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健虹专利>正文

缝纫机电机的尾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72365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缝纫机电机的尾插,包括公插和母插,公插内设有触片,母插为内空结构,母插内设有插片,公插可正相或者反相插入母插,母插的插片与公插的触片接触导电,插片与电线连接,触片与电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电机的尾插的操作既安全又简单,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益。(*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缝纫机电机的电连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缝纫机电机的尾插
技术介绍
现有的缝纫机电机的电连接,是缝纫机电机的插头直接插入外部电源,这样的电连接不合理不方便,因为当缝纫机电机需要实现反转的时候,则必须拆开缝纫机电机,在电机定子的接线触头处把电线调转反接,操作复杂,费时费力。现有技术并没有能够简便快捷实现缝纫机电机反转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巧妙、简便快捷实现正反转的缝纫机电机的尾插。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缝纫机电机的尾插,其特征在于包括公插和母插,公插内设有触片,母插为内空结构,母插内设有插片,公插可正相或者反相插入母插,母插的插片与公插的触片接触导电,插片与电线连接,触片与电线连接。 当缝纫机电机为三相电机时,所述母插内的插片为四个,其中三个为纵向排列,另一个为横向摆放。 为了公插正相或者反相插入母插时,母插的插片与公插的触片都能够接触导电所述公插内的触片为五组,其中三组为纵向排列,另外两组为横向摆放并且一组位于左下,一组位于右上。 当缝纫机电机为单相电机时,所述母插内的插片为五个,其中三个为纵向排列,另外两个为横向摆放并与纵向的三个间隔排列。为了公插正相或者反相插入母插时,母插的插片与公插的触片都能够接触导电所述公插内的触片为七组,七组触片排列成横向的"日"字型。 为了使公插插入和拔出的时候握住更方便,所述公插外设有两个盖子。 根据实际需要,所述两个盖子通过螺丝连接。 根据实际需要,所述公插为长方体。 根据实际需要,所述长方体带有4个倒角。 因为公插的结构相对安全,不容易电到人,因此,所述公插与外部电源连接,母插与缝纫机电机连接,母插通过螺丝固定设于缝纫机电机风罩上。 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在正常的生产工作中,难免有时要改变电机的运转方向来满足需求。先按下开关切断电源,待电机停止运转时,用手轻轻将公插拔出,然后将其翻一向,也就是转动180°角,再将其插入到母插内。 当缝纫机电机为三相电机时,母插内的插片为四个,其中三个为纵向排列,另一个为横向摆放;公插内的触片为五组,其中三组为纵向排列,另外两组为横向摆放并且一组位于左下,一组位于右上,这样的结构就保证了公插正相或者反相插入母插时(也就是公插换个方向插入母插即可变成反相),母插的插片与公插的触片都能够接触导电,这样三相的其中有两相输入电源作了调换,简便快捷的实现了缝纫机电机的正反转。 当缝纫机电机为单相电机时,母插内的插片为五个,其中三个为纵向排列,另外两个为横向摆放并与纵向的三个间隔排列,公插内的触片为七组,七组触片排列成横向的"日"字型,这样的结构就保证了公插正相或者反相插入母插时(也就是公插换个方向插入母插即可变成反相),母插的插片与公插的触片都能够接触导电,单相的将运行线圈(主线)端子跟运行电容端子及起动线圈(副线)端子进行调换,简便快捷的实现了缝纫机电机的正反转。 本技术的缝纫机电机的尾插的操作既安全又简单,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缝纫机电机的尾插的公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缝纫机电机的尾插的母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缝纫机电机的尾插的未插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缝纫机电机的尾插的插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公插的接线图。 图6是图1的尾插的电路连接图。 图7是实施例2缝纫机电机的尾插的公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缝纫机电机的尾插的母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的缝纫机电机的尾插的未插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的缝纫机电机的尾插的插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7的公插的接线图。 图12是图7的尾插的电路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 如图1 图4所示的缝纫机电机的尾插,包括公插1和母插2,公插1内设有触片3,母插2为内空结构,母插2内设有插片4,公插1可正相或者反相插入母插2,母插2的插片4与公插1的触片3接触导电,插片4与电线连接,触片3与电线连接。 当缝纫机电机为三相电机时,母插2内的插片4为四个,其中三个为纵向排列,另一个为横向摆放。 为了公插1正相或者反相插入母插2时,母插2的插片4与公插1的触片3都能够接触导电公插1内的触片3为五组,其中三组为纵向排列,另外两组为横向摆放并且一组位于左下,一组位于右上。 为了使公插1插入和拔出的时候握住更方便,公插1外设有两个盖子5。两个盖子5通过螺丝连接。 根据实际需要,公插l为长方体。长方体带有4个倒角。 因为公插1的结构相对安全,不容易电到人,因此,公插1与外部电源连接,母插2与缝纫机电机连接,母插2通过螺丝固定设于缝纫机电机风罩上。 图5示出了公插的接线。 图6是尾插与外部电源、缝纫机电机的电路连接图。 实施例2 : 除了以下技术特征,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尾插的具体结构如图7 图10所示。 当缝纫机电机为单相电机时,母插内的插片为五个,其中三个为纵向排列,另外两个为横向摆放并与纵向的三个间隔排列。为了公插正相或者反相插入母插时,母插的插片与公插的触片都能够接触导电公插内的触片为七组,七组触片排列成横向的"日"字型。 图11示出了公插的接线。图12是尾插与外部电源、缝纫机电机的电路连接图。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缝纫机电机的尾插,其特征在于包括公插和母插,公插内设有触片,母插为内空结构,母插内设有插片,公插可正相或者反相插入母插,母插的插片与公插的触片接触导电,插片与电线连接,触片与电线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缝纫机电机的尾插,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内的插片为四个,其中三个为纵向排列,另一个为横向摆放。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电机的尾插,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插内的触片为五组,其中三组为纵向排列,另外两组为横向摆放并且一组位于左下,一组位于右上。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缝纫机电机的尾插,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内的插片为五个,其中三个为纵向排列,另外两个为横向摆放并与纵向的三个间隔排列。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电机的尾插,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插内的触片为七组,七组触片排列成横向的"日"字型。6. 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电机的尾插,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插外设有两个盖子。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纫机电机的尾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盖子通过螺丝连接。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电机的尾插,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插为长方体。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纫机电机的尾插,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带有4个倒角。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电机的尾插,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插与外部电源连接,母插与缝纫机电机连接,母插通过螺丝固定设于缝纫机电机风罩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缝纫机电机的尾插,包括公插和母插,公插内设有触片,母插为内空结构,母插内设有插片,公插可正相或者反相插入母插,母插的插片与公插的触片接触导电,插片与电线连接,触片与电线连接。本技术的缝纫机电机的尾插的操作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缝纫机电机的尾插,其特征在于:包括公插和母插,公插内设有触片,母插为内空结构,母插内设有插片,公插可正相或者反相插入母插,母插的插片与公插的触片接触导电,插片与电线连接,触片与电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虹
申请(专利权)人:李健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