),该夹角(θ)为30°~6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的侧翻边与凸模回撤分离结 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翻边机构(40)包括安装在上模本体(7)底面上的 侧翻边机构上驱动器(20),侧翻边机构上驱动器(20)底面滑动的压在侧翻 边机构滑块(4) 一侧的斜面上,侧翻边机构滑块(4)另一侧安装有侧翻边凹 模镶块(3),侧翻边机构滑块(4)底面被滑动的支撑在侧翻边机构下驱动器(21)斜面上;侧翻边机构下驱动器(21)安装在下模本体(9)上;在侧翻边 机构上驱动器(20)和侧翻边机构滑块(4)之间设置有驱动侧翻边机构滑块(4) 复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德常青李洪旭王紫铱胡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敏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