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2661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向缓冲装置,其具有第一传输端与第二传输端。双向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单元、第二缓冲单元、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二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具有第一端至第三端。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端耦接第一传输端,以便在第一输入信号有效时,透过其第三端使第一缓冲单元运行。第二控制单元具有第一端至第三端。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三端分别耦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三端与第二端。另外,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一端耦接第二传输端,以便在第二输入信号有效时,透过其第三端使第二缓冲单元运行。(*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双向缓冲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达到信号中继与隔离的双向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系统管理总线(System Management Bus,SMBus)与I2C总线(Inter-Integrated Circuit Bus)可作为系统上慢速的装置与电源管理装置之间的沟通使用,以使系统取得这 些装置的制造厂商、型号、控制信息、错误讯息以及状态,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硬件监控上。 由于SMBus和I2C本身驱动负载的能力有400pF的性能限制,且其又经常要跨接 多个系统,因此SMBus和I2C的总线上通常会加入缓冲器(Buffer),以增加其驱动能力。然 而,一般常用具有缓冲器功能的集成电路(IC)的价格较为昂贵,而普通的电平切换电路又 无法提供电容隔离、突破电容限制,以及防噪声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向缓冲装置,其可突破总线的电容限制并达到隔离作用。 本技术提出一种双向缓冲装置,其具有第一传输端与第二传输端。双向缓冲 装置包括第一缓冲单元、第二缓冲单元、第一控制单元以及第二控制单元。第一缓冲单元具 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第一缓冲单元的第一端耦接第一传输端,以接收第一输入信号,而第 一缓冲单元的第二端耦接第二传输端。第二缓冲单元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第二缓冲单 元的第一端耦接第二传输端,以接收第二输入信号,而第二缓冲单元的第二端耦接第一传 输端。 第一控制单元具有第一端至第三端。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端耦接第一传输端,以 便在第一输入信号有效时,第一控制单元透过其第三端使第一缓冲单元运行。第二控制单 元具有第一端至第三端。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三端分别耦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三端 与第二端。另一方面,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一端耦接第二传输端,以便在第二输入信号有效 时,第二控制单元透过其第三端使第二缓冲单元运行。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缓冲单元包括第一缓冲器。第一缓冲器 的输入端耦接第一缓冲单元的第一端,而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耦接第一缓冲单元的第二丄山顺。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缓冲单元包括第二缓冲器。第二缓冲器 的输入端耦接第二缓冲单元的第一端,而第二缓冲器的输出端耦接第二缓冲单元的第二丄山顺。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或非门。第一或非门 的第一输入端耦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端,而第一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耦接第一控制单元 的第二端。另外,第一或非门的输出端耦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三端。 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二或非门。第二或非门的第一输入端耦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一端,而第二或非门的第二输入端耦接该第二控制单 元的第二端。另外,第二或非门的输出端耦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三端。 基于上述可知,本技术的双向缓冲装置是利用第一与第二控制单元,并依据 来自第一与第二传输端的第一与第二输入信号来控制双向缓冲装置的第一与第二缓冲单 元的作动,进而达到信号的隔离或中继作用。 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 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绘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双向缓冲装置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绘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双向缓冲装置100的电路示意图。请参照图1, 双向缓冲装置100具有传输端TM1与传输端TM2,其中在实际应用上,传输端TM1与传输端 TM2可分别耦接至一上拉电阻R,以将传输端TM1与传输端TM2的电压拉至系统电压Vcc。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双向缓冲装置100包括缓冲单元110、缓冲单元120、控制单元130、以 及控制单元140。 