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造加工用拔长形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25494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锻造加工用拔长形砧,该拔长形砧的中部开设V形结构槽,该V形结构槽的深度为拔长砧板厚度的1/3~1/2,底部连接处为圆弧状结构,拔长形砧的底部正中设有等腰梯形形状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轴向流动提高拔长效果,有效降低锻件的报废率,解决锻件中心易疏松的难题,运用性广,制造容易,拆装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拔长形砧,尤其是涉及一种锻造加工用拔长形砧
技术介绍
锻造热加工各类拔长工序是最基本常用的操作工序。对小批量生产,目前自由锻造作拔长工序一般都用上下平面的对口砧块上进行。在加工圆形棒材和空心筒形产品时,由于上下砧块在工件受到上压力时材料变形沿轴向和径向自由变化,严重影响拔长效果工效。特别是对空心筒形锻件更不易拔长,有时还会造成轴向拆裂而报废。对高合金钢、高温合金材料,由于材料塑性极差,并且拔长时一直按90°翻转,矩形坯方拔长,径向十字剪切力大而造成中心裂纹和径向开裂,并且中心不易锻透,给提高工效、保证产品质量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有效降低锻件的报废率、运用性广,拆装方便的锻造加工用拔长形砧。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锻造加工用拔长形砧,其特征在于,该拔长形砧的中部开设V形结构槽,该V形结构槽的深度为拔长砧板厚度的1/3~1/2,底部连接处为圆弧状结构,拔长形砧的底部正中设有等腰梯形形状的结构。所述的V形结构槽的两斜边之间的夹角为90°~110°。所述的V形结构槽的斜边与形砧上平面之间为圆弧状过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砧块制成V形能限制工件金属流动方向,为轴向流动提高拔长效果;(2)有效降低锻件的报废率,在V形内锻造,塑性差的材料不易开裂,并能减少锻件拔长过程中的轴向裂纹;(3)由于V形效果使锻压力趋向中心,使工件中心锻透,解决锻件中心易疏松的难题;(4)运用性广,制造容易,拆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为拔长形砧、2为工件、3为锲铁、4为锤头、5为锻压基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锻造加工用拔长形砧,其安装示意图如图1所示,俯视图如图2所示,该拔长形砧1的中部开设V形结构槽,该V形结构槽的深度为拔长砧板1厚度的1/3~1/2,底部连接处为圆弧状结构,拔长形砧1的底部正中设有等腰梯形形状的结构。V形结构槽的两斜边之间的夹角为90°~110°。V形结构槽的斜边与形砧上平面之间为圆弧状过渡连接。如图1所示,将两块拔长形砧1正对放置,拔长形砧1的下部分别连接锤头4及锻压基座5,锲铁3设在等腰梯形结构的一侧,工件2设在两块拔长形砧1的V形结构槽中。由于V形结构槽的保护遏制,工件2在下压时金属作轴向流动变化而减少径向流动,从而增强拔长效果和防止材料径向开裂,提高锻件中心锻透能力。V形结构槽的底部做成圆弧状结构并预留足够的厚度,保证承受锻压力而不至于开裂。将圆棒拔长材料锻方将或圆棒锻至大于V形结构槽的深度,筒形锻件冲孔倒入角出坯后,放于V形结构槽内作锻压和轴向拉动上铁量不大于砧宽的四分之一拔长,拔长工序完成后边旋转边进给完成锻件的滚圆。可用上下V形砧或上平下V形砧达到以上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锻造加工用拔长形砧,其特征在于,该拔长形砧的中部开设V形结构槽,该V形结构槽的深度为拔长砧板厚度的1/3~1/2,底部连接处为圆弧状结构,拔长形砧的底部正中设有等腰梯形形状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造加工用拔长形砧,其特征在于,该拔长形砧的中部开设V形结构槽,该V形结构槽的深度为拔长砧板厚度的1/3~1/2,底部连接处为圆弧状结构,拔长形砧的底部正中设有等腰梯形形状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腾辉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