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封闭叠层电池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1347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封闭叠层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包括:多个壳体,多个所述壳体顺序排列,壳体为浅槽型并具有与壳体内蓄电池相适应的几何形状和安装空间;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设置于相邻壳体之间以使相邻壳体紧密连接和相互密封;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壳体排列的两端,挡板与壳体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和密封元件,挡板上设置有蓄电池组的端子并与外电路连接,通过紧固元件将挡板与壳体排列夹紧,形成电池箱。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全封闭叠层电池箱具有零件种类极少、结构简洁、易于组装以及易于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池箱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护等级可达IP6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箱,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封闭叠层电池箱
技术介绍
目前,全球石化能源供应紧缺,环保压力大。电动汽车作为新型交通工具,日 趋得到社会的重视,其相关技术日新月异。作为主要系统之一的蓄电池系统也得到了发 展,如采取新型蓄电池、集成蓄电池管理系统等,但是作为蓄电池辅助装置之一的承载 蓄电池的电池箱却没有显著改观。多数电动汽车将蓄电池直接安装在车体上;有快速更 换电池模式的电池箱,在北京奥运会使用的纯电动大巴已有应用。目前所使用的蓄电池的电池箱存在以下缺点零部件种类多,结构复杂,生产 工艺复杂,电池温度场分布不均勻,防护性能较差(即IP防护等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封闭叠层电池箱,所述全封闭叠层电池箱包括多个壳体7,多个壳体7顺序排列,壳体7为浅槽形并具有与壳体7内蓄电池相 适应的几何形状和安装空间;密封元件6,密封元件6设置于相邻壳体7之间以使相邻壳体7紧密连接;和挡 板8,所述挡板8设置于壳体7排列的两端,挡板8与壳体7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和密封元 件6,挡板8上设置有蓄电池组的端子9,通过紧固元件10将挡板8与壳体7排列夹紧, 形成电池箱。优选地,壳体7由导热材料制成并设置有用于承载受力和围护的壁1、用于导热 和承载电池的底2、设置于壁1上的多个散热翅片3、用于紧固元件10连接的多个安装孔 4、和用于通过蓄电池组的端子9或电连接部件以及平衡相邻壳体7气压的多个通道5。优选地,壳体7的内壁、以及壳体7与蓄电池的接触部位覆盖有绝缘层13,所绝 缘层13具有弹性。优选地,在蓄电池与壁1之间留有排放空间以供蓄电池异常排放,所述排放空 间通过通道5与相邻壳体7的空间相连通。优选地,所述蓄电池的外表面连续覆盖着金属材料。优选地,所述电池箱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和压力释放装置15, 其中,温度传感器14设置于所述排放空间中,压力传感器和压力释放装置15设置于两端 挡板8上,压力释放装置15为安全阀或爆破片装置,压力传感器和压力释放装置15与所 述排放空间相通。优选地,所述电池箱还包括电气箱17、视窗18、低压电连接器19、锁止机构 20、以及高压电连接器21。优选地,所述壳体7还包括检测导线11和塑胶塞12,所述塑胶塞12与壳体7连 接,所述检测导线11穿过塑胶塞12,检测导线11与塑胶塞12之间密封,塑胶塞12与壳体7连接处使用密封胶或填料密封。优选地,所述壳体7还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护罩16,护罩16与挡板8之间固 定连接并作防水处理。优选地,所述端子9预留焊接电缆的孔,电缆在该孔中与端子9钎焊连接,电缆 穿过护罩16连接其他电池箱或用电设备,电缆与护罩16间做防水处理。优选地,在壳体7外连接有发热元件,以保证蓄电池的工作环境温度。优选地,其特征在于,壳体7和挡板8由金属材料、或其它能满足刚度、强度、 导热能力要求的非金属材料加工制成。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全封闭叠层电池箱主要由壳体、挡板、密封元件和紧固元件组 成,因此具有零件种类极少、结构简洁、易于组装以及易于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优 点。由于壳体和挡板通过紧固元件被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并且进一步地在相邻的壳体之 间以及壳体和挡板之间设置密封元件,因此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全封闭 叠层电池箱具有高达IP67的防护等级。同时,蓄电池的外表面连续覆盖有较厚的壳体, 因此具备较强的防穿刺能力,安全防护性能突出。IP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防护等级系统是由 IEC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 SION)所起草的,将电器设备依其防尘防湿气的特性加以分级。