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结晶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1030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连续结晶器装置,主要用于食品行业味精生产的浓缩结晶。包括结晶器(3)、原液与母液混合罐(1)、进料泵(2)、板式加热器(14)、外循环泵(11)、加热器(5)、内循环泵(4)和出料泵(10);原液与母液混合罐(1)与进料泵(2)相连,进料泵(2)与板式加热器(14)相连,板式加热器(14)与外循环泵(11)相连通,外循环泵(11)与加热器(5)相连,加热器(5)与结晶器(3)的循环回流口(3.2)相连通,结晶器(3)的循环出料口(3.18)与外循环泵(11)相连通;内循环泵(4)设置在所述结晶器(3)的底端;所述出料泵(10)的进口与所述结晶器(3)的晶浆出口(3.20)相连,出料泵(10)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结晶器(3)的晶浆循环口(3.11)和一助晶槽(8)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装置耗蒸汽低、设备产能高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结晶器装置(-)
技术介绍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续结晶器装置。主要用于食品行业味精生产的浓缩结晶。 也可以用于其它行业的浓缩结晶。( 二)
技术介绍
目前,味精结晶工艺,基本上采用间隙单效浓缩结晶工艺方式。在设备的产能、生 产连续化方面都没有大的突破。传统的间隙结晶工艺的主要缺点是1、蒸汽综合利用差,耗汽定额高。据相关资料报道,味精生产的耗汽定额平均为4吨/吨味精。2、结晶器体积小,设备产能低。目前,味精行业普遍使用的结晶器体积为12m3、15m3较多,最大也不超过50m3。3、自动化程度低,工艺不稳定,抗御原料质量波动的能力也差,因而味精成品中杂 质含量偏高,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耗蒸汽低、设备产能高和自动化 程度高的连续结晶器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续结晶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结晶器、原 液与母液混合罐、进料泵、板式加热器、外循环泵、加热器、内循环泵、出料泵和表冷器;所述结晶器,自上至下依次由上封头、上圆筒体、上锥体、中圆筒体、下锥体和底封 头首尾相接而成,所述上圆筒体内横向设置有一喷淋管,在所述喷淋管下方的上圆筒体筒 壁上连接有一晶浆循环口和接种口,在所述上锥体和中圆筒体内分别设置有一内锥体和一 内筒体,内锥体呈倒锥状连接于内筒体顶部,在所述内锥体、内筒体和下锥体内设置有一导 流筒;在所述中圆筒体筒壁上设置有一循环出料口,在所述下锥体筒壁上设置有一循环回 流口和一晶浆出口,在所述上封头顶部设置有捕集器,该捕集器带有伞形挡板,在捕集器旁 侧设置有一二次蒸汽出口;所述原液与母液混合罐出口与进料泵相连,进料泵与板式加热器进口相连,板式 加热器出口与外循环泵进口相连通,外循环泵出口与加热器进口相连,加热器出口与所述 结晶器的循环回流口相连通,而所述结晶器的循环出料口与外循环泵进口相连通;所述内循环泵设置在所述结晶器的底端,该内循环泵的进口与结晶器的内腔相连 通,该内循环泵的出口设置于所述导流筒内;所述出料泵的进口与所述结晶器的晶浆出口相连,出料泵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结晶 器的晶浆循环口和一助晶槽进口相连,助晶槽出口与一离心机进口相连,离心机出口与一 离心母液受槽进口相连;所述表冷器的蒸汽进口与所述结晶器的顶部的二次蒸汽出口相连通,该表冷器的 冷凝液出口与一底部冷凝液罐相连通,该底部冷凝液罐与一冷凝水泵相连,表冷器未冷凝 气体出口与真空泵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晶器设备大型化,产能增加。结晶器的容积突破了间隙单效浓缩结晶器的常规大小,可以达到SOm3以上。而一 般间隙结晶器只有20m3左右,放大好多倍。不仅设备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还节省了 设备台数,降低了投资费用。据了解,建设相同生产规模的味精装置。连续结晶器工艺的投 资要节省30%以上。2、连续结晶器操作连续化,生产成本下降。连续结晶器工艺,改善了结晶溶液的循环状态,降低了过饱和度,对晶核的形成和 晶体的成长极为有利。因而,结晶温度下降了,结晶率有了较大的提高,晶浆可以从结晶器 内连续采出。实现了操作连续化,所需的操作人员大幅度减少,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尚ο3、连续结晶器可实现自动化控制,质量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杂质少,外观色泽 光亮,长晶型结晶均勻整齐。间隙结晶器为了获得较高的结晶率,不得不依靠提高过饱和度的手段来实现,但 过饱和度越高,晶浆的粘度也急剧升高,粘度升高不利于结晶,如要降低粘度又必须提高结 晶温度,这样不可避免地产生色素和焦谷氨酸,影响产品质量和结晶效率。连续结晶器实施 了关键工艺参数反馈自控,内、外循环量及进罐蒸汽合理设定,大大优化了工艺,产品中杂 质明显减少,质量有了较大提高。综合上述,本技术的连续结晶器,具有产能高、能耗低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晶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连续结晶器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双流程物料的走向示意图。图中底封头3. 1、循环回流口 3. 2、下锥体3. 