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抗坏血酸盐的清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5409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研究了能重新合成抗坏血酸盐的小鼠体内抗坏血酸盐含量的人工调节。当给小鼠服用外源性的抗坏血酸盐或其生理性前体L-古洛糖酸-γ-内酯时,小鼠体内抗坏血酸盐的血浆含量显著上升,但很快又恢复到初始水平。相反,给小鼠服用抗坏血酸盐氧化酶会引起抗坏血酸盐的迅速消失,但很快又恢复。这些结果表明调节动物体内的抗坏血酸盐含量有困难。然而,经甲氧基聚乙二醇化学修饰后可成功地延长动物体内外源性抗坏血酸盐氧化酶的循环寿命。与天然酶相比,经修饰的酶保留了全部活性,并能表现出显著的长时间的血浆抗坏血酸盐清除作用。这一研究表明,经化学修饰的抗坏血酸盐氧化酶在抗坏血酸盐的动物研究中该有很多用途,因为人们发现,该抗坏血酸盐氧化酶甚至可以清除能在体内合成抗坏血酸盐的动物中的抗坏血酸盐,而无须饮食控制。因为小鼠和人的肿瘤系统受抗坏血酸盐含量调节的影响,所以这类酶被证实可用于肿瘤控制。(*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生物惰性聚合物修饰的抗坏血酸盐氧化酶有效地清除血浆抗坏血酸盐的方法。现有技术<综述白血病前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和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AML)患者对L-抗坏血酸(LAA)体内调节的需求>体外克隆检测发现,L-抗坏血酸是小鼠骨髓瘤细胞生长的必备条件(1)。这一发现同样适用于人的骨髓瘤的生长,虽然这种作用很难检测;因为人的骨髓瘤细胞难于在体外生长(2)。人的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细胞克隆在我们每日加液培养的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而早期对少数患者的研究表明,大约一半患者的白血病细胞生长受L-抗坏血酸的调节(4)。这一发现已在大量患者中得到证实。综合考虑上述发现,我们认为在体外对L-抗坏血酸敏感的白血病细胞可能受L-抗坏血酸体内调节的影响。此前的研究大多是关于L-抗坏血酸对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细胞在体外的影响。最近的研究表明,通常被认为和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有关的白血病前期,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在对L-抗坏血酸的敏感性方面实际上具有相同的表现L-抗坏血酸使30%的受试者的细胞生长得到促进,而16%的受试者的细胞生长受到了抑制(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癌症治疗中清除血浆抗坏血酸盐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了生物惰性聚合物修饰的抗坏血酸盐氧化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赞亨勇C卜
申请(专利权)人:进洋制药株式会社朴赞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