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锻造用钢锭,和由锻造用钢锭制造的一体型曲轴。本专利技术 的锻造用钢锭和一体型曲轴在机械、船舶、发电机等产业领域被广泛有效 地活用,特别是适于诸如回转运动部件这样要求有高疲劳强度的部件。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l (日本专利公开2006-336092号公报)中记述有如下一 种锻造用钢,为了使船舶的曲轴的耐氢裂纹性提高,钢中所含的最大弦长 为lnm以上的夹杂物的圆度的平均值(以下称为平均圆度。)为0.5以上, 最大弦长为20pm以上的夹杂物的个数每100mn^低于40个,此平均圆度 为0.25以上和最大弦长为l 10|am的夹杂物的个数每100mrr^为100个 以上。在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公开2002-194502号公报)记述有如下一种 钢板,出于提高曲轴的被削性及耐磨耗性的目的,其构成为C: 0.62 0.80%、 Si: 0.60%以下、Mn: 0.30 1.80%、 S: 0.04 0.35%、 Cr: 0.05 0.50%、 Al:低于0.005%、 0: 0.0020%以下、余量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热锻后的组织为初析铁素体分率3%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锻造用钢锭,由铸模形成,其特征在于,在重力方向的端部,在该端部到钢锭总高的20%以内的部位即钢锭下部,在钢截面中所观察到的长径为5~10μm的夹杂物的密度DBOT为10~80个/cm↑[2],在所述钢锭下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在该端部到钢锭总高的20%以内的部位即钢锭上部,在钢截面中观察到的长径为5~10μm的夹杂物的密度DTOP为20~90个/cm↑[2],在钢截面中观察到的长径为40μm以上的夹杂物的密度在所述钢锭下部和所述钢锭上部均为5个/cm↑[2]以下,并且满足下式(1), 【式1】 (D↓[TOP])/(D↓[BOT])≥[S]/18……(1) 其中,[S]表示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尾元裕,出浦哲史,安孙子贵,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