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749086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驱动装置,它包括固定面板、能够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的固定面板上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的固定面板上并且用于驱动所述的升降机构相对所述的固定面板转动的转向机构、设置在所述的升降机构的升降部件上的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动力装置上的驱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轻巧灵活、操作方便,在顶升汽车之后能够实现汽车的横移、斜行和原地回转等功能,解决了汽车在狭窄的空间内调头转向及泊车倒车的难题。同时该装置的采用也便于车辆的维修或轮胎的换装。(*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的驱动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主要用于驱动汽车 横行、斜形、原地回转的辅助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代步工具的汽车现在已经越 来越多的进入寻常老百姓家中。但随着汽车数量的迅速增加,造成了停车位曰 趋紧张,往往使得汽车停放前后紧挨着,要想在狭小的地方泊车或调头,绝非 易事。有时稍不小心,就会发生刮蹭、碰撞等事故,给驾驶员带来不小的经济 负担。针对这种现象,有人设计了一些使汽车能够横移的装置,但这些装置不 仅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功能单一,只能横移,不能够斜行和原地回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 使汽车横移、斜行及原地回转的驱动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驱动装置,它包括固定面板、 能够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的固定面板上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的固定面板上并 且用于驱动所述的升降机构相对所述的固定面板转动的转向机构、设置在所述 的升降机构的升降部件上的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动力装置上的驱动轮。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液压缸,所述的升降液压缸活动设置在所述的固 定面板上开设的轴孔内,所述的升降液压缸与所述的轴孔的顶部表面及顶部表 面之间均设置有限位件。所述的升降液压缸的外壳的顶部固定有档环,所述的档环与所述的轴孔的 顶部表面相抵靠;所述的升降液压缸的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轴承挡圈,所述的轴 承挡圈与所述的轴孔的底部表面相抵靠。所述的轴孔的顶部开口与所述的升降液压缸的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 所述的轴孔的底部开口与所述的升降液压缸的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 的轴承挡圈内还设置有第三轴承。所述的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的梢部设置有动力装置安装座,所述的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动力装置安装座内。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固定面板上的转向液压缸、设置在所述 的升降液压缸的外壳上并与所述的转向液压缸的伸縮活塞杆相连接的转向杆。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轻巧灵活、 操作方便,在顶升汽车之后能够实现汽车的横移、斜行和原地回转等功能,解 决了汽车在狭窄的空间内调头转向及泊车倒车的难题。同时该装置的采用也便 于车辆的维修或轮胎的换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中所示的驱动装置的主视局部剖视图3是图1中所示的升降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4是图1所示的驱动装置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的应用原理图5是图4所示应用原理图处于驱动装置将汽车底盘顶起的状态图6是图4所示应用原理图处于横行的状态图7是图4所示应用原理图处于斜行的状态图8是图4所示应用原理图处于回转的状态图中1、固定面板;2、动力装置;3、挡环;4、 升降液压缸;41、转向杆;42、轴承挡圈;43、活塞杆;44、动力装置 安装座;5、 转向液压缸;6、驱动轮;7、第一轴承;8、第二轴承;9,挡圈;10、 第三轴承;11、螺栓;100、底盘,101、车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本驱动装置包括一固定面板1、转动设置在所述的固定面板l上 的升降液压缸4、设置在所述的固定面板1上用于转动所述的升降液压缸4的转 向液压缸5、设置在所述的升降液压缸4的活塞杆43上的动力装置2、设置在 所述的动力装置2上的驱动轮6,所述的动力装置2可以是电机。