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锻造设备
, 一种双燕尾槽锤头。技术背景目前,锻造设备用锤头总体上看为长方体结构,左右面开有导轨 槽,与立柱滑道配合;下平面开有燕尾槽,燕尾槽与上砧块燕尾配合, 用键将两者定位,用锲铁将两者挤紧;锤头的中心镗有阶梯孔,中间 孔安装内锥套,锤头就是通过内锥套与锤杆配合,形成打击部件。这 种锤头易损坏,主要原因是燕尾槽过渡圆角面存在加工刀痕,形成应 力集中;另一个原因是在锲铁挤紧的过程中,由于多次的撞击和频繁 的更换上砧块,在燕尾槽圆角处形成疲劳裂纹。避免的方法是提高过 渡圆角的机加工光洁度,避免产生刀痕;减少更换上砧块的次数,避 免疲劳裂纹。但随着物件产量的不断增加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上砧 块下平面的平面度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因此更换上砧块的频率更高,疲劳裂纹难于避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延长锤头使用寿命的双燕尾 槽锤头。实现本技术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有 锤体、导轨槽、内锥套及下燕尾槽,其特征在于锤体内开有直孔,直 孔上方设有上燕尾槽,且上燕尾槽与下燕尾槽相同,所说的内锥套上 设有止口或是内锥套的下端设置定位套。本技术由于为双燕尾槽锤,两燕尾槽可交换使用,延长了了 锤头的使用寿命,节约了钢材,并减少了机加工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带止口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带定 位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锤体,2、导轨槽,3、内锥套,4、下 燕尾槽,5、直孔,6、上燕尾槽,7、止口, 8、定位套。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包括有锤体1、导轨槽2、内锥套3及下 燕尾槽4,其特征在于锤体1内开有直孔5,直孔5的上方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燕尾槽锤头,包括有锤体(1)、导轨槽(2)、内锥套(3)及下燕尾槽(4),其特征在于锤体(1)内开有直孔(5),直孔(5)的上方设有上燕尾槽(6),且上燕尾槽(6)与下燕尾槽(4)相同,所说的内锥套(3)上设有止口(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燕尾槽锤头,包括有锤体(1)、导轨槽(2)、内锥套(3)及下燕尾槽(4),其特征在于锤体(1)内开有直孔(5),直孔(5)的上方设有上燕尾槽(6),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继奎,陈冰廷,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