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3866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通过椅背角度调节装置设置有椅背,所述椅背上开设有通槽,所述底座相应于该通槽处设置有通孔,通孔及通槽内穿设有螺栓,螺栓的一端拧设有螺母,所述通槽水平方向上的内径与螺栓的外径相适配,通槽垂直方向上的内径与椅背滑移的距离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调节椅背角度时,可使椅背的滑移距离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这样就大大增强了车用儿童安全座椅整体的刚性强度,提高了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在碰撞时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椅背调节装置的车用 儿童安全座椅。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使儿童乘车时更加舒适,通常在车用儿童安全座椅上安装一个椅背角 度调节装置,用以调节椅背与底座的角度,也就是椅背与底座可相对移动,这种结构的车用 儿童安全座椅,当椅背角度调整到最大挡位时,也即椅背调整到最末端时,会对椅背角度调 节装置一个冲击,使得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整体刚性强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该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在调节椅 背角度时,可使椅背的滑移距离其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通过椅背角度调节装置设置有椅背, 所述椅背上开设有通槽,所述底座相应于该通槽处设置有通孔,通孔及通槽内穿设有螺栓, 螺栓的一端拧设有螺母,所述通槽水平方向上的内径与螺栓的外径相适配,通槽垂直方向 上的内径与椅背滑移的距离相适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母的端部设置有“一”字形凹槽。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母的端部设置有“十”字形凹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调节椅背角度时,可使椅背的滑移距离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这样 就大大增强了车用儿童安全座椅整体的刚性强度,提高了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在碰撞时的安 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见图1 2,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通过椅背角度调节装置设 置有椅背3,所述椅背3上开设有通槽30,所述底座1相应于该通槽30处设置有通孔(通 孔图中未示出),通孔及通槽30内穿设有螺栓5,螺栓5的一端拧设有螺母7,所述通槽30 水平方向上的内径与螺栓5的外径相适配,通槽30垂直方向上的内径与椅背3滑移的距离 相适配。所述螺母7的端部设置有“一”字形凹槽70。设置有“一”字形凹槽70的目的是, 方便“一”字形的螺丝刀转动螺母7,不难理解,为了便于“十”字形的螺丝刀转动螺母7,可 以在所述螺母7的端部设置有“十”字形凹槽。使用时,将螺母7拧合在螺栓5上,并保持椅背3及底座1之间的有效间隙,这样椅 背3可相对于底座1自由滑移,之后通过椅背角度调节装置将椅背3角度调整好,这样在调 整椅背3角度时,椅背3滑移的距离即为通槽30垂直方向上的内径。也就是说,该车用儿 童安全座椅在调节椅背3角度时,可使椅背3的滑移距离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这样就大大 增强了车用儿童安全座椅整体的刚性强度,提高了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在碰撞时的安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通过椅背角度调节装置设置有椅背(3),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3)上开设有通槽(30),所述底座(1)相应于该通槽(30)处设置有通孔,通孔及通槽(30)内穿设有螺栓(5),螺栓(5)的一端拧设有螺母(7),所述通槽(30)水平方向上的内径与螺栓(5)的外径相适配,通槽(30)垂直方向上的内径与椅背(3)滑移的距离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通过椅背角度调节装置设置有椅背(3),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3)上开设有通槽(30),所述底座(1)相应于该通槽(30)处设置有通孔,通孔及通槽(30)内穿设有螺栓(5),螺栓(5)的一端拧设有螺母(7),所述通槽(30)水平方向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宏朱跃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均胜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