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庆煊专利>正文

自行车减震前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17220 阅读:278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减震前叉,包括前叉架,一端与前叉架连接的安装套筒及一端与自行车龙头连接的连接竖杆;在安装套筒的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前轮刹车制用的孔;特点是:还包括套设在连接竖杆另一端外的中间管及套设在中间管一端外的外管,连接竖杆、中间管及外管紧配合,外管插在安装套筒内并可轴向移动,中间管的长度大于外管的长度;还包括设在连接竖杆与套筒内的减震弹簧;在连接竖杆内设有限制减震弹簧移位的限位杆;还包括套设在中间管外并与安装套筒螺纹连接的限制外管滑出的端盖,中间管相对端盖可轴向移动。由于连接竖杆可以轴向移动,能够有效的对自行车龙头进行减震,具有避震效果好,使用舒适,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安装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减震前叉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行车前叉包括前叉架, 一端与前叉架连接另一端可与自行车龙 头连接的连接竖杆。连接竖杆为一条直管,其没有伸縮功能,遇到颠簸路面 时,自行车龙头会产生震动,手感很不舒适。技术专利公报上公告了一种"自行车前叉",其专利号为200720188671.0,虽然其具有减震功能,但 其结构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连接竖杆可以轴向移动, 可以有效的对自行车龙头进行减震,结构简单的自行车减震前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自行车减震前 叉,包括前叉架, 一端与前叉架连接的安装套筒及与一端与自行车龙头连接 的连接竖杆;在安装套筒的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前轮刹车制用的孔;其特征在 于还包括套设在连接竖杆另一端外的中间管及套设在中间管一端外的外 管,连接竖杆、中间管及外管紧配合,外管插在安装套筒内并只可轴向移动, 中间管的长度大于外管的长度;还包括设在连接竖杆与套筒内的减震弹簧; 在连接竖杆内设有限制减震弹簧移位的限位杆;还包括套设在中间管外并与 安装套筒螺纹连接的限制外管滑出的端盖,中间管相对端盖可轴向移动。在所述的安装套筒内设有防止外管转动的两平面,在外管上设有与两平 面相配合的两切面。在所述的中间管上与外管的配合端设有一限位台阶。所述的连接竖杆、中间管及外管通过焊接紧配合。所述的安装套筒的底板通过焊接与其固定连接,在底板上设有一将减震 弹簧定位的凹槽,在底板的中间设有漏水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由于连接竖杆可以轴向移动,能 够有效的对自行车龙头进行减震,避震效果好,使用舒适,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立体图2是前叉与安装套筒连接的立体图3是图1的爆炸图4是图1的俯视图5是图4的A-A剖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如图l、 2所示,其一种自行车减震前叉,包括前叉架l, 一端与前叉架 连接的安装套筒2及与自行车龙头连接的连接竖杆5;在安装套筒的中心位 置设有安装前轮刹车制用的孔21,在连接竖杆与自行车龙头的连接端部设有螺纹51;本技术的特点是还包括套设在连接竖杆5另一端外的中间管4及套设在中间管一端外的外管7,连接竖杆、中间管及外管紧配合,外管 插在安装套筒2内并只可轴向移动,中间管的长度大于外管的长度,在中间管上还设有安装自行车钢珠档的台阶41;还包括设在连接竖杆与安装套筒内 的减震弹簧6;在连接竖杆内设有限制减震弹簧移位的限位杆8;还包括套设在中间管外并与安装套筒螺纹连接的限制外管滑出的端盖3,中间管相对 端盖可轴向移动。使用时,如遇上不平的路段,减震弹簧6可对连接竖杆5起到减震的作用,因此也对自行车龙头起到了减震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套筒2内设有防止外管7转动的两平面23,在外 管上设有与两平面相配合的两切面71,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外管转动。在中 间管4上与外管7的配合端设有一限位台阶42,用于縮小外管7的内径,增 加其管壁的厚度。连接竖杆5、中间管4及外管7通过焊接紧配合,将它们 连接为一整体。安装套筒2的底板22通过焊接与其固定连接,在底板上设 有一将减震弹簧6定位的凹槽221,在底板的中间设有漏水孔222。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减震前叉,包括前叉架,一端与前叉架连接的安装套筒及一端与自行车龙头连接的连接竖杆;在安装套筒的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前轮刹车制用的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连接竖杆(5)另一端外的中间管(4)及套设在中间管一端外的外管(7),连接竖杆、中间管及外管紧配合,外管插在安装套筒(2)内并只可轴向移动,中间管的长度大于外管的长度;还包括设在连接竖杆与套筒内的减震弹簧(6);在连接竖杆内设有限制减震弹簧移位的限位杆(8);还包括套设在中间管外并与安装套筒螺纹连接的限制外管滑出的端盖(3),中间管相对端盖可轴向移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安 装套筒(2)内设有防止外管(7)转动的两平面(23),在外管上设有与两 平面相配合的两切面(7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中 间管(4)上与外管(7)的配合端设有一限位台阶(42)。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 竖杆(5)、中间管(4)及外管(7)通过焊接紧配合。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 套筒(2)的底板(22)通过焊接与其固定连接,在底板上设有一将减震弹 簧(6)定位的凹槽(221),在底板的中间设有漏水孔(22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减震前叉,包括前叉架,一端与前叉架连接的安装套筒及一端与自行车龙头连接的连接竖杆;在安装套筒的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前轮刹车制用的孔;特点是还包括套设在连接竖杆另一端外的中间管及套设在中间管一端外的外管,连接竖杆、中间管及外管紧配合,外管插在安装套筒内并可轴向移动,中间管的长度大于外管的长度;还包括设在连接竖杆与套筒内的减震弹簧;在连接竖杆内设有限制减震弹簧移位的限位杆;还包括套设在中间管外并与安装套筒螺纹连接的限制外管滑出的端盖,中间管相对端盖可轴向移动。由于连接竖杆可以轴向移动,能够有效的对自行车龙头进行减震,具有避震效果好,使用舒适,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安装方便等优点。文档编号B62K21/02GK201405989SQ200920185229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3日专利技术者黄庆煊 申请人:黄庆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减震前叉,包括前叉架,一端与前叉架连接的安装套筒及一端与自行车龙头连接的连接竖杆;在安装套筒的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前轮刹车制用的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连接竖杆(5)另一端外的中间管(4)及套设在中间管一端外的外管(7),连接竖杆、中间管及外管紧配合,外管插在安装套筒(2)内并只可轴向移动,中间管的长度大于外管的长度;还包括设在连接竖杆与套筒内的减震弹簧(6);在连接竖杆内设有限制减震弹簧移位的限位杆(8);还包括套设在中间管外并与安装套筒螺纹连接的限制外管滑出的端盖(3),中间管相对端盖可轴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庆煊
申请(专利权)人:黄庆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百度蜘蛛] 2015年01月16日 17:34
    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