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双面叶片充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39504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简易双面叶片充气泵,包括有外壳、鼓风装置和气阀,外壳上开设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气阀开合式封堵于第二气口上,该鼓风装置包括有电机、双面叶轮和风室,该双面叶轮位于风室中,由该电机带动双面叶轮旋转形成气流,气流冲开气阀,以将气充入充气产品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系采用具有双面叶片的双面叶轮取代了传统的单面叶片的叶轮,并于风室的两侧分别开设流向各面叶片的进气口,充分利用双面叶片的鼓风作用,以最大化地加大风流量和风流速度,从而大大提升气泵的充气能力。其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保留了气泵的充气和保压功能,使产品结构简单化、实用化,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进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气产品用气泵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结构简单、 充气速度快的简易双面叶片充气泵
技术介绍
气泵是各种充气产品(诸如充气床垫、充气跳床、充气沙发及大型充 气玩具)的关键部件,其被安装于充气产品之软性囊体的内侧边,利用该 气泵可对充气产品进行快速充气、保压和快速泄气等操作,帮助人们完成 对充气产品的自动充气展开以正常使用,以及自动泄气缩小其空间体积而 利于收藏。然而,目前市面上所见的气泵结构仍存在有诸多不足之处,首 先,由于业内为追求气泵产品的多功能化和自动化,而将气泵设计得日趋 复杂化,产品的零件数量不断增多,如此一来所产生的问题是,不但产品 的生产组装效率被降低,而且产品的材料成本、模具成本和生产组装成本被抬高,产品失去了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其次,现有气泵结构中采用的都 是单叶片结构,使得气泵的实际充气能力受到一定的局限,充气效率难以 得到较大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 一种双面叶片充气泵,其通过采用具有双面叶片的双面叶轮来取代传统之 单叶片的叶轮结构,从而大大提升气泵的充气能力,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充气泵,其具有结构简单、成 本低廉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双面叶片充气泵,包括一外壳,该外壳中具有一容置空腔,外壳上开设有连通容置空腔与外 界的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一鼓风装置,其安装于前述外壳的容置空腔中,该鼓风装置包括有电 机、双面叶轮和风室,该双面叶轮位于风室中并固装于电机转轴的延伸尾 端,由该电机带动双面叶轮旋转形成气流,风室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 前述第一气口互通的进气口 ,风室的周向侧面上设置有与前述第二气口互 通的出气口;一气阀,其被安装于前述第二气口处,并开合式封堵于第二气口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双面叶轮包括有基板和设置于该基板两侧面上的 多片叶片,且该叶片垂直于基板表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叶片自双面叶轮的旋转中心向外呈发散状扩 展延伸,于每两片叶片之间形成一导流风槽,该导流风槽自双面叶轮的旋 转中心向外逐渐变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流风槽的根部设置有一进风缺口。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气口正对该进风缺口。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气口正对该第二气口。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气口与第二气口密闭性连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气口处设置有一圈向内延伸的第一凸环, 对应于该出气口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凸环,该第二凸环套装于第一凸 环中,形成出气口与第二气口之间的密闭性连通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气口外部进一步设置有一网框架;所述 气阀包括复位弹簧、支架和橡胶片,其中,该支架包括有平板部和垂直于 平板部延伸的支杆部,该橡胶片固装于平板部上,随平板部打开或封堵前 述第二气口,该支杆部向内穿过第二气口伸入容置空腔中,支杆部的延伸 尾端固装有一限位块;该复位弹簧套装于该支杆部上,复位弹簧的上端抵 于限位块上,复位弹簧的下端抵于外壳内壁面上,提供支架保持封堵住第 二气口之趋势的弹性力。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气口设置于外壳的上端面上,第二气口 设置于外壳的底面上。本技术主要系采用具有双面叶片的双面叶轮取代了传统的单面叶 片的叶轮,并于风室的两侧分别开设流向各面叶片的进气口,充分利用双 面叶片的鼓风作用,以最大化地加大风流量和风流速度,从而大大提升气 泵的充气能力。