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锻机开坯锤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0397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锻机开坯锤头,包括锤头本体,锤头本体上设有工作面和打击面,所述打击面的中心相对于工作面的中心具有偏心距,偏心距为30-120mm。开坯锤头采用了具有偏心距的打击面,即打击面相对于工作面向右侧水平偏移,对于规格在φ680mm以下的钢锭或坯料可采用精锻机直接锻造成形,省去了油压机开坯过程,缩短加工时间,既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节约成本,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锻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精锻机开坯锤头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钢材经过了大变形的锻或轧,其组织与性能均已得到改善,采用钢材锻 制的锻件一般不需考虑锻造比;而若是采用钢锭直接锻制大型锻件,则必须考虑锻造比。一 般而言,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锻件的最佳锻造比为3 5,根据该锻造比要求,生产规 格为小200 小350mm的锻件所用钢锭或坯料直径必须在小550mm以上;而根据钢锭模的 设计原则,3 5吨的八角钢锭对边距基本在580mm以上。常规GFM精锻机的锤头主要有 三种实心锤头、万能锤头和矩形锤头。这三种锤头中只有实心锤头的开口尺寸相对较大, 但是采用此锤头也仅能够直接锻造小550mm以下规格的钢锭或坯料。因此,生产规格为 小200 小350mm锻件所需的锭型(对边距为580mm以上)必须先经过油压机开坯,然后再 由精锻机锻造成形,这样既增加了成本,又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适于锻造较大规 格钢锭的精锻机开坯锤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锻机开坯锤头,包括锤头本 体,锤头本体上设有工作面和打击面,所述打击面的中心相对于工作面的中心具有偏心距, 偏心距为30-120mm。 所述打击面相对于工作面向一侧水平偏移,偏心距为8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开坯锤头采用了具有偏心距的打击面,即 打击面相对于工作面向右侧水平偏移,对于规格在小680mm以下的钢锭或坯料可采用精锻 机直接锻造成形,省去了油压机开坯过程,縮短加工时间,既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节约 成本,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的精锻机开坯锤头,其包括锤头本体l,锤头本体1的顶部呈锥台 形,锥台的侧面与顶面构成工作面2,锥台的顶面构成打击面3,打击面3的中心相对于工作 面2的中心具有偏心距a,偏心距a的范围为30-120mm,即打击面3相对于工作面2向右 侧水平偏移,偏移量为a。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击面3的中心相对于工作面2的中心的偏心 距a为80mm,相比现有实心锤头,打击面3向右移80mm,使本技术开口最大尺寸增加至700mm,能够直接锻造规格在小680mm以下的钢锭:权利要求一种精锻机开坯锤头,包括锤头本体,锤头本体上设有工作面和打击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击面的中心相对于工作面的中心具有偏心距,偏心距为30-120mm。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锻机开坯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击面相对于工作面向一 侧水平偏移,偏心距为80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精锻机开坯锤头,包括锤头本体,锤头本体上设有工作面和打击面,所述打击面的中心相对于工作面的中心具有偏心距,偏心距为30-120mm。开坯锤头采用了具有偏心距的打击面,即打击面相对于工作面向右侧水平偏移,对于规格在φ680mm以下的钢锭或坯料可采用精锻机直接锻造成形,省去了油压机开坯过程,缩短加工时间,既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节约成本,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21J13/06GK201543760SQ20092027668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孙振环, 张建, 李海滨, 王金宝, 高全德 申请人: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锻机开坯锤头,包括锤头本体,锤头本体上设有工作面和打击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击面的中心相对于工作面的中心具有偏心距,偏心距为30-12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全德李海滨王金宝孙振环张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