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18698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过滤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滤室(7),所述滤室(7)设计在两个相互平行定向的滤板(1)的滤室侧(4)和隔膜侧(6)之间,且借助于两块滤布(4)被再分,其中所述滤板(1)在所述隔膜侧(6)分别具有隔膜(3)和排出口(7)以及贯穿所述隔膜(3)且安置在所述排出口(7)旁的转向件(12),其中当过滤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载有物料的悬浮液可被导入滤布(4)之间,以便滤液透过所述滤布(4)流向滤室侧(4)和隔膜侧(6),同时物料沉积在滤布(4)上的滤饼中,滤液先基本上平行于滤布(4)地向排出口(7)流动,借助于转向件(12)转向到与所述滤布(4)垂直的排出方向(8),且通过所述排出口(7)排出,并且其中当过滤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滤板(1)之间间隔距离,以便可将带有滤饼的滤布(4)从滤室(7)中取出。为了避免过滤装置泄漏,建议,所述转向件(12)与隔膜(3)的密封边缘(16)齐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滤室,所述滤室被设计在两个相互平行定向的滤板的 滤室侧和隔膜侧之间,且借助于两块滤布被再分,其中所述滤板在所述隔 膜侧分别具有隔膜和排出口以及贯穿所述隔膜且安置在排出口旁的转向 件,其中当过滤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载有物料的悬浮液可被导入滤布之 间,以便滤液透过滤布流向滤室侧和隔膜侧,同时物料沉积在滤布上的滤 饼中,滤液先基本上平行于滤布地向排出口流动,借助于转向件朝转向到 与所述滤布垂直的排出方向,并且通过所述排出口排出,并且其中当过滤 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滤板之间间隔距离,以便可将带有滤饼的滤布从滤 室中取出。
技术介绍
从JP06091111A中公知一种这样的过滤装置。在现有工艺背景下,此 外例如从DE3222987A1, DE3222988A1以及DE19905674C1中公知一种具 有上述结构的过滤装置,在这种过滤装置中,多个滤板被构造为滤板叠片 组,并且在每两个互相叠置的或者邻接的滤板之间设置滤室。在所述滤室 中,基本上在相互邻接的滤板之间的每个分界面中,安置滤布和有橡胶弹 性的隔膜。在运行这种过滤装置时,将待过滤的悬浮液在压力作用下输往滤室, 且通过滤布施压。此时,悬浮液中的固态物料作为滤饼被沉积在滤布上。 经过过滤的清除了物料的悬浮液,作为滤液在滤布下方通过排出口 (接近 于无压力地)被排出滤室。通过对排出口施加清洗剂,例如水,可以随即对滤饼加以沖洗。在过 滤过程结束之后,给位于滤室隔膜侧的挤压介质腔施加挤压介质,空气或 者例如还是水。滤布随后挤出残留在滤饼中的液体。通过对排出口施加空 气,可以随即干燥滤布。所述隔膜具有环形的加厚边缘,在过滤装置工作时,所述环形的加厚边缘被嵌入滤板中隔膜一侧环绕滤室的槽中。滤室以及设计在滤板中隔膜 侧的滤室的底部,基本上覆盖了同一个面,所述加厚边缘因而在滤室闭合 时支撑在滤板上。在公知的过滤装置上进行过滤时,排出的滤液通过转向件转向排到出 口。因此在过滤过程中位于隔膜侧且被挤向隔膜的滤布,没有挡住设计在 此处的排出口 。此外,在过滤结束后,通过排出口还可以将处于压力作用下的清洗剂 和干燥空气导入滤室。公知的过滤装置的转向件避免了下列情况,即,清 洗剂和干燥空气以高速垂直地(或者接近于垂直地)冲击到滤布上,并且 如在从现有工艺背景中公知的过滤装置中,该滤布尤其被夹带在干燥空气 中的固态颗粒(来自滤液通道中的沉积物)彻底地击穿并且被全部严重地 堵死。隔膜的围绕排出口和设计在此处的隔膜中的凹槽延伸地密封边缘,具 有受材料制约的某种灵活性,只是在公知的过滤装置上,很难以需要的公 差定位在滤板中。公知的过滤装置在工作时,因而经常在该位置上产生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过滤装置的泄漏。以公知的过滤装置为出发点,按照本专利技术建议,转向件与隔膜的密封 边缘齐平。这样,转向件稳固了隔膜的密封边缘。所述转向件优选由固态 塑料,像例如PP组成,保持排出口横截面通畅,且在进行过滤时,与在冲 洗和干燥滤饼时完全 一样地对当时流经的流体的流动方向进行偏转,不对 滤布施加载荷。对流体转向起主要作用,且至少局部地超过滤室内部排出 口的转向件的壁板区域,此外还阻止了在过滤期间排出口被滤布阻挡。转向件的棱边,被置入隔膜中且尤其不阻碍过滤后取出滤布。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过滤装置的转向件的盖板,尤其有利地覆盖了大部分从隔膜侧向排出口导引的排出槽。这种盖板还避免了,通往排出口的排出槽,由于滤布以及在此形成的从现有技术公知的所谓指形滤饼而致的阻挡。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过滤装置上,转向件被有利地自锁地安置在排出口中。转向件的安装和拆装因而尤其简单。