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至少一种金属化合物和络合剂的胶态水分散体。还涉及此类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和用途。金属氧化物和/或水合氧化物(氢氧化物)的胶态分散体(或溶胶)且特别是二氧化锆或二氧化钛溶胶为本领域公知,其制备方法也广泛地描述在现有技术中。关于二氧化锆溶胶,可参考例如Journal ofGel Science Technology,vol.1,p223(1994)。关于二氧化钛溶胶也可参考Chemical Materials,vol.10,pp3217-3223(1998)。还应注意到随着所用金属元素的性质不同,所述悬浮液可能在催化领域或在抗UV保护领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但必须强调用于这些应用,特别是要增加胶体的比表面或获得透明悬浮液时,需要包含极细胶体和利于有几纳米至几十纳米尺寸的所谓“纳米”溶胶。然而,通常很难得到此溶胶。通常发生快速的粒子形成动力,使得在纳米粒子级停止所述无机物的缩聚变得很难。因此,一般情况下,最终获得超大尺寸的粒子,其有显著的沉降趋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这些问题,获得包含纳米尺寸胶体的稳定溶胶。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态水分散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态水分散体,其中所述胶粒的平均直径至多为6nm,所述分散体包含: (1)金属M的至少一种化合物,所述金属M是所述分散体内占多数的金属,其选自铝、锆和周期表中原子数在22和31之间的金属;和 (2)至少一种络合剂,其pKs(M)(所述络合剂与所述金属M的阳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离解常数的余对数)大于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FR 1999-12-30 99/167861.一种胶态水分散体,其中所述胶粒的平均直径至多为6nm,所述分散体包含(1)金属M的至少一种化合物,所述金属M是所述分散体内占多数的金属,其选自铝、锆和周期表中原子数在22和31之间的金属;和(2)至少一种络合剂,其pKs(M)(所述络合剂与所述金属M的阳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离解常数的余对数)大于2。2.如权利要求1的分散体,特征在于所述胶粒的平均直径在2和5nm之间。3.如权利要求1或2的分散体,特征在于所述金属M选自铝、钛、铁和锆。4.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分散体,特征在于所述络合剂选自酸-醇或多酸-醇、脂族氨基酸、脂族氨基多酸、聚丙烯酸或所述化合物的盐。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分散体,特征在于所述络合剂的pKs为至少3。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分散体,特征在于其pH在3和10之间。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的分散体,特征在于金属M的浓度为至少0.5mol/l。8.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分散体,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液内络合剂含量用相对于金属M的摩尔数的络合剂的摩尔数表示在0.1和2之间。9.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分散体,特征在于所述胶体中络合剂含量用相对于金属M的摩尔数的络合剂的摩尔数表示在0.1和2之间。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的分散体,特征在于包含除所述金属M之外的选自镧系元素、铝和周期表第IVa、Va、VIa、VIIa、VIII、Ib和IIb族元素的一种或多种其它金属元素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金属M)/(金属M+其它元素)之摩尔比严格地超过50%。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的分散体,特征在于包含选自铝和周期表第IVa、Va、VIa、VIIa、VIII、Ib和IIb族元素的其它金属元素A的化合物,M/(M+A)之摩尔比为50%。12.如权利要求10或11的分散体,特征在于金属M和补充元素的浓度为至少0.5mol/l。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的分散体,特征在于所述分散体内络合剂含量用相对于金属M和所述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