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智能卡及非接触式交通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6017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卡和一种非接触式交通卡,涉及智能卡领域,为能够支持多种通信模式而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包括卡基体,卡基体上设有天线和第一卡芯片,天线电性连接于第一卡芯片,第一卡芯片并联有至少一个第二卡芯片,各卡芯片的通信模式互不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交通卡,能够适应两种公交刷卡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智能卡技术中。(*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卡及一种非接触式交通 卡。
技术介绍
智能卡分为接触式卡和非接触式卡。接触式卡存在操作慢、环境适应性差、可靠性 欠佳等问题;非接触式智能卡包括芯片和感应天线,并完全密封在一个标准卡片中,采用无 线耦合和电磁感应方式与读卡设备之间进行通信。非接触式智能卡以其无接触式的通讯方 式、良好的恶劣环境适应能力、优良的电气和机械特性、极高的安全性,受各界用户的青睐。非接触式智能卡主要适用的国际标准是IS0/IEC14443和IS0/IEC15693,它的工 作频率是基于13. 56MHz,主要有三种通信模式,TYPE A、TYPE B、TYPE C。非接触式智能卡 主要分为逻辑加密卡和CPU卡两大类。部分非接触卡式所采用的芯片可以同时支持CPU卡 和逻辑加密卡,但只能在一种通信模式下工作,不能兼容其他通信模式。而随着非接触式智 能卡的广泛应用,兼容多种通信模式的需求应运而生,例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国交往十 分密切,新加坡国内交通出行采用EZ-Iink卡,是基于13. 56MHz工作频率,支持TYPE B通 信模式的非接触CPU卡;而马来西亚国内的交通卡,是基于13. 56MHz工作频率,支持TYPEA 通信模式的逻辑加密MIFARE1卡。为了实现两国公共交通乘车的无障碍性,需要兼容Type A和Type B两种通信模式的应用。在目前的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应用领域,兼容多种通信模式应用的一般解决方案是 采用读写器兼容多种通信模式,但在有些已经实施的系统中读写器不具备兼容多种通信模 式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卡,能够适应多种通信 模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非接触式智能卡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非接触式智能卡,包括卡基体,卡基体上设有天线和第一卡芯片,天线电性连 接于第一卡芯片,第一卡芯片并联有至少一个第二卡芯片,各卡芯片的通信模式互不相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将至少两个不同通信模式的芯片集成到一张卡片 中,在卡片进入工作场时,天线产生感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达到各卡芯片的工作电压时, 各卡芯片同时进入待命状态,处于等待接收指令的空闲模式,当读卡器发送指令时,与读卡 器相同通信制式的芯片会响应指令,其他芯片仍处于空闲模式,从而实现卡片能适应不同 通信模式的读写操作。本技术非接触式智能卡采用的各个芯片在物理上各自独立,保 证了不同应用安全机制的独立性,同时不同应用不相干扰,具有很好的多应用功能和安全 性。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交通卡,能够适应两种通信模式。这种非接触式交通卡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接触式交通卡,包括卡基体上设有天线和第一卡芯片,天线电性连接于第 一卡芯片,第一卡芯片并联有一个第二卡芯片,第一卡芯片的通信模式与第二卡芯片的通 信模式不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将两个不同通信模式的芯片集成到一张交通卡片 中,在卡片进入工作场时,天线产生感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达到各卡芯片的工作电压时, 各卡芯片同时进入待命状态,处于等待接收指令的空闲模式,当读卡器发送指令时,与读卡 器相同通信制式的芯片会响应指令,其他芯片仍处于空闲模式,从而实现卡片能适应不同 通信模式的读写操作。本技术非接触式公交卡采用的各个芯片在物理上各自独立,保 证了不同应用安全机制的独立性,同时不同应用不相干扰,具有很好的多应用功能和安全 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等效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交通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交通卡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的结构图。本技术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包括卡基体 1,卡基体1上设有天线2和第一卡芯片3,天线2电性连接于第一卡芯片3,第一卡芯片3并 联有至少一个第二卡芯片4,各卡芯片的通信模式互不相同;非接触式智能卡进入工作场, 天线2产生感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达到各卡芯片的工作电压时,各卡芯片进入待命状态。根据现有技术,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工作原理是非接触式智能卡外围的读卡器通 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在非接触式智能卡进入读卡器的射频场即工作场 后,其内部的天线通过耦合产生感应电动势,芯片获得能量被激活,进入了启动状态;之后, 读卡器与智能卡之间针对不同的设定进行信息通信,信息通信必须满足一定的通信模式, 即能够进行通信的读卡器与智能卡要支持相同的通信模式。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 供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将至少两个不同通信模式的芯片集成到一张卡片中,在卡片进入支 持某种通信模式的读卡器的工作场时,天线2通过耦合产生感生电动势,第一卡芯片3和至 少一个第二卡芯片4获得能量被激活,同时进入了等待读卡器的指令的空闲模式。根据通 信协议,支持某种通信模式的读卡器会选择相同通信模式的芯片进行通信,即读卡器发出 指令,与读卡器具有相同通信制式的芯片会响应指令,其他芯片仍处于空闲模式,不响应指 令。从而,本技术的非接触式智能卡便实现了同一张卡片支持不同的通信模式,可以在 不同通信模式的读卡器上使用,即兼容多种通信模式,卡片能适应不同通信模式的读写操 作。而且,本技术非接触式智能卡采用的各个芯片在物理上各自独立,保证了不同应用 安全机制的独立性,同时不同应用不相干扰,具有很好的多应用功能和安全性。本技术的非接触式智能卡,由于要使接触式卡达到合适的谐振频率,与第一卡芯片并联的第二卡芯片的数目优选为一个或两个,即优选本技术非接触式智能卡的 卡芯片数量为两个或三个。进一步地,本技术的非接触式智能卡,第一卡芯片与各第二卡芯片的工作频 率相同。各卡芯片的工作频率相同能保证非接触式智能卡进入工作场时,所有卡芯片能同 时达到工作电压,同时进入启动状态,各卡芯片的工作频率为13. 56MHz,适用于国际标准 IS0/IEC14443 和 IS0/IEC15693 的非接触卡。进一步地,本技术的非接触式智能卡,所述非接触式智能卡为具有与所述第 一卡芯片和各所述第二卡芯片工作频率相同的谐振频率的智能卡。非接触式智能卡的谐振频率与各卡芯片的工作频率相等时,卡芯片能够取得较高 的耦合电压,增加了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工作距离。本技术的非接触式智能卡的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其中Rrail表示天线的电阻, Lcoil表示天线的等效电感,Crail表示天线的等效电容,Cien表示第η卡芯片的等效电容,R表 示所有卡芯片的等效电阻。进一步地,由非接触式智能卡的等效电路,可知非接触式智能卡的谐振频率由公式 决定。当同一个天线连接两个或多个卡芯片时,非接触式智能卡的谐振频率由所有卡芯 片的等效电容总量和天线的等效电感和等效电容决定,由于芯片等效电容是固定的,故可 以通过调整天线的等效电感和天线的等效电容将非接触卡的谐振频率调整到合适的工作频率。进一步地,本技术的非接触式智能卡,第一卡芯片为MIFARE1芯片,至少一个 第二卡芯片为一个采用TYPE B通信模式的CPU卡芯片,或者第一卡芯片为采用TYPE B通信 模式的CPU卡芯片,至少一个第二卡芯片为一个MIFARE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卡,包括卡基体,所述卡基体上设有天线和第一卡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卡芯片,所述第一卡芯片并联有至少一个第二卡芯片,各所述卡芯片的通信模式互不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恒张雁王世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