此外,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过滤装置上,转向件的套管优选被压入排出口 附图说明接下来根据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加以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过滤装置的滤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2示出这种过滤装置的滤板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3示出这种过滤装置的转向件以及 图4示出这种过滤装置的隔膜的详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多个如在图1中以局部示出的由PP制成的滤板1,可固定在按照本发 明的过滤装置的钢制框架中。在过滤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滤板1垂直定 向地在压力机机座中被挤压成滤板组2。在相邻的所述滤板1之间,由橡胶 组成的隔膜3和两块滤布4分别基本上处于分界面中。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过滤 装置、框架和压力机机座均未示出。图2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过滤装置的滤 板组2的局部剖一见图。每块滤板1具有两个滤室6的滤室侧5和隔膜侧6,他们分别通过与滤 板组2中的同一类滤板1的组合而形成。在隔膜侧6在滤室6的外面,滤 板l具有排出口 8,所述排出口 8具有九条沿与分界面垂直的排出方向8相 互平行延伸的管状的排出通道10,这些管状的排出通道IO,在滤板l中又 汇入相对于分界面平行延伸且同样管状的收集管11中。滤板1配备了在图3中被单独示出的由PP组成的转向件12,所述转 向件12与套管13被压入排出口 8中。在所述套管13中,排出通道10先 逆着排出方向9延伸,并且分别汇入互相平行的且与分界面平行定向的流 入孔14中,盖板15突出于所述流入孔14。转向件12在过滤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与在图4中以局部示出的隔膜 3的密封边缘16齐平。套管13被压入到设计在隔膜3上的凸缘19上以及 滤板1的排出口7中,并在这两者中自锁地固定。在过滤装置进行过滤时,载有固态物料的悬浮液通过各个位于滤布4 之间的未示出的入口,被导入滤室。在过滤时,滤液先透过滤布4到达滤5布4的滤液侧17,且基本上无压力地从隔膜侧6的滤室7,通过设计在隔 膜3上且与各个对应配设的流入孔14连接的通畅的排出槽20,被排放到转 向件12和排出口 7中。悬浮液的固态物料,此时作为滤饼(未示出)沉积 在滤布4的滤饼侧18上。为了装配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过滤装置,将转向件12压入隔膜3的凸缘19 中。例如借助于两个宽的螺丝改锥或者筒单的安装手柄实现拆装。转向件12保护排出槽20免受由于滤室压力过大而致的滤布4的堵塞, 从而使排出槽20的排出横截面,为排出的滤液或者沿相反方向为流入的清 洗剂或者流入的空气保持畅通。清洗剂或者干燥空气的流动方向,在转向 件12中被转向,因而保护了滤布4。此外,在清洗和干燥时使整个滤室7 中的流体均匀分布,由此可以显著地缩短该工作进程且有效地减少所需的 流体数量。附图标记清单 1滤板2滤板组 3隔膜 4滤布 5滤室侧 6隔膜侧 7滤室 8排出口 9排出方向 10排出通道 11收集管 12转向件 13套管 14流入方向 15盖板 16密封边缘 17滤液侧 18滤々并侧 19凸缘 20排出槽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至少一个滤室(7)的过滤装置,所述滤室(7)设计在两个相互平行定向的滤板(1)的滤室侧(4)和隔膜侧(6)之间,且借助于两块滤布(4)被再分,其中所述滤板(1)在所述隔膜侧(6)分别具有隔膜(3)和排出口(7)以及贯穿所述隔膜(3)且安置在所述排出口(7)旁的转向件(12),其中当过滤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载有物料的悬浮液可被导入滤布(4)之间,以便滤液透过滤布(4)流向滤室侧(4)和隔膜侧(6),同时物料沉积在滤布(4)上的滤饼中,滤液先基本上平行于滤布(4)地向排出口(7)流动,借助于转向件(12)转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至少一个滤室(7)的过滤装置,所述滤室(7)设计在两个相互平行定向的滤板(1)的滤室侧(4)和隔膜侧(6)之间,且借助于两块滤布(4)被再分,其中所述滤板(1)在所述隔膜侧(6)分别具有隔膜(3)和排出口(7)以及贯穿所述隔膜(3)且安置在所述排出口(7)旁的转向件(12),其中当过滤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载有物料的悬浮液可被导入滤布(4)之间,以便滤液透过滤布(4)流向滤室侧(4)和隔膜侧(6),同时物料沉积在滤布(4)上的滤饼中,滤液先基本上平行于滤布(4)地向排出口(7)流动,借助于转向件(12)转向到所述滤布(4)垂直的流出方向(8),且通过所述排出口(7)流出,并且其中当过滤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滤板(1)之间间隔距离,以便可将带有滤饼的滤布(4)从滤室(7)中取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件(12)与隔膜(3)的密封边缘(16)齐平。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因茨邦
申请(专利权)人:拉洛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I[芬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