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墨瓶及连续供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74874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墨瓶及连续供墨系统,该供墨瓶具有瓶体,瓶体具有一个壳体,壳体围成一腔体,腔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腔体分隔为导气腔及储墨腔,导气腔顶部设有导气口,储墨腔顶部设有加墨口,导气腔与所述储墨腔底部连通,且腔体的底部设有出墨口,其中,导气口通过一个单向阀与大气连通,且瓶体上方设有一瓶盖,瓶盖内壁向下延伸有一可启闭单向阀的导气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方便用户自行灌墨操作,且可避免用户灌墨操作出错。(*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墨瓶及连续供墨系统,尤其是一种向喷墨打印机墨盒供墨 的供墨瓶以及由这种供墨瓶与墨盒一同构成的连续供墨系统。技术背景 桌式喷墨打印机主要使用可拆卸地安装到打印字车内的墨盒提供向纸张喷墨墨 水,在纸张上形成所需要的文字与图案。一种桌式喷墨打印机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具有一个打印字车2,打印字车2 有一容纳部3,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可拆卸地安装到打印字车2内的墨盒5,每一墨盒5内 装载不同颜色的墨水,用于向打印机提供并在纸张上形成图案。墨盒5的下端设有供墨口 (图中不可见),容纳在墨盒5内的墨水通过供墨口向打印机提供。在打印字车2的下端设有一个打印头4,打印头4具有一个或多个与墨盒个数对应 的供墨针(图中不可见)。墨盒5装入打印字车2时,每一供墨针插入对应墨盒5的供墨口 内,墨水通过供墨针流向打印头4,并喷射在纸张上。为使墨盒5稳定地固定在打印字车2内,墨盒5外壳上一股设置有定位机构,用 于与打印字车2内相应的定位机构配合。并且,墨盒5的外壁上还设有一芯片(图中不可 见),芯片上设有存储装置,存储有与墨盒内墨水相关的信息,如墨水余量等。并且,芯片上 还设有与打印字车2内电触头接触的电触点,用于与喷墨打印机1进行数据交换。由于打印字车工作时需在滑杆上作往复高速运动,希望体积、重量越小越好,因 此,墨盒5的体积受打印字车2体积的限制,所容纳的墨水不可能很多,一旦墨盒5内的墨 水耗尽,需要更换墨盒5以使喷墨打印机1继续工作,这给打印工作带来不便。因此,出现 了此类喷墨打印机使用的连续供墨系统,一种使用连续供墨系统的桌式喷墨打印机的结构 如图2所示。喷墨打印机1使用的连续供墨系统包括安装在打印字车2内的墨盒5,每一墨盒5 均通过输墨管9与一个容积较大的供墨瓶8连通。每一供墨瓶8具有储墨腔,装载有特定 颜色的墨水,并通过输墨管9将墨水输送至墨盒5内。当墨盒5内的墨水消耗时,装载在供 墨瓶8内的墨水通过输墨管源源不断地流进墨盒5,向打印头供墨。供墨瓶8通常采用恒压原理进行结构设计,如图3所示,供墨瓶8具有壳体81,壳 体81围成一个腔体,腔体内设有自壳体81顶壁89向下延伸的隔板87,隔板87将腔体划分 为导气腔82以及储墨腔84,导气腔82的上方开设有导气口 83,储墨腔84的上方开设有使 用时密封的加墨口 85,并且在腔体的底部设有出墨口 86,出墨口 86通过输墨管9与墨盒5 连通。隔板87的下端与壳体81的底壁之间设有墨水流通间隙88,导气腔82与储墨腔84 通过间隙88连通。使用供墨瓶8供墨时,需要使用密封塞(图3中未示)将加墨口 85密封。如图3 所示的,使用时导气腔82内液面高度为H2,该处气压为大气压,而储墨腔84内灌满墨水。 由于导气腔82内液面高度H2低于墨盒5出墨口处液面高度Hl,供墨瓶8内的墨水不会流到墨盒5内。喷墨打印机工作时,喷墨打印机将产生吸力吸出墨盒5内的墨水,供墨瓶8内 的墨水流进墨盒5内。 随着腔体内的墨水消耗,导气腔82的液面高度H2降低,此时导气腔82内的空气 从间隙88进入储墨腔84,储墨腔84内液面高度开始下降,墨水补充进入导气腔82,导气腔 82的液面恢复至H2。随着墨水的消耗,导气腔82的空气不断进入储墨腔84,使储墨腔84 液面H2处气压基本维持在大气压状态,导气腔82的液面高度基本维持在H2的高度。待储 墨腔84内液面与导气腔82液面H2等高后,导气腔82的液面与储墨腔84液面一起下降。 由于导气腔82内液面H2低于墨盒5出墨口处液面Hl的高度,喷墨打印机不工作 时,供墨瓶8内墨水不会流到墨盒5内。当供墨瓶8内墨水消耗完毕后,用户需要向储墨腔84灌装墨水。