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技术介绍
市场上的电容器一般采用箔式和全膜结构,箔式结构的电容器主要采用金属箔(例如铝)作电极,并与金属化膜组合而成;而全膜结构的电容器采用双面金属化膜为电极,并与金属化膜组合而成。上述两种结构的电容器均具备高压谐振的功能,然而,如果箔式结构或者全膜结构的电容器引线不当,引线与金属箔电极连接处则发生电弱点击穿,不能承受大的电流,整个电容器随即遭到损坏,电容器一旦失效后,将在几秒钟内形成较大的电流,电容电极在如此大的电流作用下,内部温度会迅速上升,由于薄膜为塑料,热传导极慢,难以在短时间将内部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这样就会导致薄膜迅速收縮,并会熔化,甚至起火。在电磁加热运行时电压高、电流大,提高电容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电压电流能力强、安全性强且体积小的安全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安全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包括层叠巻绕的双面金属化薄膜、光膜和单面金属化安全薄膜,所述单面金属化安全薄膜包括金属化电极层和介质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包括层叠卷绕的双面金属化薄膜、光膜(1)和单面金属化安全薄膜,所述单面金属化安全薄膜包括金属化电极层和介质层,金属化电极层镀涂于介质层上,所述双面金属化薄膜通过纵向设置的空白带(2)分割成左电极层(3)和右电极层(4),单面金属化安全薄膜的两端边缘设有空隙带(5),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化电极层通过若干条空白条(6)分割成若干块横向设置并相互独立的电极块(7),所述介质层与双面金属化薄膜连接,所述电极块(7)通过介质层和光膜(1)与左电极层(3)和右电极层(4)交错对应,使每一电极块(7)与左电极层(3)和右电极层(4)形成一组两个相互串联的电容芯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丰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