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14441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将在玻璃基板上形成有显示电极、电介质层以及保护层的前面板和在基板上形成有电极、障壁以及荧光体层的背面板相对配置,并且密封周围而形成放电空间,前面板的电介质层含有Bi↓[2]O↓[3],并且至少含有CuO和CoO,且CuO和CoO的用摩尔%表示的含有量的总和为0.03%~0.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显示设备等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由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下,称为PDP)能够实现高清晰化、大画 面化,因此100英寸等级的电视机等被产品化。近年来,PDP正在推进扫 描线数是现有NTSC方式的两倍以上的全规格高清晰度方向的应用。并且, 考虑环境问题,不含铅成分的PDP也被产品化。PDP基本由前面板和背面板构成。前面板由通过浮法制成的硼硅酸钠 类玻璃的玻璃基板、由在其一侧主面上形成的条状透明电极和总线电极构 成的显示电极、覆盖该显示电极且作为电容器工作的电介质层、由在该电 介质层上形成的氧化镁(MgO)构成的保护层构成。另一方面,背面板由 玻璃基板、在其一侧主面上形成的条状寻址电极、覆盖寻址电极的基底电 介质层、在基底电介质层上形成的障壁、在各障壁间形成的分别发出红色、 绿色以及蓝色光的荧光体层构成。使前面板和背面板的电极形成面侧相对并进行气密密封,在由障壁间 隔的放电空间内以55kpa 80kpa的压力封入有Ne—Xe的放电气体。PDP 通过在显示电极上选择性地施加视频信号电压而放电,通过该放电产生的 紫外线激励各色荧光体层使其发出红色、绿色、蓝色的光来实现彩色图像 显不。显示电极的总线电极使用用于确保导电性的银电极,作为电介质层使 用以氧化铅为主要成分的低熔点玻璃,但是从考虑近几年的环境问题出 发,作为电介质层公开了不含有铅成分的例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2、 3、 4等)。由于近几年的电视高清晰度化,扫描线数增加且显示电极的数目增加,并且显示电极间隔变小。因此,由构成显示电极的银电极向电介质层 或玻璃基板的银离子的扩散变多。当银离子扩散到电介质层或玻璃基板 时,受到由电介质层中的碱金属离子或玻璃基板中含有的二价的锡离子产 生的还原作用而形成银胶体。其结果是,电介质层或玻璃基板被黄色或褐 色强力着色,并且受到氧化银的还原作用而发生氧化,从而在电介质层中 产生气泡的问题变得显著。因此,由于增加扫描线的数目,玻璃基板的黄变或电介质层中的气泡 产生变得更加显著,显著损坏图像品质且产生电介质层的绝缘不良的问题 变得显著。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284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05334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04587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9—0507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专利技术的PDP中,将在玻璃基板上形成有显示电极、电介质层以及 保护层的前面板和在基板上形成有电极、障壁以及荧光体层的背面板相对 配置,并且密封周围而形成放电空间,前面板的电介质层含有Bi203 ,并 且至少含有CuO和CoO,且CuO和CoO的用摩尔%表示的含有量的总和 为0,03% 0.3%。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实现不产生黄变且维持直线透射率、考虑环境 问题且确保高亮度、高可靠性的PDP。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PDP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该PDP的前面板的结构的截面图。1 PDP2前面板3前面玻璃基板4扫描电极4a、 5a透明电极4b、 5b金属总线电极5维持电极6显示电极7黑色条纹(遮光层)8电介质层9保护层10背面板11背面玻璃基板12寻址电极13基底电介质层14障壁15荧光体层16放电空间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PDP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PDP的结构的立体图。