3、导流筒3. 4、筋板I 3. 5、筋板II 3. 6、中 圆筒体3. 7、内筒体3. 8、上锥体3. 9、内锥体3. 10、晶浆循环口 3. 11、上圆筒体3. 12、喷淋管 3. 13、上封头3. 14、捕集器3. 15、二次蒸汽出口 3. 16、接种口 3. 17、循环出料口 3. 18、支撑板 3. 19、晶浆出口 3. 20。原液与母液混合罐1、进料泵2、结晶器3、内循环泵4、加热器5、表冷器6、真空泵 7、助晶槽8、离心机9、出料泵10、外循环泵11、抽冷凝水泵12、冷凝水桶13、板式加热器14、 底部冷凝液罐15、冷凝水泵16、离心母液受槽17。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2,图1为本技术的连续结晶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 图。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本技术的结晶器3,自上至下依次由上封头3. 14、上圆筒 体3. 12、上锥体3. 9、中圆筒体3. 7、下锥体3. 3和底封头3. 1首尾相接而成。所述上圆筒 体3. 12内横向设置有一喷淋管3. 13,在所述喷淋管3. 13下方的上圆筒体3. 12筒壁上连接有一晶浆循环口 3. 11和接种口 3. 17,为了防止结晶沉积及不良循环,在所述上锥体3.9和 中圆筒体3. 7内分别设置有一内锥体3. 10和一内筒体3. 8,内锥体3. 10呈倒锥状连接于 内筒体3. 8顶部,所述内筒体3. 8外缘通过筋板I 3. 5与所述下锥体3. 3的内壁相连,在所 述内锥体3. 10、内筒体3. 8和下锥体3. 3内设置有一导流筒3. 4,导流筒3. 4外缘上部通过 筋板II 3. 6与内筒体3. 8的内壁相连,导流筒3. 4外缘下部通过支撑板3. 19与所述下锥 体3. 3的内壁相连;在所述中圆筒体3. 7筒壁上设置有一循环出料口 3. 18,在所述下锥体 3. 3筒壁上设置有一循环回流口 3. 2和一晶浆出口 3. 20,该晶浆出口 3. 20采用晶体淘洗腿 的结构;在所述上封头3. 14顶部设置有捕集器3. 15,该捕集器3. 15带有伞形挡板,对防止 逃液、减少操作雾沫夹带损失起到了很好作用。在捕集器3. 15旁侧设置有一二次蒸汽出口 3. 16。参见图3和图4,图3为本技术连续结晶器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 本技术双流程物料的走向示意图。由图3和图4可以看出,本技术连续结晶器装 置,包括原液与母液混合罐1、进料泵2、板式加热器14、外循环泵11、加热器5、结晶器3、内 循环泵4、出料泵10和表冷器6,所述原液与母液混合罐1出口与进料泵2相连,进料泵2 与板式加热器14进口相连,板式加热器14出口与外循环泵11进口相连通,外循环泵11出 口与加热器5进口相连,加热器5出口与所述结晶器3的循环回流口 3. 2相连通,而所述结 晶器3的循环出料口 3. 18与外循环泵11进口相连通,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外循环系统;内循 环泵4设置在所述结晶器3的底端,该内循环泵4的进口与结晶器3的内腔相连通,该内循 环泵4的出口设置于导流筒3. 4内,构成了内循环系统。所述出料泵10的进口与所述结晶 器3的晶浆出口 3. 20相连,出料泵10的出口分别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结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结晶器(3)、原液与母液混合罐(1)、进料泵(2)、板式加热器(14)、外循环泵(11)、加热器(5)、内循环泵(4)、出料泵(10)和表冷器(6);所述结晶器(3),自上至下依次由上封头(3.14)、上圆筒体(3.12)、上锥体(3.9)、中圆筒体(3.7)、下锥体(3.3)和底封头(3.1)首尾相接而成,所述上圆筒体(3.12)内横向设置有一喷淋管(3.13),在所述喷淋管(3.13)下方的上圆筒体(3.12)筒壁上连接有一晶浆循环口(3.11)和接种口(3.17),在所述上锥体(3.9)和中圆筒体(3.7)内分别设置有一内锥体(3.10)和一内筒体(3.8),内锥体(3.10)呈倒锥状连接于内筒体(3.8)顶部,在所述内锥体(3.10)、内筒体(3.8)和下锥体(3.3)内设置有一导流筒(3.4);在所述中圆筒体(3.7)筒壁上设置有一循环出料口(3.18),在所述下锥体(3.3)筒壁上设置有一循环回流口(3.2)和一晶浆出口(3.20),在所述上封头(3.14)顶部设置有捕集器(3.15),该捕集器(3.15)带有伞形挡板,在捕集器(3.15)旁侧设置有一二次蒸汽出口(3.16);所述原液与母液混合罐(1)出口与进料泵(2)相连,进料泵(2)与板式加热器(14)进口相连,板式加热器(14)出口与外循环泵(11)进口相连通,外循环泵(11)出口与加热器(5)进口相连,加热器(5)出口与所述结晶器(3)的循环回流口(3.2)相连通,而所述结晶器(3)的循环出料口(3.18)与外循环泵(11)进口相连通;所述内循环泵(4)设置在所述结晶器(3)的底端,该内循环泵(4)的进口与结晶器(3)的内腔相连通,该内循环泵(4)的出口设置于所述导流筒(3.4)内;所述出料泵(10)的进口与所述结晶器(3)的晶浆出口(3.20)相连,出料泵(10)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结晶器(3)的晶浆循环口(3.11)和一助晶槽(8)进口相连,助晶槽(8)出口与一离心机(9)进口相连,离心机(9)出口与一离心母液受槽(17)进口相连;所述表冷器(6)的蒸汽进口与所述结晶器(3)的顶部的二次蒸汽出口(3.16)相连通,该表冷器(6)的冷凝液出口与一底部冷凝液罐(15)相连通,该底部冷凝液罐(15)与一冷凝水泵(16)相连,表冷器(6)未冷凝气体出口与真空泵(7)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丰力生化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