此时,用户首先 需要使用密封塞密封导气口 83,然后打开加墨口 85向储墨腔84灌墨。灌墨完毕后,需要先 密封加墨口 85,再打开导气口 83,这样,灌墨后导气腔82内液面高度为H2,储墨腔84内灌 满墨水。若操作顺序出错,S卩加墨前先打开加墨口 85加墨,再密封导气口 83,加墨后先打 开导气口 83,再密封加墨口 85,则灌墨时导气腔82与储墨腔84气压相等,灌墨后导气腔82 的液面与隔板87底端等高,储墨腔84灌满墨水。一旦导气口 83被先打开,储墨腔84内墨 水流到导气腔82内,导气腔82的液面高度与储墨腔84的液面高度相等,此时供墨瓶8内 墨水如图4所示,导气腔82的液面与储墨腔84的液面均为H3,远高于墨盒5出墨口处的液 面高度HI。供墨瓶8内墨水沿着输墨管9流向墨盒5,并从墨盒5流向喷墨打印机的打印 头上,造成漏墨。直至供墨瓶8内墨水液面高度与墨盒5出墨口处墨水液面高度相等时,墨 水停止从供墨瓶8中流向墨盒5。并且,现有供墨瓶8的导气口 83是使用一次性密封膜或密封塞密封的,若使用一 次性的密封膜密封,一旦密封膜被刺穿以打开导气口 83后,不能再次使用。若使用密封塞 密封,用户每次灌墨操作需要拔出、插入密封塞的操作,给用户自行灌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灌墨操作方便的供墨瓶。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给供墨瓶灌墨操作时不易出错的连续供墨系 统。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供墨瓶具有瓶体,瓶体具有一个壳体, 壳体围成一腔体,腔体内设有自壳体的顶壁向下延伸的隔板,隔板将腔体分隔为导气腔及 储墨腔,导气腔顶部设有导气口,储墨腔顶部设有加墨口,导气腔与所述储墨腔在底部连 通,且腔体的底部设有出墨口,其中,导气口通过一个单向阀与大气连通,且瓶体上方设有 一瓶盖,瓶盖内壁向下延伸有一可启闭单向阀的导气柱。供墨瓶工作时,加墨口被密封塞等密封,导气柱可开启单向阀,外部空气可经过单 向阀及导气口流进导气腔,储墨腔的墨水可顺利地从出墨口流出。用户需要灌墨时,将瓶盖 打开,单向阀关闭,外部空气无法流进导气腔,用户即可进行灌墨操作。由上述方案可见,用于灌墨前后不需要对导气口进行打开、密封的操作,只需要推 开或闭合瓶盖即可,操作十分方便。并且,使用瓶盖的导气柱实现导气口的开闭,能确保用户灌墨操作时导气口与加墨口的开闭顺序正确,用户灌墨操作不易出错,避免漏墨情况的 发生。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单向阀与所述导气口之间的通道内还设有一海绵。这样,外部 的空气进入导气口前将经过海绵,由于海绵具有过滤作用,能将空气中较大的颗粒过滤,避 免空气中的杂质进入导气腔。并且,在供墨瓶运输过程中,一旦有墨水沿导气腔流出,海绵 可以吸附流出的墨水,防止墨水从导气腔流出。进一步的方案是,瓶盖通过铰链与瓶体连接。这样,瓶盖可方便地从瓶体上推开或 扣合在瓶体上,且使用过程中瓶盖不与瓶体分离,避免用户将瓶盖从瓶体上脱离后无法找 回瓶盖情况的发生。再进一步的方案是,单向阀为一组件,该单向阀组件包括一阀腔,阀腔内自上而下 地容纳有一密封圈、阀芯及弹簧,一密封膜将密封圈固定在阀腔的上端。这样,制造供墨瓶 时,可单独地制造单向阀组件,并将组装好的单向阀组件 安装到供墨瓶中,简化供墨瓶的安^^ 乙 ο为实现上述的另一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连续供墨系统具有一个或多个墨盒以 及与墨盒对应连通的一个或多个供墨瓶,每一供墨瓶具有瓶体,瓶体具有一个壳体,壳体围 成一腔体,腔体内设有自壳体的顶壁向下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供墨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围成一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自所述壳体的顶壁向下延伸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腔体分隔为导气腔及储墨腔,所述导气腔顶部设有导气口,所述储墨腔顶部设有加墨口,所述导气腔与所述储墨腔在底部连通,且所述腔体的底部设有出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口通过一个单向阀与大气连通;所述瓶体上方设有一瓶盖,所述瓶盖内壁向下延伸有一可启闭所述单向阀的导气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