IP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第1个数字表示电器防尘、防止外物侵入 的等级,第2个数字表示电器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 越高。其中,防护等级IP67中的数字6表示完全防止外物侵入,且可完全防止灰尘进 入;数字7表示电器浸在水中一定时间或水压在一定的标准以下能确保不因进水而造成 损坏。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全封闭叠层电池箱的壳体的内表面与蓄电池相接触的部位上 覆盖有绝缘层,这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箱可满足GB/T18384.1中第6.、7款的绝缘和防水要 求。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全封闭叠层电池箱能够提供充足、均勻的导热通道以及充足的 散热面积,因此蓄电池的温升低。在高温环境下(室外35°C),当蓄电池大倍率充放电 时,往电池箱表面吹风,或者将吹风和喷淋水相结合来降温,可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全封闭叠层电池箱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和现实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全封闭叠层电池箱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全封闭叠层电池箱的壳体的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全封闭叠层电池箱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全封闭叠层电池箱的阶梯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全封闭叠层电池箱的壳体检测线及绝缘布置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全封闭叠层电池箱的蓄电池模块端子和压力释放装置的示意 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全封闭叠层电池箱的一个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壁1、底2、散热翅片3、安装孔4、通道5、密封元件6、壳体7、挡板8、端 子9、紧固元件10、检测导线11、塑胶塞12、绝缘层13、温度传感器14、压力释放装置 15、护罩16、电气箱17、视窗18、低压电连接器19、锁止机构20、高压电连接器21。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详 细说明如下,所说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全封闭叠层电池箱的装配示意图。请参看 图3,多个壳体7顺序排列组合一起,壳体7为浅槽型并具有与壳体7内蓄电池相适应的 几何形状和安装空间;密封元件6设置于相邻壳体7之间以使相邻壳体7紧密连接;挡 板8设置于壳体7排列的两端,挡板8与壳体7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和密封元件6,挡板8 上设置有蓄电池组的端子9并与外电路连接,通过紧固元件10将挡板8与壳体7排列夹 紧、组合连接在一起,形成电池箱。壳体7和挡板8使用金属铝、钢、铜等金属材料或其他刚度、强度、导热能力等 满足要求的非金属材料加工。优选地,使用金属铝加工,密度小、强度高,便于生产制造,具备很强的导热 能力;可采取压铸、模锻、拉伸、挤压、冲压等工艺生产制造。由于可以采取模具加 工,一致性非常好,可互换;方便批量生产及使用,便于质量控制,易于标准化。图3 中,挡板8上设置电池组的端子9,与外电路连接。图3所示电池箱主要结构件为壳体7、挡板8、紧固元件10,紧固元件10中 的螺母和垫片为标准件,零件种类极少,结构简洁,易于组装,易于生产管理、质量管 理。由于被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接合处采取密封措施、具有密封元件,可实现较高防护 等级;同时,蓄电池外表面连续覆盖着较厚的壳,具备较强的防穿刺能力,安全防护性 能突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池箱通过紧固元件10夹紧挡板8和壳体7,并通过密封元件6 密封壳体7和壳体7之间以及壳体7和挡板8之间的缝隙,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箱处于全封 闭状态,可达到高达IP67的防护等级。在本专利技术中,密封元件6可以是密封圈,安装在 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封闭叠层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包括:多个壳体(7),多个壳体(7)顺序排列,壳体(7)为浅槽形并具有与壳体(7)内蓄电池相适应的几何形状和安装空间;密封元件(6),密封元件(6)设置于相邻壳体(7)之间以使相邻壳体(7)紧密连接;和挡板(8),所述挡板(8)设置于壳体(7)排列的两端,挡板(8)与壳体(7)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和密封元件(6),挡板(8)上设置有蓄电池组的端子(9),通过紧固元件(10)将挡板(8)与壳体(7)排列夹紧,形成电池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坡孙逢春马洪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