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抗坏血酸存在下同时测定多巴胺和尿酸的修饰玻碳电极、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7053920 阅读:4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抗坏血酸存在下同时测定多巴胺和尿酸的修饰玻碳电极、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电化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是一种铂纳米粒子-酞菁钴-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酞菁钴原位生长在多壁碳纳米管上,铂纳米粒子原位生长在酞菁钴上。制备方法是:通过原位合成法制备了酞菁钴-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利用化学还原法让铂纳米粒子吸附到酞菁钴-多壁碳纳米管表面,采用滴涂法制备了铂纳米粒子-酞菁钴-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制作一种新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用于在抗坏血酸存在下,对多巴胺和尿酸的同时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快速、易操作,选择性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坏血酸存在下,同时检测多巴胺和尿酸的玻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化学分析检测

技术介绍
多巴胺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低浓度的多巴胺可能导致神经混乱如帕金森综合症和精神分裂症。尿酸是一种尿液新陈代谢的终产物,过高或过低浓度的尿酸时多种疾病的症状,如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抗坏血酸以其抗氧化的特性而著称,大量研究表明抗坏血酸在基因表达和作为双加氧化酶的共基质时起重要作用。多巴胺、尿酸和抗坏血酸总是同时存在于生物样品中,其检测的主要问题是多巴胺、尿酸和抗坏血酸的氧化电位相对于裸电极几乎相同,选择性很差,因此制备各种各样的修饰电极成为现今研究的热门课题。自从碳纳米管(CNT)于1991年发现以来,它由于其出色的力学、电磁学、化学特性和生物相容性,经过化学和生化功能化后,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电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的研究。酞菁(Pc)具有共面的18个π电子共轭大环体系,表现出优越的光学特性、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金属酞菁是酞菁中心的两个氢原子被金属粒子取代替,与其中两个氮原子形成共价键,并与另外两个氮原子以配位键结合而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酞菁化合物因其结构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抗坏血酸存在下同时测定多巴胺和尿酸的修饰玻碳电极,其特征在于,一种铂纳米粒子-酞菁钴-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酞菁钴原位生长在多壁碳纳米管上,铂纳米粒子原位生长在酞菁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霞李楠卜媛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