PDP的基本 结构与通常的交流面放电型PDP相同。如图1所示,在PDP1中,将由前 面玻璃基板3等形成的前面板2和由背面玻璃基板11等形成的背面板10 相对配置,并通过由玻璃料等形成的密封件将其外周部进行气密密封。在 密封的PDP1的内部的放电空间16内以55kpa 80kpa的压力封入有Ne 及Xe等放电气体。在前面板2的前面玻璃基板3上互相平行地分别配置有多列由扫描电 极4及维持电极5构成的一对带状的显示电极6和黑色条纹(遮光层)7。 在前面玻璃基板3上以覆盖显示电极6和遮光层7的方式形成有起电容器 作用的电介质层8,进而在其表面形成有由氧化镁(MgO)等形成的保护 层9。另外,在背面板10的背面玻璃基板11上沿着与前面板2的扫描电极4和维持电极5正交的方向互相平行地配置有多个带状的寻址电极12,且 基底电介质层13覆盖寻址电极12。并且,在寻址电极12间的基底电介质 层13上形成有隔开放电空间16的规定高度的障壁14。在障壁14间的槽 内按照寻址电极12顺次涂敷而形成有通过紫外线分别发出红色、蓝色及 绿色光的荧光体层15。在扫描电极4和维持电极5与寻址电极12交叉的 位置形成有放电单元,具有沿着显示电极6方向排列的红色、蓝色、绿色 的荧光体层15的放电单元形成用于彩色显示的像素。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PDP的电介质层8的结构的前面板2 的截面图。图2将图1上下翻转而示出,如图2所示,在通过浮法等制造 的前面玻璃基板3上构图有显示电极6和黑色条纹7,其中显示电极6由 扫描电极4和维持电极5构成。扫描电极4和维持电极5分别由透明电极 4a、 5a和在透明电极4a、 5a上形成的金属总线电极4b、 5b构成,其中透 明电极4a、 5a由氧化铟锡(ITO)和氧化锡(Sn02)等构成。金属总线电 极4b、 5b作为对透明电极4a、 5a的长度方向付与导电性的目的而使用, 并由以银(Ag)材料为主要成分的导电性材料形成。电介质层8被设置成覆盖在前面玻璃基板3上形成的上述透明电极 4a、 5a和金属总线电极4b、 5b及黑色条纹7,在电介质层8上形成有保 护层9。接下来,对PDP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前面基板3上形成扫 描电源4及维持电源5和遮光层7。使用光刻法等进行图案形成而形成透 明电极4a、 5a和金属总线电极4b、 5b,其中所述透明电极4a、 5a和金属 总线电极4b、 5b构成扫描电极4和维持电极5。使用薄膜加工形成透明电 极4a、 5a,金属总线电极4b、 5b是将含有银(Ag)材料的膏体在要求温 度下烧成并固化而得到的。另外,遮光层7也同样将含有黑色颜料的膏体 通过网板印刷方法或将黑色颜料形成在玻璃基板的整个表面,之后使用光 刻法进行图案形成并通过烧成而形成。接下来,通过模涂法等在前面玻璃基板3上以覆盖扫描电极4、维持 电极5以及遮光层7的方式涂敷电介质膏体来形成电介质膏体层(电介质 材料层)。涂敷电介质膏体后,通过规定时间的放置,涂敷了电介质膏体表面被整平而形成平坦的表面。之后,通过将电介质膏体层烧成固化形成覆盖扫描电极4、维持电极5及遮光层7的电介质层8。此外,电介质膏 体是含有玻璃粉末等电介质材料、粘结剂及溶剂的涂料。接下来,在电介质层8上通过真空蒸镀法形成由氧化镁(MgO)构成 的保护层9。通过以上的工序,在前面玻璃基板3上形成规定的构成物(扫 描电极4、维持电极5、遮光层7、电介质层8、保护层9)而完成了前面 板2。另一方面,背面板10如下形成,首先,在背面玻璃基板1上将含有 银(Ag)材料的膏体通过网板印刷方法或在整个表面形成金属膜后,使用 光刻法并通过图案形成方法等形成寻址电极12用的构成物的材料层。通 过将材料层在规定温度下烧成而形成寻址电极12。接下来,在形成有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将在玻璃基板上形成有显示电极、电介质层以及保护层的前面板和在基板上形成有电极、障壁以及荧光体层的背面板相对配置,并且密封周围而形成放电空间, 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介质层含有Bi↓[2]O ↓[3],并且至少含有CuO和CoO,且CuO和CoO的用摩尔%表示的含有量的总和为0.03%~0.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濑觉森冈一裕斋藤唯吉田信介三舩达雄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