参见图2,所述的升降液压缸4的外壳的顶部固定有挡环3,所述的升降液 压缸4的外壳的底部加工出轴承挡圈42,所述的固定面板1上设置有轴孔,所述的升降液压缸4的外壳能够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的轴孔内并且所述的挡环3与 所述的轴孔的顶部表面相抵靠、所述的轴承挡圈42与所述的轴孔的底部表面相 抵靠,即所述的挡环3与所述的轴承挡圈42形成对升降液压缸4在上下方向的 限位。所述的轴孔的顶部开口部与所述的升降液压缸4的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一 轴承7、所述的轴承的底部开口部与所述的升降液压缸4的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二 轴承8,所述的轴承挡圈42内还设置有第三轴承10,所述的第三轴承10与所 述的第二轴承8之间设置有挡圈9以将两个轴承隔开、使其不相干涉。所述的 第一轴承7、第二轴承8、第三轴承10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升降液压缸4的 转向灵活。参见图3,所述的转向液压缸5设置在所述的固定面板1上,所述的升降液 压缸4的外壳上设置有转向杆41,所述的转向液压缸5的伸縮活塞杆与所述的 转向杆41相连接,并且所述的转向液压缸5的伸縮活塞杆的伸縮方向与升降液 压缸4的活塞杆43的伸缩方向垂直,当转向液压缸5的伸縮活塞杆伸縮时能够 驱动所述的升降液压缸4转向。所述的升降液压缸4的活塞杆43的梢部设置有 动力装置安装座44,所述的动力装置2安装在所述的动力装置安装座44内。参见图4,上述的驱动装置应用在一汽车的底盘100上,在每只车轮101 的内侧安装有一套上述的驱动装置。当汽车正常行驶的时候,所述的活塞杆43 处于收缩状态,驱动轮6与地面脱离、汽车的车轮101支撑在地面上。参见图5,当需要利用驱动装置横移、斜行、回转汽车时,首先第一步先使 得活塞杆43伸出、驱动轮6支撑在地面上、车轮101与地面脱离。参见图6,当四只驱动轮6转到径向平行于汽车的侧方向时,通过动力装置 2可以使得汽车做横向移动。参见图7,当汽车需要斜行时,汽车前车桥处的两个驱动装置的转向液压缸 5中的一个的伸縮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另一个的伸縮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使 得左右两只前侧驱动轮6分别与汽车的正方向倾斜同一角度a ,同样的,汽车 后车桥处的两个驱动装置的转向液压缸5中的伸缩活塞杆也一伸、 一缩,使得 左右两只后侧驱动轮6也分别与汽车的正方向倾斜上述角度a ,此时通过动力 装置2可以使得汽车做斜行移动。参见图8,当需要汽车作原地回转时,四只驱动轮6呈前后对称并且左右也 对称的"八"字形排布。除了横移、斜行、原地回转这三种工作模式之外,还可以单独控制前侧两只驱动轮6工作、后侧两只驱动轮6停止不动,则汽车可以以大半径转弯。本技术所要保护的是如权利要求书所述的能够驱动汽车横行、斜形、原地回转、转弯的辅助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但不局限于具体实施方式所公布的实施方式,汽车的工作模式不受说明书的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面板(1)、能够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的固定面板上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的固定面板上并且用于驱动所述的升降机构相对所述的固定面板转动的转向机构、设置在所述的升降机构的升降部件上的动力装置(2)、设置在所述的动力装置上的驱动轮(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包 括升降液压缸(4),所述的升降液压缸(4)活动设置在所述的固定面板(1) 上开设的轴孔内,所述的升降液压缸(4)与所述的轴孔的顶部表面及顶部表面之间均设置有限位件。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液压缸 (4)的外壳的顶部固定有档环(3),所述的档环(3)与所述的轴孔的顶部表面相抵靠;所述的升降液压缸(4)的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轴承挡圈(42),所述 的轴承挡圈(42)与所述的轴孔的底部表面相抵靠。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面板(1)、能够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的固定面板上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的固定面板上并且用于驱动所述的升降机构相对所述的固定面板转动的转向机构、设置在所述的升降机构的升降部件上的动力装置(2)、设置在所述的动力装置上的驱动轮(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昌李荣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