如图1所示,缓冲单元110具有第一端TMll与第二端TM12,其中缓冲单元110的 第一端TM11耦接传输端TM1,以接收输入信号Sl。缓冲单元110的第二端TM12耦接传输 端TM2。另外,本实施例的缓冲单元110包括缓冲器B1,其中缓冲器B1的输入端耦接缓冲 单元110的第一端TM11,而缓冲器B1的输出端耦接缓冲单元110的第二端TM12。 类似地,缓冲单元120也具有第一端TM21与第二端TM22,其中缓冲单元120的第 一端TM21耦接传输端TM2,以接收输入信号S2,而其第二端TM22耦接传输端TM1。如图1 所示,本实施例的缓冲单元120包括缓冲器B2,其中缓冲器120的输入端耦接缓冲单元120 的第一端TM21,而缓冲器120的输出端耦接缓冲单元120的第二端TM22。 请继续参照图l,控制单元130具有第一端TM31至第三端TM32。控制单元130的 第一端TM31与第二端TM32分别耦接传输端TM1与缓冲单元120,且其第三端TM33耦接缓 冲单元IIO。另外,本实施例的控制单元130包括或非门G1,其具有两个输入端。或非门G1 其中之一的输入端耦接控制单元130的第一端TM31,而另一输入端耦接控制单元130的第 二端TM32。另外,或非门Gl的输出端耦接控制单元130的第三端TM33。 类似地,控制单元140具有第一端TM41至第三端TM43。如图1所示,控制单元140 的第二端TM42与第三端TM43分别耦接控制单元130的第三端TM33与控制单元130的第 二端TM32。另一方面,控制单元140的第一端TM41耦接传输端TM2。在本实施例中,控制 单元140包括或非门G2,其具有有两个输入端。或非门G2其中之一的输入端耦接控制单元 140的第一端TM41,而另一输入端耦接控制单元140的第二端TM42。另外,或非门G2的输 出端耦接控制单元140的第三端TM43。 由上述的耦接关系可知,当传输端TM1与传输端TM2皆无输入信号或输入信号Sl、 S2皆无效时(例如高电平的输入信号S1、S2),两或非门G1、G2会因上拉电阻R的作用而分 别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Ctrll 控制信号Ctrl2,进而禁能(disable)缓冲器B1与缓冲器B2。如此一来,双向缓冲装置100便达到信号隔离的功能。 另一方面,当传输端TM1的输入信号Sl为有效(例如低电平的输入信号Sl)且传 输端TM2无输入信号时,或非门G2会透过第三端TM43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Ctrl2至缓 冲器B2,以禁能缓冲器B2,并同时将控制信号Ctrl2传送至或非门Gl。接着,或非门Gl在 会接收到低电平的输入信号Sl与低电平的控制信号Ctrl2时,进而会透过其第三端TM33 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Ctrll以来使(enable)缓冲器B1运行。如此一来,输入信号S1便 可由传输端TM1传送至传输端TM2,进而达到信号中继的作用。 类似地,当传输端TM2的输入信号S2为有效(例如低电平的输入信号S2)且传输 端TM1无输入信号时,或非门Gl会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Ctrll至缓冲器Bl,以禁能缓冲 器Bl,并同时将控制信号Ctrll传送至或非门G2。接着,或非门G2会接收到低电平的输入 信号S2与低电平的控制信号Ctrll,进而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Ctrl2来使缓冲器B2运 行。如此一来,输入信号S2便可由传输端TM2传至传输端TM1,进而达到信号中继的作用。 由上述说明可知,就双向缓冲装置100的整体性能来看,当传输端TM1的输入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第一传输端与一第二传输端,并包括:  一第一缓冲单元,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缓冲单元的第一端耦接该第一传输端,以接收一第一输入信号,且该第一缓冲单元的第二端耦接该第二传输端;  一第二缓冲单元,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二缓冲单元的第一端耦接该第二传输端,以接收一第二输入信号,且该第二缓冲单元的第二端耦接该第一传输端;  一第一控制单元,具有一第一端至一第三端,其中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端耦接该第一传输端,以便在该第一输入信号有效时,该第一控制单元透过其第三端使该第一缓冲单元运行;以及  一第二控制单元,具有一第一端至一第三端,其中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三端分别耦接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三端与第二端,且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一端耦接该第二传输端,以便在该第二输入信号有效时,该第二控制单元透过其第三端使该第二缓冲单元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双向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第一传输端与一第二传输端,并包括一第一缓冲单元,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缓冲单元的第一端耦接该第一传输端,以接收一第一输入信号,且该第一缓冲单元的第二端耦接该第二传输端;一第二缓冲单元,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二缓冲单元的第一端耦接该第二传输端,以接收一第二输入信号,且该第二缓冲单元的第二端耦接该第一传输端;一第一控制单元,具有一第一端至一第三端,其中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端耦接该第一传输端,以便在该第一输入信号有效时,该第一控制单元透过其第三端使该第一缓冲单元运行;以及一第二控制单元,具有一第一端至一第三端,其中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三端分别耦接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三端与第二端,且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一端耦接该第二传输端,以便在该第二输入信号有效时,该第二控制单元透过其第三端使该第二缓冲单元运行。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缓冲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武男林祖成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