其次,本技术仅保留了气泵的充气和保压功能,使产 品结构简单化、实用化,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进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 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分解图;处于关上状态; 图4是图3的另一状态示图,图中气阀处于打开状态; 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双面叶轮的立体放大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10、外壳101、容置空腔102、第一气口103、第二气口11、第一凸环12、网框架20、气阀21、复位弹簧22、支架221、平板部222、支杆部223、限位块23、橡胶片30、鼓风装置31、电机32、双面叶轮321、基体322、叶片323、导流风槽324、进风缺口33、风室331、进气口332、出气口333、第二凸环40、开关元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 结构,包括有被安装于充气产品之软性囊体内侧边的气泵外壳10,于该外 壳10中具有一容置空腔101,外壳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气口 102,外壳 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气口 103,该第一气口 102与容置空腔101连通且露出于充气产品外,该第二气口 103连通容置空腔101与充气产品内腔。以及, 于该第二气口 103处设置有一开合式封堵住该第二气口 103的气阀20,于 该容置空腔101中设置有位于第一气口 102与第二气口 103之间的鼓风装 置30。其中,该鼓风装置30包括有电机31、双面叶轮32和风室33,该双面叶 轮位于风室33中并固装于电机转轴的延伸尾端,由该电机31带动双面叶轮 32旋转形成气流。双面叶轮32的具体结构,请参照图5,其包括有基板321和设置于该基板 321两侧面上的多片叶片322,且该叶片322垂直于基板321表面,叶片322自 双面叶轮32的旋转中心向外呈发散状扩展延伸,于每两片叶片322之间形成 一导流风槽323,该导流风槽323自双面叶轮的旋转中心向外逐渐变宽,导 流风槽323的根部设置有一进风缺口324。风室33的左右两侧都设置有与前述第一气口 102互通的进气口331,且 该两进气口331分别横向正对前述进风缺口324,使进入风室33的气流顺利 地进入到叶片322之间的导流风槽323中。风室33的周向侧面上设置有与前 述第二气口103互通的出气口332。并且,最好于第二气口103处设置有一圈 向内延伸的第一凸环ll,对应于该出气口332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凸环 333,该第二凸环333套装于第一凸环11中,以使出气口332与第二气口103 形成正对式密闭性连通,使气流无散失而更为直接和迅速。前述第二气口 103外部进一步设置有一网框架12。安装于第二气口 103 处的气阀20包括有复位弹簧21、支架22和橡胶片23。其中,该支架22包括 有平板部221和垂直于平板部221延伸的支杆部222,该橡胶片23固装于平板 部221上,随平板部221打开或封堵前述第二气口103,该支杆部222向内穿过第二气口103伸入容置空腔101中,支杆部222的延伸尾端固装有一限位块 223。该复位弹簧21套装于该支杆部222上,复位弹簧21的上端抵于限位块 223上,复位弹簧21的下端抵于外壳10内壁面上,提供支架22保持封堵住第 二气口103之趋势的弹性力。以及,于外壳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一开关元件40,利用该开关元件40以 控制气泵中电机31的工作。详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施例中的气泵仅用于对充气产品进行充气作业,而不提供对充气 产品的泄气功能。其充气时,用户通过操作该开关元件40可使电机31接 通电源开始运转,由电机31带动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双面叶片充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壳,该外壳中具有一容置空腔,外壳上开设有连通容置空腔与外界的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 一鼓风装置,其安装于前述外壳的容置空腔中,该鼓风装置包括有电机、双面叶轮和风室,该双面叶轮位于风室中 并固装于电机转轴的延伸尾端,由该电机带动双面叶轮旋转形成气流,风室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前述第一气口互通的进气口,风室的周向侧面上设置有与前述第二气口互通的出气口; 一气阀,其被安装于前述第二气口处,并开合式封堵于第二气口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双面叶片充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壳,该外壳中具有一容置空腔,外壳上开设有连通容置空腔与外界的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一鼓风装置,其安装于前述外壳的容置空腔中,该鼓风装置包括有电机、双面叶轮和风室,该双面叶轮位于风室中并固装于电机转轴的延伸尾端,由该电机带动双面叶轮旋转形成气流,风室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前述第一气口互通的进气口,风室的周向侧面上设置有与前述第二气口互通的出气口;一气阀,其被安装于前述第二气口处,并开合式封堵于第二气口上。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简易双面叶片充气泵,其特征在于双面叶 轮包括有基板和设置于该基板两侧面上的多片叶片,且该叶片垂直于基板 表面。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双面叶片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 片自双面叶轮的旋转中心向外呈发散状扩展延伸,于每两片叶片之间形成 一导流风槽,该导流风槽自双面叶轮的旋转中心向外逐渐变宽。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双面叶片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 流风槽的根部设置有一进风缺口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易双面叶片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 气口正对该进风缺口。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俊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虎邦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